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在对农民合作社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假设检验的基础上,以合作社负责人个人特征变量为调节变量进行了多群组分析。假设检验结果表明:合作社资源就绪度、技术组织兼容度、合作社负责人态度、外界支持及技术有用性对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技术有用性的影响最大,技术成本对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规范、技术易用性、技术可察性对农民合作社技术采纳意愿无显著影响。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负责人个人特征对合作社技术采纳意愿具有调节作用,按负责人的年龄、任职时长、学历、是否专职所分的不同群组间,影响因素对合作社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地调查的40个村庄和791户农户的数据,釆用HLM分层模型分析了组织支持、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意愿的影响。从零模型的回归结果可知:农户个体层面因素和村庄层面因素对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意愿的影响差异明显。完整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组织支持和社会信任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意愿,其中情感性支持较工具性支持、特殊信任较一般信任对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意愿影响更强烈;情感性支持与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小农水的供给意愿有显著的跨层次交互效应,即农户感知到的情感性支持越多,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小农水供给意愿影响程度越高;受到扶贫政策的激励,贫困村的村民比非贫困村的村民参与小农水供给的意愿较高;农户所在村庄的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对其参与小农水的供给意愿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山东省栖霞市水果种植农户的379份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感知收益、感知成本与外部力量对农户循环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影响。结果表明:感知收益与外部力量对农户循环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均有正向影响,且感知收益的效应高于外部力量;感知成本对农户循环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有负向作用;循环农业生产意愿对循环农业生产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开设培训,提高农户循环农业认知,提高感知收益;宣传推广、降低感知成本;增强政策帮扶提供激励补贴,推动政策行稳致远,从而促进水果种植农户的循环农业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4.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厕所革命”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提升农户对卫生厕所的使用率无疑是当前“厕所革命”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利用宁夏微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阐明农户改厕与其使用行为悖离之因,探究其影响因素和内在逻辑。结果表明:样本中89.14%的农户完成了户厕改造,但其中有39.69%的卫生厕所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农户改厕与其使用行为发生显著悖离。究其故,改厕方式和农户使用条件的差异及其从众意识的影响,导致卫生厕所使用率在村级层面呈两极分化,这看似农户生活成本提高所致,实则是其思想消极、条件限制而为。而且,受农户感知有用性结构性的偏差、设施便利条件不高和农户感知易用性不强等因素限制,使得农户对卫生厕所需求和参与意愿仍处于较低水平。据此,提出整改完善现有存量、科学谋划未来增量,充分发挥农户主体作用,提高农户参与意愿和责任担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多维度与全链条农机多机协同技术,实证检验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此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有用性、技术易用性、技术成本、吸收能力、资源就绪度、竞争压力、外部支持对技术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11、0.399、0.208、0.175、0.290、0.407、0.156,技术有用性的影响最大,组织间信任对技术采纳影响不显著。组织吸收能力、外部支持在技术特性3个维度对技术采纳影响关系中均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组织资源就绪度在技术易用性、技术成本对技术采纳的影响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技术有用性对技术采纳的影响关系中无显著调节作用。提出了提升技术的实用化程度、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用户自身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选取包头市、巴彦淖尔市34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很好地用于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意愿分析;农户参与态度对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农户参与意愿主要受到经济效益的刺激、邻里的参与意向、外界支持和个人能力的限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互联网”下,我国公益众筹迅速发展,实现了云众筹,但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从人们捐款现状、感知捐赠易用性、感知捐款有用性、公益众筹面临的困境四个方面全面深入分析公益众筹的相关情况,通过构建二值选择模型,对大众社交平台公益众筹捐款意愿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到影响大众捐款意愿的主要因素,从而探讨在不影响公益众筹社交属性积极作用发挥的同时提高大众捐款意愿的方法,从个人、募捐平台和国家三个层面分别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公益众筹更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纯电动汽车购买意愿模型,探究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将行为态度划分为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固有属性的态度(属性态度)和对政府政策的态度,并添加过去行为经验作为新的基础变量,通过问卷方式采集购买意向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购买意愿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属性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而政策态度和过去行为经验被证实对购买意愿无直接影响。