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变电站选址是电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网规划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文中介绍最优化选址问题,并将优化选址的数学模型进行分类。又全面地比较分析应用于变电站选址方法的诸多算法,提出5项有利于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农网变电站选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变电站选址是电网规划的关键工作环节,其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电网的线路走径,网络结构等问问题,对整个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变电站选址必须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文章研究以扬州北500 kV变电站规划选所为例,深度挖掘影响变电站规划选所的影响因素,进行不同方案的经济性比较分析,为选择最为合适的场址方案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网改造与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35 kV箱式变电站得到大力推广,逐渐成为农网变电站的主要模式。就当地35 kV箱式变电站实际应用情况,从35 kV箱式变电站建设、运行维护以及与常规型变电站的对比分析等方面,论述了35 kV箱式变电站应用情况,认为35 kV箱式变电站适合农网结构要求,符合农网实际情况和典型设计要求,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变电站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国家投巨资对农村的现有电力网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以便提高其使用效率和自动化水平,为逐步实现农网综合自动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农网变电站改造的一般特点 在农网改造中变电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真正实现农网综合自动化的关键。现有的农网变电站一般都是传统的继电保护,是用电磁系列等继电  相似文献   

5.
廊坊地区1993年内投入运行8座35kV变电站为适应廊坊地区经济发展,我们在廊坊地区农网以乡建35kV变电站规划原则指引下1993年内建成8座35kV变电站。这8座35kV变电站是:一、1993年3月12日投运的文安县大围河变电站。主变压器2台,单台...  相似文献   

6.
企业动态     
黄冈局探索农网无人值班管理“五统一”模式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是当前农电生产的一种新探索,黄冈供电局通过总结业内经验,充分论证当前多种模式,并鉴于自身通过农网改造后具备无人值班条件的变电站已具相当规模(逾60座),为顺应农电改革发展新形势,制定出黄冈农网无人值班变电站集控中心建设方案,形成了全面推进农网无人值班变电站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五统一”模式。一、统一无人值班变电站技术标准。就  相似文献   

7.
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据来源,将混合遗传算法引入到农村电网变电站规划中。在考虑已有变电站的基础上,对规划水平年新建变电站的选址定容问题进行了研究。经过改进的变电站规划模型和算法适应度函数,能够根据供电区域内的负荷密度动态映射出变电站的合理供电半径约束取值,更适合于农村电网变电站规划。该算法在确定规划水平年新建站方案和划分所有变电站供电区域的同时,通过在染色体编码中计入已有站和控制染色体中已有站基因不参与算法部分环节的方式,给出了已有站的增容方案。算例表明,该模型和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农村电网变电站规划问题,满足县(市)级电网变电站规划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网66 kV变电站普遍存在着设备老旧、自动化水平低、运行性能不稳定等弊端,已经严重阻碍了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和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对66 kV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显得尤为必要。科学合理的改造可以提升设备的健康水平和供电可靠性,能够推动电网的智能化建设。那么怎样对农网66 kV变电站进行无人值守改造已成为一热门话题,针对此话题,根据农网66 kV变电站的现状对无人值守改造方案从七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农网66 kV变电站无人值守改造、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某市新城区地形偏长且地貌复杂,应用综合负荷预测法,在变电站选址、变电容载比、电力平衡等方面进行电网规划,包括中压配电网远期规划和"十二五"中压配电网络规划,规划电网建成后能够在变电站供电半径内合理分配电能,完善电力网络,提高供电企业效益,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王西训 《农村电工》2004,12(12):21-21
加强农网35kV变电站的电压无功管理对于提高供电质量是特别重要的。由于农网变电站的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通常装设在主变压器二次侧,而主变压器一次侧的电压是由其上一级变电站调节的,所以农网35kV变电站电压无功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合理调整和补偿电容器的正确投退。1当主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偏低时,由于系统负荷多为感性负荷,所以应首先投入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