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疫病发生率也不断增高,消毒是防控疫病发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科学消毒方法能将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彻底杀灭或抑制,从而确保养殖场的生物安全;临床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消毒种类有车辆消毒、人员消毒、猪舍日常消毒、猪舍空舍消毒、饮水消毒、器具消毒、运动场消毒、粪便污水消毒等;消毒要结合环境温度、湿度、通风情况等科学设置消毒浓度和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北京市设施土壤消毒的生产成本及消毒效果,特对现有设施生产中的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等方式的投入产出情况和消毒效果等进行了综合的调研和评价。调研发现:常见的土壤消毒方式有氯化苦消毒、石灰氮消毒、棉隆消毒和太阳能消毒,4种消毒方式的亩投入成本由高到低依次为:氯化苦消毒(1 750元)>棉隆消毒(1 253.8元)>石灰氮消毒(764.6元)>太阳能消毒(0元);亩纯收益由高到低依次为:石灰氮消毒(4 785.4元)>氯化苦消毒(4 130元)>棉隆消毒(3 996.2元)>太阳能消毒(3 540元);土壤消毒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降低的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棉隆(9.27%)>石灰氮(9.06%)>太阳能(8.78%)>氯化苦(8.53%);4种消毒方式消毒后均不同程度地减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三大菌群数量。其中,氯化苦的杀菌率最高,可以杀灭75%以上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其次为棉隆、石灰氮,太阳能消毒的效果最差。本文综合评价了北京市典型设施土壤消毒方式的成本收益及消毒效果,为农户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观察不同消毒模式在自繁自养猪场的消毒效果。分别采用3种不同消毒方式对3个饲养模式相似的养猪场进行消毒;对比消毒前后养猪场中微生物的检测结果。结果发现,消毒前3个养猪场中细菌总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消毒后消毒模式A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总数及细菌总数的杀菌率中均显著高于消毒模式B与消毒模式C(P<0.05)。综上所述,冲洗养猪场后使用火碱水、次氯酸钠、聚维酮碘及福尔马林气体消毒能有效提高养猪场的杀菌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猪场消毒作为猪场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猪场人人皆知的常识,通过消毒,可以将病原体消灭在猪场外,防患于未然,减少猪患病的几率,为养猪户谋得最大利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猪肉。但是在有很多养殖户对消毒并不重视;或不知道怎么去消毒,表面上看着消毒了,事实上没有达到消毒的目的。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猪场消毒,谈一点自己的看法。1猪场消毒责任的落实猪场场长全面负责猪场的消毒工作,制定消毒计划,消毒方案;各级生产负责人负责实施消毒工作,猪场全体员工参与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相似文献   

5.
两种消毒剂对规模化鸭场种蛋消毒效果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两种不同消毒剂消毒种蛋,检测消毒前后种蛋表面活菌数、大肠菌群及沙门氏菌的变化情况,消毒后记录种蛋孵化成绩。结果表明:甲醛熏蒸消毒及百毒杀喷雾消毒均能使种蛋表面活菌数有效减少(P>0.05),但对大肠菌群和沙门氏菌检出率甲醛组均高于百毒杀组,各消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能使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显著降低(P<0.01),消毒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百毒杀组消毒后受精蛋孵化率高于甲醛组(P<0.05)。百毒杀喷雾消毒优于甲醛熏蒸消毒。  相似文献   

6.
1.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1)人为因素工作人员由生活区进入生产区,不及时更衣、洗澡;消毒室紫外线灯数量不足或照射角度不恰当;消毒程序不够理想,消毒药品脱节;外进饲料及其它物品进入生产区未经严格消毒等。(2)环境因素被消毒物表面沾有污物、粪便和血污等;道路、畜舍及与生猪接触的设备、车辆在消毒前没有清洗干净;消毒对象过湿、过于等。(3)消毒药浓度配制的药液浓度不符要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池未及时更换药液等。(4)消毒作用时间用紫外线消毒及场地、车辆、畜舍、畜体等消毒都需有一定的消毒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7.
《饲料博览》2008,(1):62-62
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化脓性子宫炎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病原因有:采精时污染,如阴茎不消毒,下腹部和阴部周围的毛未用消毒液浸湿;精液稀释过程中污染,如不具备无菌环境,在未经消毒的房间内操作,甚至是在地面和操作台有较多尘土的条件下稀释精液;器具消毒方法不当或消毒温度偏低;小消毒母孤的外阴部或消毒不彻底;操作技术造成的子宫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8.
<正>1绒山羊疾病综合预防措施1.1消毒羊的圈舍定期消毒,每天消除场内的污物,春季和秋季,圈舍、饲槽、水槽和器具应每10d消毒一次;夏季,每7d消毒一次;冬季,每15d消毒一次。消毒要不留死角,做到完全、彻底消毒。可将草木灰、生石灰粉撤在圈舍内,也可用如下药品消毒圈舍和用具。13%来苏尔溶液,用于圈舍、用具、洗手等消毒。210%~15%生石灰溶液,用于圈舍、排泄物消毒。3威特消毒剂5号,1∶(1000~2000)用于饲养场所、器具消毒,  相似文献   