同时,证明了属性态度与政策态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过去行为经验会通过知觉行为控制对购买意愿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于需求巨大且多元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完全依靠公共财政和政府投入并不现实,更需要依靠和促进农户的积极参与,但当前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意愿并不高。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很多,基于全国21个省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户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的比重、农户文化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承包地数量、家庭社会资本、农田水利设施购置补贴等,与农户参与意愿成正相关;而已有农田水利设施的数量、农业劳动力的年龄、农户对村干部的信任度等因素,与农户参与意愿成负相关。此外,社会性别也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户主为男性的,参与意愿更高。  相似文献   

10.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平罗及沙坡头三地246户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意愿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59%的农户愿意采用农业节水技术,26%的农户不愿意,15%的农户持无所谓的态度。通过构造MNL模型,采用STATA11.0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对节水方式的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农户对农业节水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节水灌溉设备补贴满意度逐步提升,农户选择农业节水技术的意愿增强;土壤质地含水保墒能力越弱,农户采用农业节水技术的意愿越强;按流量征收水费的方式使得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农业节水技术。因而,政府对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尤其是针对不愿意采用或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户,首先要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并着重从调整灌溉水费征收方式、建立与农民的沟通交流渠道、加强农业节水宣传教育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对农业产业链上提供农业推广服务的多主体间协同合作意愿研究,有利于完善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水平,是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以水稻产业链为观测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影响不同类型主体间参与协作意向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体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均显著地正向影响供给方之间的合作意愿水平;主体间在服务功能和资源条件方面的差异化程度与协同供给意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文化理念差异对协同合作具有显著地负向关系。因此,加快农业推广服务供给能力建设,一方面应激励各参与主体强化自身服务竞争力和差异化程度,同时应大力提升政府对农业推广服务企业的政策保障水平,达到促进主体间协同合作产生"1+1>2"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从消费者角度考查B2C网络零售商伦理问题及其后续影响,建立消费者对B2C网络零售商的伦理感知与网站信任、感知风险和购买意愿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B2C网站的伦理水平对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均具有正向显著联系,且与感知风险具有负相关关系,消费者对网站的信任能够增强购买意愿和降低感知风险。将伦理感知与消费者行为相结合,弥补相关领域研究不足,启示B2C零售商重视伦理行为,提升消费者伦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户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是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基于西北典型农牧区454份农户调查问卷,区分为种植户和牧户,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两种类型农户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种植户和牧户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存在差异,“低意愿”种植户为9.5%,“高意愿”种植户为71.48%,“低意愿”牧户为14.76%,“高意愿”牧户为70.47%,说明牧户的技术采纳意愿低于种植户,且两种类型农户的意愿普遍不是很高。年龄、务农年限和成本预期对种植户和牧户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但两种类型农户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也存在明显差异,文化程度、技术培训、生产交流以及政策了解度显著影响种植户技术采纳意愿,生计分化、牧道便捷度以及信息传播力度显著影响牧户技术采纳意愿。对此,提出区分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合理化、差异化鼓励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技术研发进程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异质性农户绿色生态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农户农业绿色生产对农业生态耕种具有重要意义。从农户分化和示范引领的视角,基于7省857户调查数据,利用半非参数估计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行为及意愿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较高,但生产行为发生概率不高。