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各专业课要积极发挥立德树人的思政育人功效。《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针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提出了变革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计、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团队建设、完善育人评价体系等途径方法,阐述了该课程实施思政融合的教学探索,使得该课程成功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课程改革效果明显,为这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探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使命,要求知识传授结合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针对近几年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普遍较差,学习效果差的现状,《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团队积极展开教学探索,以该课程为平台,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提高信息化手段,课程成功入选"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推动了专业基础课与思想政治课的同向同行,提升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力,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将思政教育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继而对学生思想观念的确立发挥出积极作用。概述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情况,分析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分析化学》和思政理论同行可以构成协同效应,探索了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4.
马喜峰 《绿色科技》2021,(5):234-236
指出了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不仅需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以此将高职学子培养成为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在进行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重要意义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分析,继而进行了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最后实施了开展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反思。希望通过探索与反思,能够为广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培育德智兼备的接班人,实现全面育人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的。从高职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入手,详细分析了高职工科学生的特点、课程思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迫切需要加强高职工科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研究,建立完整的课程思政机制,并以《低压运行维修》课程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及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以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为对象,分析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并从国家认同、责任担当,统筹兼顾、大局意识,团结协作、互惠共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等几个方面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探索和挖掘,总结了做法和经验,为高职《机械设计基础》及其他相近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专业课程是教学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根据盆景艺术课程的特色,通过深度挖掘提炼盆景艺术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构建高职盆景艺术课程思政“三融合”教学模式,即思政教育与课程标准、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有效引导学生关爱自然、敬仰艺术及热爱艺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和盆景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8.
《建筑设备》作为建筑类专业的平台课程,其课程性质和定位决定了其是开展课程思政的理想载体,从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挖掘课程思政切入点和加强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各环节相融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筑设备》课程思政的建设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创新创业课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其思政元素有哪些,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植入该课程是创新创业课程教学适应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从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和模块建设入手,提出了思政元素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切入点,构建思政模块课程体系,以期达到创新创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进行了探讨,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引领意义。以专业课程工程测量学科为切入口,研究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提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将其有效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结合传统美德中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品德、一丝不苟工匠精神,对将这些精神财富融入专业文化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围绕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定位、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石油产品分析》课程特点,确定了《石油产品分析》课程的专业目标和德育目标。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梳理课程教学内容、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确立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等实现课程教育目标的达成,实现了深化专业认识、活化综合能力和强化思想素质的建设效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高度统一,并形成课程特色。为高职化工类专业相近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马喜峰 《绿色科技》2021,(7):267-268,271
指出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在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对学生将来在社会中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论述《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树立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意识和责任感、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各环节渗透课程思政三个方面的论述重点提出了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为学生专业技能与思政品质协同发展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调查分析长沙市中等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课程思政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分析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为例,对该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行设计,将爱国主义、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职业素养等各种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挖掘思政案例库、编制工作手册式的实训指导书和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实践发现该教学改革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施性,达到了知识技能与素质目标双提升。  相似文献   

14.
何艳洁  山楠 《绿色科技》2020,(5):215-216,219
指出了高校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心要求是高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都应渗透和贯穿思政教育,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深入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充分挖掘和深化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环境设计专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入手,梳理了课程主要教学目标,围绕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主线挖掘了6个思政切入点,并就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探索,从发挥校园环境育人作用和专业共享资源库的建设两方面讨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点,提出了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这个主线的环境设计专业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具体实施方案。该方案在探索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中满足了新形势下企业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需求,同时也可为环境设计专业及相近专业的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斌  张晗 《绿色科技》2021,(7):269-271
针对石油化工产业特点及新形势下课程思政育人要求,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教学的必要性、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提出了课程思政视域下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新途径,为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建设是国家对高校各级各类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科学伦理、科学精神、数学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挖掘了《数学分析》课程思政元素。从课程自身内容的特点来看,《数学分析》课程实施中可以采用延伸讲授、情境教学、故事教学等方法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探究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育人能力,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步伐。提出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及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通过将课程思政贯穿到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9.
林学专业部分学生对林业地位的认识不足、专业认同感不强,"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在"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建设思政案例、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思政育人环境、改进思政考核方法等途径开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和实践。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贯穿于"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在家国情怀、时代使命、专业认同、科学精神、个人素养等方面提升的思政育人效果,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德育、智育、美育和价值观教育为基本元素的课程思政融合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升了课程教学综合维度,从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方面综合分析了思政元素融合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标准,提出了以育人、解惑、引领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与思政育人的良性循环策略和教学改革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