9.
石玉河 《新农业》2012,(17):32-33
当前猪场消毒存在很多问题,如不按周期组织生产,达不到"全进全出",消毒很难全面彻底;长期使用一种或二种消毒药物,不定期更换消毒药品,致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消毒池内消毒药液1个月换1次,甚至半年换1次,药液作用已过期;为了省钱,从市场购进无正式批号、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的"三无"假药;配制药液时任意增减浓度,配好后又放置时间过长,甚至第二天使用,大大地降低了消毒效果;消毒时只注意猪舍的通道、猪圈、猪栏及用具,忽略了天棚、门窗、供水系统及排粪沟,使这些地方变成了病原菌繁殖的场所,为猪场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10.
1.羊圈舍的消毒 羊舍消毒.用10%-20%石灰乳,或10%漂白粉,或3%来苏儿.或5%草木灰.或10%石炭酸水溶液喷洒消毒;运动场消毒.用3%漂白粉,或4%福尔马林.或5%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消毒;  相似文献   

11.
列举畜禽养殖场消毒的误区,如消毒程序不科学、消毒没有经常化、预防消毒不到位、消毒药选择不好、消毒方法太单一、药液配制不合理等;解决的方法在于科学选用消毒药物、消毒方法要正确、药物配制要精准、消毒程序要合理、平时要强化预防性消毒等。  相似文献   

12.
<正>夏季是幼貂快速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水貂犬瘟热和传染性肠炎母源抗体的消亡时期,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幼貂发病,引起水貂大批死亡。因此,夏季加强水貂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1做好消毒工作幼貂在分窝前要做好消毒工作。一是要把所需的笼舍编制整齐,然后消毒,最好使用喷灯火焰消毒,将笼舍旮旯缝隙用火焰彻底消毒;二是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混合熏蒸消毒;三是在分窝前两天用季胺盐类消毒药如百毒杀或新洁尔灭稀释喷雾消毒。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7,(5)
<正>消毒是预防孔雀病的重要措施,孔雀场应具备必要的消毒设施设备和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对孔雀场、舍及用具等进行消毒,粪便、污物等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孔雀病的蔓延。1常用消毒法1.1物理消毒  相似文献   

14.
消毒处理对百合鳞片扦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4种常用消毒药剂对百合鳞片消毒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鳞片扦插中,进行了鳞片消毒处理的腐烂率明显低于未经消毒处理的腐烂率;鳞片消毒的时间宜控制在30 min左右,消毒药剂的稀释倍数宜控制在1 000倍左右;在鳞片扦插中,若所用鳞片为健壮鳞片,只需对其进行单药剂的消毒,无需多药剂处理;鳞片阴干处理有利于鳞片伤口的愈合,可以减少鳞片的腐烂;不同消毒处理对产生的小籽球直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正>一、建立健全蚕病综合防治体系1.建立"五个一"的综合防治制度,即统一消毒时间、统一消毒药品、统一消毒程序、统一消毒标准、统一防病制度。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04,(3):39-39
<正> 卫生部日前出台的《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指出,消毒工作应在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进行,不同的消毒对象要采取相应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一、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土壤消毒在种植百合前要进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气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方法。蒸气消毒由于耗能多,操作麻烦,目前很少使用。化学消毒是用40%的福尔马林配成1比50或1比100倍药液泼洒土壤,用量为2.5千克/平主米,泼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5~7天,揭开晾晒10~15天后即可种植,或用多菌灵原粉8~10克/平方米撤入土壤中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8.
<正>选择消毒药物时,一要考虑猪场的常见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及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二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和疫病的可能发展趋势,选择储备和使用两种和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三是定期开展消毒药物的消毒效果检测,依据实际的消毒效果来选择较为理想的消毒药物。选择消毒药品时,要选效力强,效果广泛,生效快且持  相似文献   

19.
<正>误区一:一次消毒防百病许多养殖户认为消毒一次,可防若干病,却不知消毒效果的好坏与选用的消毒剂种类和消毒质量有关。经过消毒,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彻底消毒效果。有许多消毒剂存在消毒盲区,且许多病原体可通过空气、蚊虫、老鼠等媒介传播,即使再严密的消毒措施也很难全部切断所有的传播途径。故在生产中除了进行严格的消毒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20.
1、认真做好羊圈舍的消毒 羊舍消毒,用10~20%石灰乳或10%的漂白粉或3%的来苏水或5%的草木灰或10%石炭酸水溶液喷洒消毒;运动场消毒,用3%的漂白粉或4%的福尔马林或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消毒;门道(出人口处)消毒,用2-4%氢氧化钠或10%克辽林喷洒消毒,或在出入口处经常放置浸有消毒液的麻袋或草垫:皮肤和黏膜消毒,用70~75%的酒精或2-5%的碘酒或0.01~0.05%的新洁而灭水溶液,涂擦皮肤或黏膜;创伤消毒,用1%一3%的龙胆紫或3%的过氧化氢或0.1%-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污染或化脓处;粪便消毒,采用生物热消毒法,即在离羊舍100米以外的地方,把羊粪堆积起来,上面覆盖10厘米厚的细土,发酵1个月即可;污水消毒,把污水引入污水处理池,加入漂白粉或生石灰(一般每升污水加2~5克)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