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熟市水稻种植以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插秧配套硬盘育苗播种为主,但在育秧过程中,育秧盘、育秧土用量大。相比常规插秧技术,水稻密苗插秧技术具有减少秧盘、育秧用土、育秧用地、育秧人工成本的优点。通过密苗插秧技术与常规插秧技术及侧深施肥技术的综合对比试验,分析出密苗插秧技术在省工、省秧盘、增产等方面的优势,得出密苗插秧技术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插秧作为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推技术已得到全面推广,但目前推广的常规机插秧仍存在着育秧成本高等问题,应用密苗技术可有效降本节支。该文介绍了密苗技术的内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密苗技术在机插秧中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秧配套低本高效育秧技术研究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国内水稻机械化栽植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抛秧、直播和机插秧 3种,机械抛秧是过渡性措施,机械直播是区域性措施,而机械插秧才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的发展方向。机插秧的四要素是:人、机、苗、田,目前推广机插秧技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配套机插秧苗的工厂化育秧成本高,广大农户难以自觉接受。因此,研究适合国情的低本高效水稻机插秧配套育秧技术对于推广机插秧和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江苏农垦 2000年引进 89台韩国东洋插秧机,机插面积 1 300公顷,进行了多种育秧技术专题试验,掌握了许多量化指标,已初步形…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水稻密苗育秧及配套机插技术在常州市金坛区大面积水稻生产中的适用性,以"南粳5055"水稻为试验对象,开展常规机插秧技术与密苗播种机插技术对比试验,分析两种机插水稻在相同肥料运筹和水分管理条件下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肥水管理条件下,密苗机插水稻的茎蘖数、穗数、每穗粒数均低于常规机插...  相似文献   

5.
<正>育秧,是机械化插秧的关键环节。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祁阳县农机局在推广和示范旱育机插秧苗技术的同时,从2006年开始积极探索,创新了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机插秧苗育秧技术——水育秧苗技术。创新了秧板整理方式,运用有孔地膜和木方格替代软盘;同时探索了配套的秧田管理、大田耕整和田间管理技术,提高了机械化  相似文献   

6.
水稻在江西省种植面积达200多万hm~2,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为了借鉴外地先进技术经验,我省从江苏引进了东洋F-455S型步行式插秧机以及双膜育秧技术,通过各项对比试验,证明其技术适宜我省情况,现就其推广应用效果进行以下探讨及分析。 一、机插秧技术现状 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积极探索适合我省的水稻栽插机械及其配套的种植技术,先后对机插秧、机摆秧、机抛秧及水旱直播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2001年引进了6台东洋F-455S步行式插秧机和相适宜的农艺技术。试验示范面积达600亩,经对比分析后一致认为,采用机插秧苗素质好,栽插效  相似文献   

7.
杂交稻早晚两季机插配套育秧技术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日本、韩国等国冢的水稻生产基本实现了100%机械化插秧;我国的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实现了水稻生产机械插秧。机插秧苗,国外一般采用工厂化培育,我国大都采用硬盘育秧。而对于以双季稻种植和杂交稻品种为主的湖南稻区来说,育秧成了推广机械插秧的拦路虎。为了加快屈原区水稻栽插机械的推广步伐,我们以育秧为突破口。两年来摸索了一套适应本区早晚两季杂交稻品种机插秧配套育秧技术,从而使机插秧得到较大面积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育秧,是机械化插秧的关键环节.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祁阳县农机局在推广和示范旱育机插秧苗技术的同时,从2006年开始积极探索,创新了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机插秧苗育秧技术--水育秧苗技术.创新了秧板整理方式,运用有孔地膜和木方格替代软盘;同时探索了配套的秧田管理、大田耕整和田间管理技术,提高了机械化栽培效果,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老百姓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状钵苗较毯状苗返青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慈溪市利用"柴米河"水稻育秧基质开展水稻基质育秧技术研究,通过水稻基质育秧、基质泥土混合育秧与纯泥土育秧对比性试验,确定水稻基质育秧、基质泥土混合育秧与纯泥土育秧的优缺点;另外通过水稻基质育秧与机插秧的适应性试验,确定适合水稻机插秧的水稻基质育秧技术,克服机插漏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引黄灌区机插秧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引进试验 宁夏水稻种植有近2000年的历史,水稻种植栽培技术经历了撒播浪稻→水育秧插秧→铲秧和小苗带土移栽→地膜打孔卷秧(机械化插秧)→规范化旱育稀植5个阶段。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小拱棚、打孔地膜(或苗盘)育秧机插秧”为重点的水稻旱育稀植机械化插秧技术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2.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  相似文献   

