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奶牛肝脏内脂肪代谢过程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中正常含量的5%时,即称为脂肪肝。由于此病常发生于围产期的奶牛,所以又叫围产期奶牛脂肪肝。  相似文献   

2.
国产期奶牛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肝脏中含脂肪约5%(按湿重计算),由于某种原因或多种原因而影响肝内脂肪代谢过程,使脂肪在肝中积存超过肝脏的正常含量时,称为脂肪肝。它是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一种脂类代谢紊乱性疾病,组织学表现为肝细胞胞浆内充满脂肪滴(三酰甘油)。该病曾被称做分娩综合症(Sommer,1975)和胖牛综合症(Morrow等 ,  相似文献   

3.
蛋鸡发生脂肪肝出血综合症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指肝脏有多量脂肪蓄积,肝细胞和肝脏的血管壁脆弱引起肝脏出血而死亡的疾病。此次报导日本新泻县某养鸡场发生的脂肪肝出血综合征。1、发病状况。饲养11400只的蛋鸡群,从58周龄开始发现约100只有贫血症状,从60...  相似文献   

4.
鸡脂肪肝综合症是鸡体内脂肪代谢障碍营养性疾病。其特征是脂肪沉积在肝脏和体腔内,致使肝脏发生变性。此病多发生于笼养蛋鸡。 1993年8月份,张家口地区魏某饲养的2000只蛋鸡发生死亡,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饲料监测分析结果,确诊为笼养蛋鸡脂肪肝综合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奶牛肝脏内脂肪代谢过程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中正常含量的5%时,即称为脂肪肝。由于此病常发生于围产期的奶牛,所以又叫围产期奶牛脂肪肝。患病后的奶牛,不仅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胆汁分泌障碍,影响消化功能,常伴发其他围产期疾病,如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和子宫内膜炎等;患牛的繁殖力和免疫力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奶牛肝脏内脂肪代谢过程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中正常含量的5%时,即称为脂肪肝。由于此病常发生于围产期的奶牛,所以又叫围产期奶牛脂肪肝。患病后的奶牛,  相似文献   

7.
译稿一组     
营养与奶牛繁殖能力的关系分娩后和授乳都会使奶牛体内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限于乳房而是表现在全身。例如脂肪组织的功能从蓄积变为脂肪的释出;乳房中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升高,积极进行脂肪的合成;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而用于合成脂肪的能量增加;在肝脏中糖原分解及其产物(如乳酸、丙酸等)数量上升;肌肉及其它组织中的蛋白质均向乳房移动,并在乳房加以利用,其量可达到体蛋白质的25%;奶牛对饲料中所含钙的吸收率和从骨骼至乳房的移动量增加,对于高泌乳奶牛这些变化尤为明显。因此,奶牛的营养状况对其繁殖情况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症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肝出血综合症是高能低蛋白日粮引起的脂肪代谢障碍,使肝脏脂肪过度沉积所致的肝细胞与血管壁变脆而:殳生的肝脏出血。多发生于蛋鸡,尤其是笼养蛋鸡的产蛋高峰期。本病可引起产蛋大幅度下降,死亡率增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4月在河北省廊坊市某鸡场发生一起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症的病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综合症主要发生在产蛋性能良好的鸡群,绝大部分患鸡体质状况良好,没有特别的临床症状,仅表现产蛋量下降;有少量患鸡会因肝脏破裂引起急性出血而突然死亡。剖检可看到肝脏因脂肪大量沉积而肥大呈黄褐色且表面有小点出血,体腔内和肠表面有大量的脂肪沉积。 笼养蛋鸡发生脂肪肝综合症主要是日粮中营养不平衡所致,如产蛋鸡饲喂低蛋白高能量的日粮以及日粮中氨基酸含量不平衡,缺乏蛋  相似文献   