职业分化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085 7、0.131 6和0.220 0,且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干部灌溉引领行为外,干部示范对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村民引领对农户化肥减量化意愿和行为、新型灌溉方式行为和低毒农药施用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被调查者年龄越高,采用新型灌溉方式、施用低毒农药的意愿越强,影响系数分别为0.034 0和0.033 4,且均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因而,在农村农业绿色生产推进中,提高基层干部威信,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水平,加强农业绿色生产研发,提高绿色生产补贴,扩大耕地生态宣传等能从不同层面提高农户农业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饲草料供给作为种养殖业的纽带与桥梁,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与畜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影响举足轻重。受多种因素制约,实施"粮改饲"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导致农户参与行为与意愿不一致的现实因素。基于甘肃三县(区)共354位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对农户参与"粮改饲"过程中意愿行为悖离现象进行探析。结果发现:(1)农户认知层面,悖离的发生受农户对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认知的负向影响显著;(2)外部环境层面,优化政策补贴和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对农户行为意愿发生悖离有比较显著的牵制作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对该现象发生的抑制作用越明显;(3)农户个体特征中,性别、年龄是导致悖离的显著因素;生产经营特征中,农户是否参加农业组织与对其行为与意愿悖离产生显著的弱化,而非农收入越高的农户意愿转换为行为较难。政策实施者应结合农户特征,从提高农户认知、改善政策外部环境着手,缓解农户"粮改饲"参与意愿行为悖离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从智能感知与云管理的设计思想出发,研制一套基于iOS平台的温室大棚物联网云管理系统,用于农业温室大棚植物栽培监管。给出温室大棚物联网云管理系统的系统总体结构,研制硬件装置和软件编程,并基于iOS操作系统构建用户手机APP的移动互联操控平台。通过智能感知温室大棚环境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酸碱度、光照度、视频图像监控等,对排气扇、遮阳帘、喷淋泵、滴灌器、水帘智能控制,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实现近/远程操控。  相似文献   

17.
利用陕西省251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兼业程度、农户农业水资源短缺感知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户农业水资源短缺感知对节水技术采用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户兼业程度对节水技术采用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农户兼业程度能够显著负向调节农户农业水资源短缺感知与节水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控制变量中年龄、耕地面积、相互信任、政策了解度等变量均显著影响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用。  相似文献   

18.
谢政璇  穆月英 《节水灌溉》2021,(10):42-47,53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以环渤海五省设施蔬菜种植户为研究对象,从网络嵌入的角度分析农户心理预期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把握网络嵌入对技术采用的影响路径.利用2019年对环渤海五省546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将农户心理预期划分为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两个方面,选取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选取周围农户技术采用情况、网络中心性、网络规模作为网络嵌入的衡量指标,构造pr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心理预期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嵌入和心理预期均显著正向影响技术采用行为,且心理预期在网络嵌入和技术采用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对高低收入组进行分类讨论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此外,家庭劳动力数量显著负向影响低收入组技术采用行为,人力资本和政策补贴在高收入组中显著影响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网络嵌入和心理预期是影响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的重要因素,网络嵌入的影响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政策启示在于从网络嵌入的角度解决技术推广的难题,推广节水技术应强化示范户的选择,鼓励农户拓宽社会关系网络,促进农户之间信息交流,并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感知易用性.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是农业应对“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消失的必然选择。基于江汉平原稻农的调研数据,使用Probit模型、CMP模型等分析农户分化对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探讨农户分化对不同托管环节以及不同农户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催生农业生产托管;农户分化对整地和收割环节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托管的作用显著,对育秧移栽和施肥与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托管的作用不显著;农户分化对促进女性参与农业生产托管显著,对男性不显著;农户分化对高龄和低龄农户参与农业生产托管均显著,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但对低龄农户的影响更大。据此,应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与完善以应对农户分化;秉持“补弱扶强”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生产环节托管的补贴激励政策有所侧重;提升农户生产托管意愿,以促进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江西省15个县587份农户的调查数据和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特征、资源禀赋两个维度对农户的子女是否继续务农的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6.7%的农户子女有继续务农的意愿;农户子女的家庭特征对其继续务农意愿选择影响整体不显著,家庭劳动力人数和农户有过打工经历对其影响较为明显;从资源禀赋看,农户承包耕地面积、农业所占家庭总收入占比及撂荒面积都对农户子女继续务农意愿影响显著,具体而言,家庭承包耕地面积和农业所占家庭总收入占比高的农户子女继续务农的比例相对较高,家庭撂荒面积多的农户子女倾向于到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