13.
第四讲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续2) 第四节水稻机械化摆秧技术一、机械化摆秧技术的产生和特点在推广机插秧、机抛秧技术之后,人工摆秧苗技术和摆秧机应运而生。所谓摆秧技术就是将水稻带土规格化育秧秧苗,按规定行距和株距抛摆在水田表面的一种浅裁技术。它兼有插秧和抛秧的优点,并克服了其缺点。摆秧机与插秧机工作机构不同,插秧机的栽插机构需模仿人手取秧插入土中,机构复杂,造价高,钩秧、伤秧率高,返青迟,难以达到水稻生育前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又区别于抛秧机的无规则抛撒秧苗,影响水稻生育后期的农艺要求。摆秧机吸取抛秧机抛落秧苗的优点,达到浅植早扎根,立苗快,分蘖早,适应水稻生  相似文献   

14.
旱地硬盘育秧技术是利用空闲的水泥场地、晒场、空置路面等硬地资源,代替田间秧板,进行的机插水稻秧苗培育技术。该技术的实施,使得机插秧水稻育秧和管理过程可以在旱地上进行,实现机插秧水稻育秧不湿脚。南通市农机部门对旱地微喷灌育秧技术进行试验,并育出适合机插秧的壮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在广西宾阳县推广工厂化育秧及机械化插秧技术,广西九龙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宾阳县古辣镇进行了不同育秧基质工厂化育秧、水稻机插秧与人工手抛秧对比试验分析,项目同时得到了宾阳县科学技术局的项目资金支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结合水稻工厂化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机插秧比人工手抛秧更能高产、稳产,且节约成本,省时省力。故综合考虑,我公司建议在宾阳县大力推广商品化育秧供秧和机械化插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实施水稻机插秧在苍溪县永宁镇已是第5个年头,通过实践创新,目前已形成永宁镇独特的水稻机插秧稀泥育秧技术。稀泥育秧是在传统营养土育秧的技术基础上减少了取土、过筛、培肥、堆沤、盖土、做厢开沟等复杂工序,以较为简易的育秧技术育出与其他技术方式育出来的一样健壮的适合机插的秧苗,以较少的育秧成本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特点是:省工、省时、出苗整齐,不须专业机械设备。1秧母田选择和整理1.1秧母田选择要求选择背风向阳(由于实际中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水稻育秧的种子处理、秧田准备、营养土配备、钵体苗的育秧过程、补苗方面介绍了推广国家专利产品农圣-6型有序浅栽机配套的钵体苗培育技术,提出了浅栽机机插秧的育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探索机械化插秧的育苗技术,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粮食产量,为农民节本增效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插旱秧育秧技术是指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或晒谷场,来育秧的技术。实践证明,水稻机插旱秧育秧技术具有节省秧田,节省时间,管理方便,能以水调节秧苗生长,抗春寒能力强和起秧容易运秧方便等优点。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管。三分种,七分管。机插水稻实行了定行、定穴、定深和定苗移栽,满足了宽行、窄距、浅栽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要求。在解决了育秧和机插秧技术环节后,并非大功告成,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机插秧后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好坏,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水稻钵育秧苗机插技术特点及其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特点水稻钵育秧苗一般采用抛秧或摆栽的方法移植到水田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抛秧机或摆栽机,而传统的插秧机适用于盘式秧苗。这里介绍一种新插秧技术,就是用传统的水稻插秧机插栽钵育的水稻秧苗。这种技术不但保留了钵育秧苗栽植的优点,还增加了水稻插秧机的优势,可以说,水稻钵育秧苗机插技术开创了水稻插秧生产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机插秧技术已被广大农民认可并得到应用。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笔者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员,在推广水稻机插秧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认真解决,将严重影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1育秧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机械插秧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配套育秧技术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