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雷佩 《南方农机》2023,(14):186-188
【目的】针对当前工程实训课程授课形式传统单一和素质能力培养有限等问题,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提出了将OBE教学理念应用到工程实训铣工教学中的教学改革方法。【方法】笔者以学生完成该课程应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成果导向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成果、持续改进教学方法。【结果】融入OBE教学理念的铣工综合实训课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等,预期目标产出效果良好。【结论】该教改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铣工实训课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铣工实训课程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工程素质,促进了实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郑明强 《南方农机》2023,(11):184-186
【目的】“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学生学习三维软件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不能满足此课程的教学需要,应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方法】将OBE理念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从教学方式、评价机制、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采用“教学继续开展,改革先行”的方式,不断优化、提升专业建设和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实践技能的水平。【结果】该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能力,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结论】基于OBE理念,以学习产出作为依托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班集体之间的团结,为“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为培养综合性应用技术型人才助力,进而推动职业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3.
刘鑫  杜宇恒  李曰阳 《南方农机》2023,(8):183-185+198
【目的】“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具有与实践联系密切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适合该课程的讲解与传授,需有效提高“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教学效果。【方法】根据“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特点,结合OBE教学理念开展项目贯穿式教学的项目设计,考虑企业实际和学生能力选取实际加工案例,对案例进行简化拆解,形成符合教学进度和课程知识点的小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对真实案例项目的功能实现,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和流程开展项目实践,包括编写任务计划书、项目报告书等流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企业实际生产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结果】将项目化教学法融入“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由传统教学的以老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元晶  杨勇  沈惠萍  马振武 《南方农机》2023,(16):179-181+198
【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与考核方法脱节、思政要素欠缺及缺乏复杂工程项目牵引等问题,造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难以满足现阶段教学要求。【方法】面向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课题组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要素、OBE导向教学考核改革、引入复杂工程案例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结果】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创新型高质量工程应用人才,有助于使该课程教育满足高端制造类人才培养需求,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论为指导,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从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切实的改进思路。该课程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工程类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吴敏  王志琴  尤泳 《农业工程》2020,10(10):91-95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管理学课程是工程类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依据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要求,采用SWOT方法分析了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途径,研究了“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模式对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和“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课程内容优化与教学方法创新的改革策略,实践总结了改革成效和问题思考,促进了工科专业管理类课程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控制工程理论”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基于OBE理念对“控制工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课题组探讨了课程特点与现存问题,并基于OBE“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制订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结果表明,利用OBE理念开展“控制工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科学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更好地实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8.
赵林林  武涛  林伟 《南方农机》2024,(3):172-176
【目的】提高“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方法】针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存在涵盖知识面广,知识点零散;课程教学目标与企业对接不够深入,学生对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掌握不足;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兴趣不是很高,课堂参与率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等问题,课题组开展“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依靠“学习通”平台,精准完成学情分析;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开展第一课堂教学实施。【结果】通过改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贯彻,学生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参与度将持续上升;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尊重,能够提高机械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强化,团队协作精神、工匠精神等获得了训练和提高。【结论】高职“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模式对其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可行的可复制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韩振华  魏群  李文娟  单文桃  巢渊  丁力  黄明 《南方农机》2023,(14):159-162+165
【目的】改变传统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与应用脱节的现状。【方法】课题组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中,分析了国内机器人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与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新工科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融入机器人实践类课程的创新教学方案。首先,分析了创新教学内容的总体导向,基于现有教学硬件资源,将新工科、课程需求与虚拟仿真技术所构建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相结合;其次,以机械手臂涉及的相关虚拟仿真为例,确立虚拟仿真技术在课程中的融合点;最后,以机器人RV精密减速器结构建模与装配虚拟仿真为教学实践案例,建立机器人实践类课程创新教学体系以及相应的课程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形式。【结果】机器人实践类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锻炼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机器人应用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机器人创新人才的需求。【结论】创新教学为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相关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金龙  杨秀芳  王伟 《南方农机》2023,(10):196-198