10.
选择自然发生的酮病奶牛、脂肪肝奶牛和正常围产期荷斯坦奶牛(对照)各5头,通过手术方法采取其肝脏样品,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这3组奶牛肝胜样品胰岛素受体(InsR)mRNA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酮痛奶牛InsR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奶牛,而高于脂肪肝奶牛;脂肪肝奶牛InsR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奶牛和酮病奶牛(P〈0.05)。可见,酮病奶牛InsR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提示此有利于酮病奶牛糖异生和脂肪动员,从而缓解能量负平衡;脂肪肝奶牛InsR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提示奶牛胰岛素应答显著减弱,此时奶牛可能发生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奶牛肝脏内脂肪代谢受阻。使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中正常含量的5%时。即称为脂肪肝。由于此病常发生于围产期的奶牛。所以又叫围产期奶牛脂肪肝。患病后由于肝功能障碍。常导致胆汁分泌不足,影响消化功能;同时还容易伴发其他围产期疾病,如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和子宫内膜炎等,从而使患牛的产奶量、繁殖力和免疫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综合症又称脂肝病,是由于鸭体内脂肪代谢障碍,致使大量的脂肪沉积于肝脏,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的一种内科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季和早春。由于此季节天气寒冷,青绿饲料缺乏,鸭群多饲喂单一饲料稻谷,容易使脂肪在体内沉积,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当人为强行追逐和捕捉鸭,或鸭在产蛋时受到惊吓,容易造成肝脏破裂而急性死亡。临床所见病例都是营养良好的产蛋母鸭。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综合症,又称脂肝病,该病是因代谢障碍而导致肝脏脂肪的变性,腹腔中脂肪沉积。该病主要多发于体况良好的产蛋鸡,尤其是笼养蛋鸡则更易发。病鸡在临床上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剖检时可见肝脏肥大,脂肪浸润,易碎,呈褐色,表面有出血现象。皮下及内脏的脂肪增多,鸡体较正常鸡偏大,但产蛋量下降,开产鸡产蛋率上升慢,且很难达到产蛋高峰。由于脂肪肝综合症临床症状不明显,此病虽然导致鸡死亡率很低,但对生产水平影响很大,因此该病在养鸡生产上应当及早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分娩后和授乳会使奶牛体内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限于乳房而是表现在全身。例如脂肪组织的功能从脂肪的蓄积变为脂肪的释出;乳房中的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升高,积极进行脂肪的合成;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而用于合成脂肪的能量增加;在肝脏中糖原分解及其产物(如乳酸、丙酸等)数量上升;肌肉及其它组织中的蛋白质均向乳房移动,并在乳房加以利用,其量可高达机体蛋白质的25%;奶牛对饲料  相似文献   

15.
鸡脂肪肝综合症又称脂肝病,是鸡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大量脂肪沉积于肝脏,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6.
加士合剂在爬窝母牛综合症中的运用山西省山阴农牧场一分场(038400)张挨双爬窝母牛综合症,又称"卧地不起综合征"、"倒地不起奶牛综合征"等,是奶牛产犊期间发生的一类错综复杂疾病的临床表现。此症的发生涉及许多疾病。10年来,笔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配...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脂肪又称肥胖奶牛综合征,是泌乳初期高产奶牛易患的一种代谢病,当肝脏吸收的脂质超过其氧化和分解的能力时,脂质在肝脏中沉积,导致肝细胞变性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于处于从产犊前2~3周开始至产后4~5周为止的分娩期的高产奶牛,发病率高,对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危害大。1发病原因及机理奶牛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为干奶期奶牛日粮中精料喂量过大、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过高、母牛实际进食量超过营养需要量。泌乳早期大多数  相似文献   

18.
围产期是奶牛的重要生理阶段,同时也是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高发的时期。脂肪组织脂解加剧,血清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造成脂质积累以及神经酰胺生成,大量脂肪酸氧化造成氧化不完全以及氧脂的生成。脂肪酸的这些代谢变化大部分都发生在肝脏并且与肝脏的营养分配密切相关,奶牛若无法适应这些代谢变化极易影响肝脏健康。本文综述了脂肪酸在肝脏中的营养分配及其对奶牛肝脏健康的影响,为奶牛的健康养殖及脂肪酸与肝脏健康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奶牛肝脏内脂肪代谢过程受阻,导致脂肪在肝脏中蓄积,并超过肝脏中正常含量的5%时,即称为脂肪肝。由于此病常发生于围产期的奶牛,所以又叫围产期奶牛脂肪肝。 患病后的奶牛,不仅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胆汁分泌障碍,影响消化功能,而且常常伴发其他围产期疾病,如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和子宫内膜炎等;此外,患牛的繁殖力和免疫力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肝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较常发生于奶牛,尤其是围产期高产奶牛发病率更高。由于肝脏脂肪浸润,不仅影响肝脏的正常生理机能,而且常继发或伴发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生产瘫痪及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等疾病,结果降低奶牛产奶量和繁殖力,甚至影响机体免疫力,对奶牛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危害。近年来对围产期奶牛脂肪肝的研究较多,但河北省奶牛脂肪肝发病状况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我省某国营奶牛场奶牛脂肪肝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