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茭白种植是永嘉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经济效益显著。介绍了茭白种植技术,以及茭田养鸭对茭白的作用和茭田养鸭技术,以期为永嘉县茭鸭套养茭白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用大棚双季茭5—8月茭白田空闲期套种一季丝瓜,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创建了茭白—丝瓜—茭白的新型种植模式,从品种选择、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该模式下秋茭、大棚夏茭、丝瓜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试验表明,茭白田养鱼以每天投喂饲料为好,养殖的鱼种以高山锦鲤为宜;茭田养殖的净收益可达10.305万元.hm-2,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西瓜大棚旧尼龙膜平铺覆盖对双季茭浙茭2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大棚旧尼龙膜在冬季平铺覆盖露田茭白30、23 d后,出苗期提前,生长进程加快,产茭时间提早,株形增高,叶片增宽,茭白个体变大,最高苗、孕茭率、产量与经济效益极显著高于露田茭白对照。西瓜大棚旧尼龙膜平铺覆盖露田茭白30 d处理与23 d处理,最高苗、孕茭率、产量与经济效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研究敌磺钠对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第2茬茭白的结茭影响,以及施用过敌磺钠的薹管用于种苗的结茭表现。结果表明:在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第2茬茭白上施用2次浓度为15 g·L-1(有效成分)的敌磺钠能促进茭白提早结茭,缩短采茭期,提高产量;以施用过敌磺钠的薹管作为种苗,采用单季茭一年两收种植模式管理,采茭期推迟,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总结缙云县中高海拔地区单季茭、低海拔地区单季茭1年收2茬、双季茭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等4种茭白种植模式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推广应用,并分析这4种模式综合应用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茭白在培育和种植过程中,若茭白黑粉菌侵入效果不佳、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气候干旱、缺肥或肥料过多、分蘖过多等,都会引起茭白出现雄茭和灰茭;杀菌剂使用不当以及不良射线的辐射也是茭白发生雄茭和灰茭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选用优良茭白品种,注重种株的更新和优化,坚持年年选种、择优选种;优化茭白田间生长环境,谨慎使用杀菌剂,从根本上降低雄茭和灰茭的发生概率,以有效提升茭白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双季茭白“三改两优化”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季茭白采用“三改两优化”栽培技术,可明显提早夏茭上市时间、改善夏茭品质、提高夏茭产量、是一项优质、早产、高产、高效的双季茭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茭白孕茭生理研究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生理研究从茭白孕茭发育特性、内部机理中的库源关系、内含物成分变化、内源激素变化、代谢酶活性变化、保护酶活性变化几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同时加入了作者的补充研究,最后提出茭白孕茭机理研究前沿特点。  相似文献   

10.
苏南两熟茭白生态学分类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苏南十多个两熟茭白品种的分蘖习性和孕茭对外界温度的要求,分成苏州型茭白(温度敏感型)和无锡型茭白(温度不敏感型)两类。苏州型茭白植株高大,长势旺盛,分株性强,孕茭适温为20℃左右。无锡型茭白植株较矮小,长势中等,母墩分蘖性较强,孕茭适温为15—30℃,以25℃为最适。两类茭白的选种方法、肥水管理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提出了不同类型茭白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