【目的】为了将高职劳动教育融入工科专业建设,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新时代大学生,激发学生练就自身的实干能力及创新精神。【方法】课题组以工科专业建设发展为基石,提出了“强化意识树精神、立足专业融课程、创新引领强技能”的课程改革目标。结合城轨机电专业特点,对标“2+5”组合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专业知识、扩充实践内容、培育劳动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在劳动教育与实践中树立“明德、慧智、健体、育美”的良好风尚。【结果】在探索劳动教育促进工科专业建设发展中,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重点关注“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谁负责”,解决了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不会干、不想干、不敢干、不去干”等问题。【结论】高职劳动教育融入工科专业建设的创新模式提升了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自我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教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辽东学院为例,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融入到该院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将学生的岗位技能需求和课程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对课程的教学环节、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全面改革。实践表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是一门专业性和应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践课程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理念,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且改变以实习报告为最终成绩的考核方式,进行多方面综合的考核方式,多元化丰富学生的实践课程内容与考核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电子类专业开展传统实践教学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近年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电子类专业开展基于OBE理念的实践教学的实际成效,阐述了OBE理念对独立学院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及如何构建能满足独立学院电子类专业学生需求的OBE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在该模式下实践教学所取得的成果表明,学习产出效果明显。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性、创新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作为工程教育专业,OBE理念适用于指导食品专业建设。在OBE理念下,以培养目标为最高导向,经由毕业要求和课程关联矩阵逐层分解、映射得到人才培养方案。食品专业要面向食品工业发展需要,即向消费者提供更多多样化安全、营养、健康食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以此为导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构建“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提供教学条件和保障,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温成卓  刘红  郑虎  赵艳妮 《南方农机》2023,(14):166-169
【目的】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双高”建设深度融合,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结合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和课程内在素养要求,合理设计和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基于项目化教学思路,根据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点设计了包含6个教学项目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整体教学方案,并以项目五“工业机器人在线编程与调试”为例,设计以“中国太空站灵活的机器人手臂展科技实力”为主题的课程教学,通过课前咨询预习、课中导学汇报、课后巩固拓展等环节全方位展示了教学实施过程。【结果】“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切实提升了立德树人的成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治学严谨、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思政素养,为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然而目前该课程已无法适应国家战略转型升级的需要,需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法】课题组通过走访企业、院校交流、专家座谈、回访学生、教研室讨论,发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知识体系相对陈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课程育人能力未充分发掘、过程考核有待加强等问题,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坚持“三全育人”要求,提出更新课程内容、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构建过程考核体系等教学改革措施。【结果】“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通过两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课程深度和强度,延伸了课程广度,提升了课程温度,提高了课程的精度,使得内容更加完善,育人环节更加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过程考核更加充实,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课程改革成果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萃珍  管菊花  黄磊 《南方农机》2023,(13):182-185
【目的】“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一项重大改革与创新,要稳步推进高职工业机器人“1+X”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法】课题组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整理细化了工业机器人“1+X”证书考核点,将证书考核内容匹配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及课程模块,采用项目化教学整合知识点,对接岗位能力、结合证书考核标准。重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明确教学改革试点方向,打造教学创新团队,提升实训室有效利用率,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果与结论】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1+X”证书的考证通过率提高了20%,表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刘婷  胡红  梁剑 《南方农机》2023,(15):192-194
【目的】农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培养农机专业人才,提高农科人才质量。【方法】课题组结合西华大学“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开展,以“农业机械学”教学实践为载体,分析了该课程现有教学体系和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思考与建议。【结果与结论】讲授好“农业机械学”课程不能仅从传授理论知识出发,更要全方位地考虑学生的能力培养,从培养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共同完善,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丽英 《南方农机》2023,(11):177-180
【目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是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急需解决目前计算机视觉应用相关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方法】笔者基于岗课证标融通的理念,从课程内容、思政融入、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多元化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设计,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该学院2020级大专人工智能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且对本研究中的项目四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专业性质,融入思政元素;根据项目内容,创建“五步六环”教学模式;实行全程画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结果】教学实践表明,98%的学生基本达成三维学习目标,50%的学生成绩优秀,82%的学生难点成绩达到良好,同时德技双修,参加人工智能相关赛项成绩显著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班级平均成绩提高了9%,技能提高了10%,素质提高了11%;学生规范意识和劳模精神显著增强,典型学生与班级平均成绩差距缩小,学生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实现了纵向增值发展。【结论】该教学模式能够与新理念、新标准、新业态有机融合,项目知识点能与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点相结合,学生能够顺利达成三维学习目标,可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姜跃丽  林莉  付淇 《南方农机》2023,(22):183-187
【目的】探索构建全真创新创业平台的创业实践体系和作品产品化实现路径,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法】课题组以园艺技术专业为例,通过“意识培养、团队选拔、阶梯递进、实践成长”四个阶段构建课程体系;“教-学-训-创”多维协同,搭建全真创新创业平台;建构“作品产品化”和“课程公司”的实现路径,建设“三导师”联动的师资队伍,设计50学分的专业创业课程。【结果】提高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创业意识、职业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实施创业行为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结论】全真创新创业平台的创业实践体系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但还缺乏相应高标准的课程评价体系,无法有效对课程进行诊断、修正和成效判断,因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将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