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昆明市海口林场地区气候、土壤成分的分析,以及对油橄榄原产地的对比,得出昆明地区油橄榄生长的优劣条件,提出了油橄榄在昆明地区扦插控制条件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扦插育苗是油橄榄优良种苗主要繁殖方法。从场地选择、苗床设置、扦插时间、插条选择,以及管理、移栽等各环节,详细阐述了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楚雄州境内油橄榄苗木自给问题,通过春、秋两季扦插育苗试验研究,从育苗地选择、育苗时间、苗床准备、育苗方法、苗床管理、生根苗的移栽定干6个方面概述了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油橄榄是世界上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一次栽种,百年受益。介绍海口林场油橄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海口林场发展油橄榄产业有利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油橄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方面对海口林场油橄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扦插育苗是油橄榄繁殖育苗的主要l方法。甘肃陇南地区近年来多采取秋季硬枝扦插的方式进行育苗。近年来结合舟曲林业局万亩油橄榄建设项目,进行了油橄榄扦插技术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油橄榄地热床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完善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针对云南油橄榄产业发展中传统的油橄榄扦插方法生根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地热床扦插油橄榄育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地热床扦插育苗,插条的平均生根率达66.3%,与冷床(不加地温)扦插育苗比较,生根率提高了37.8个百分点,且插条生根时间提前近20d。  相似文献   

7.
对近10年来我国有关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以发文年份、研究地区、发文机构、发文期刊、核心作者等为指标统计分析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油橄榄扦插研究文献发文情况。近10年研究者在扦插基质筛选、插穗处理方式及插床设计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四川、甘肃、云南等地区油橄榄扦插生根率可达90%以上。统计结果显示,1973—2020年,数量波浪式变化,70年代及近10年在这方面的研究较热,四川、甘肃及云南是研究的热区,其中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场发文数量达12篇;刊文数量达5篇以上的刊物有《经济林研究》、《林业调查规划》、《湖南林业科技》、《四川林业科技》、《林业科技通讯》,发文达3篇以上作者有3人。  相似文献   

8.
针对陇南油橄榄产业在育苗环节存在的苗木品种不清、育苗生根率不高的问题,根据多年油橄榄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油橄榄秋季扦插育苗技术,从而规范了油橄榄育苗时间、方法及后期管理.总结的油橄榄秋季扦插育苗技术,将对指导甘肃陇南乃至全国油橄榄育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油橄榄繁殖以扦插育苗为主。但嫁接育苗具有苗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提早开花结实等优点。为了摸索油橄榄嫁接的较好方法,适宜的砧木和适宜的嫁接时期,我们在1976年进行了油橄榄嫁接比较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用的接穗系从四川省林科所,云南省林科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科所及本所试验林场采集成年树上一、二年生的枝条。供嫁接用的砧木为本所林场播种培育的一、二年生实生苗(包括油橄榄实生苗,  相似文献   

