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社会效益价值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森林社会效益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德国,主要是由于对森林美学的研究而引起的,其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对森林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权威的定义,多数定义主要是对森林社会效益内容的描述、列举,还缺乏一个明确的、本质性的界定,还需要从经济学、生态学、环境经济学、林学和社会学等角度进行探索、研究.对评价内容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处在认识、研究之中.比较认同的评价内容是森林提供的就业机会、森林游憩和森林的科学、文化、历史价值.森林社会效益的价值评价方法的研究,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对森林提供的就业机会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法、指数法评价;对森林游憩价值主要采用旅行费用法等评价;对森林科学、文化、历史价值主要采用指标评价法、条件价值法和综合模型评价法等评价.  相似文献   

2.
森林资源及其生态与社会效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森林资源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论述,并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运用环境经济计量方法,对李子园林场森林环境资源的效益价值进行资产评价,用水分平衡原理计算,森林涵养水源的经济价值2971万元;森林保持水土经济价值2778万元;森林提高肥力的经济价值24376万元;森林固定CO_2和产生O_2的经济价值为749万元;森林社会效益的经济价值为96万元。李子园林场森林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总价值是30971万元。平均10581元/hm~2。  相似文献   

4.
森林社会效益观测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经过系统分析和文献研究,提出了森林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详细的观测方法,并对各指标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条件价值法和经济替代法等,给出了具体的森林社会效益计量化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首先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原理对"国有林区"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一套国有林区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标准。这个指标体系包括社会进文明步、人类健康、社会生活3个准则层的12项指标,给出了稳中有降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介绍了评价国有林区森林社会效益的具体步骤。认为所给出的方法有助于完善森林效益计算与评价的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即包括对森林本身的结构、生长状况等的评价,又包含对森林资源的效益评价,主要是对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系统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值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在15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蓄积量权重值略次之;职工年收入增长率、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社会知名度权重值最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小;三大效益评价值相差较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四级,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级,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依据石林县自然概况,分析石林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城区、道路、河流绿化现状及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区森林景观植被建设情况,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对石林县森林城市主要指标进行评价,综合评估了其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提出石林县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TM影像对森林调查及其成果的影响 ,并对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概念及其关系,并介绍了森林公益效能的计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