10.
对2 a生油橄榄扦插苗枝条进行短穗无纺袋扦插技术研究。结果表明,3~5 cm长的油橄榄插穗扦插50 d生根率可高达99.0%,对照生根率为87.4%;IBA、根旺、蔗糖3种因素对油橄榄扦插生根影响作用最大的为IBA,低浓度复合生根剂处理扦插生根效果较好,不定根数可达10条左右。认为油橄榄扦插过程中,适当的激素处理可以提高生根率,但扦插环境因子在扦插生根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采用无纺袋扦插油橄榄可以明显缩短育苗周期,从而提高育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油橄榄夏季扦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夏季在海口林场进行了油橄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夏季扦插最优基质为V腐殖土∶V珍珠岩(1∶1),扦插方式以花盆扦插或凹床扦插为最好,在夏季大棚里的高温条件下,狭小的扦插空间能够使棚内空气湿度达到扦插所需条件,生根率可达73.3%,不定根数量平均为14条以上,平均最长不定根长在4cm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昆明市海口林场种植的油橄榄树干较易萌芽,芽条生长快,但是由于管理粗放,插穗营养不良,扦插难生根。因此,从油橄榄喜光、耐高温且插穗营养不良的角度出发,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针对蔗糖、B12及插床设计对油橄榄扦插生根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插穗经采用100 mg/l IBA+5%蔗糖+10 ml B12浸泡2 h处理生根率可达69.3%,平均不定根数可达10.9条,平均不定根长4.2 cm,根系效果指数为0.60。插床空间越小,生根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插穗处理对油橄榄温床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油橄榄扦插育苗的生根率,缩短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采用温床和冷床两种扦插苗床,就不同粗度与长度和带侧枝及与不带侧枝的插穗对油橄榄扦插育苗生根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油橄榄扦插温床育苗的育苗周期比常规扦插短,插后40d就可生根,且生根率高达91.0%以上;以粗为0.4~0.6cm、长为13~15 cm的带侧枝条小枝作插穗,扦插前用100 mg/L的吲哚丁酸浸泡2 h的扦插生根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4.
油橄榄在昆明地区已有50多年的引种历史,其生长发育要求严格的气候因子和立地条件范围。将油橄榄原产地、云南省永仁县、永胜县、易门县气候因子和立地条件与昆明地区进行比较,探讨昆明地区油橄榄的适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适宜种植油橄榄。提出获得高产高质油橄榄应注意的几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物防治消灭油橄榄介壳虫(Sais—setia oleae)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生物防治不会污染环境,造成产品残毒,影响人体健康。为此我们于一九七二年六月至一九七四年六月分别在我所油橄榄园昆明黑龙潭,北郊云波大队,海口林场,呈贡县白云大队等油橄榄种植点进行了油橄榄介壳虫天然敌害的种类调查,为深入开展生物防治研究工作提供依据,现就调查结果作扼要叙述。  相似文献   

16.
油橄榄扦插繁殖,我国目前多在秋季扦插。秋插,插条在插床的时间一般达五个月左右,且管理技术复杂,育苗成本高。为了缩短育苗时间,提高生产力,我们进行了油橄榄的冬季扦插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油橄榄冬插有以下好处:第一,扦插时间比秋插晚二个月,能节省二个月的育苗用工,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在油橄榄扦插育苗中,用萘乙酸钠代替吲哚丁酸作处理扦插条的试验,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我省油橄榄扦插育苗过去一般都用吲哚丁酸处理,生根成活率比较高。吲哚丁酸是比较好的生长刺激素,但价格较贵且难买到,对大量扦插育苗有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进行了不同生长素的选择试验,初步探索到萘乙酸钠是油橄榄扦插育苗很好的生长素,只要浓度处理得当,  相似文献   

18.
我省引种阿尔巴尼亚油橄榄工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中央首长的亲切关怀和阿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取得了初步成绩,使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在云南高原正常生长,基本上渡过了成活、生长、开花结实、传种接代关。1964年首批引种在海口林场、省林科所、昆明植物所、省商品检疫站共2200株阿尔巴尼亚油橄榄(包括米德扎、弗朗多依奥、爱尔巴桑、卡林尼奥、具拉特五个品种),除商品检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找到育苗周期短,苗木生根率高,苗木根系发达,移栽后苗木成活率高、长势好,且不受季节影响可周年育苗的油橄榄轻基质育苗方法。【方法】以油用油橄榄品种‘阿尔波萨纳’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研究了基质、3-IBA溶液质量浓度和插穗浸泡时长3种主要因素对油橄榄轻基质扦插育苗效果的影响,筛选最优的扦插育苗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T5为基质、3-IBA溶液质量浓度1 000 mg/L、插穗浸泡时长10 h为适宜的油橄榄扦插育苗条件,并且生根率最高为82.00%。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化回归拟合,获得二次多项回归模型,且该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由回归模型得出,适宜的扦插条件为以T6为基质,将插穗在1 012.01 mg/L的3-IBA溶液中浸泡9.91 h后进行扦插,此条件下生根率为87.96%,比单因素试验的结果提高了5.96个百分点。为方便操作,将扦插条件优化为以T6为基质,将插穗在1 000 mg/L的3-IBA溶液中浸泡10h后进行扦插,实际生根率为86.98%,比单因素试验的结果提高了4.98个百分点,与预测的生根率基本相同。【结论】陇南地区油橄榄品种‘阿尔波萨纳’的最佳扦插育苗条件为以T6为基质,将插穗在1 000 mg/L的3-IBA溶液中浸泡10 h后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20.
针对陇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油橄榄栽培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栽培条件、扦插育苗技术、栽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套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油橄榄栽培智理水平,提高油橄榄产量,尽快使油橄榄在该地区形成产业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