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友(小说)侯家序一大早我就吃了早点,打算到榆林镇去看望我的者战友阿川。可我尚未动身,他已风风火火地敲开了我家的房门。一进屋,阿川就歉疚地说:“大康,我实在没脸见您……”说着他眼圈儿就湿了。我忙递过一支烟去:“班长,您坐。”20年前他是我们爆破班的班...  相似文献   

2.
广告里的动物,有些很“幸福”,有些很可悲。幸福的就让它们幸福好了,这里只说那些可悲的———不,是为那些可悲的动物鸣不平。譬如最近有一家电视台在黄金时间里播出的一个广告,那里面的一条鱼就很让人看不过去:一个悠然自得的“成功人士”,很惬意地靠在老板桌后面,而他的老板桌上居然插着一根钓鱼杆,钓鱼杆上的一条红红的大鲤金鱼正被悬空钓在那里,痛苦地摆来摆去(是在那里垂死挣扎)。那个广告里的老板在那里很惬意,但在我的眼里他却是那么残忍。确切地说,是制作这个广告的制作人很残忍。我不知道某些广告制作人,为什么老是喜欢拿动物的痛苦与毁灭来做广告。早些年有个电视广告,为了宣传某种运动鞋有弹性,于是广告里的一个威猛男人穿着那种鞋轻轻往上一跳,他的手就伸到了一棵的树梢上,接着就是许许多多的鸟的羽毛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也许广告制作人宣传某种运动鞋的目的达到了,但我看了那个广告却忍不住要为那些落在那棵树上的鸟儿的命运而担忧。更让我愤怒的是某个宣传某种啤酒的广告。“想下手吗?拿惠泉来!”说这话的是一只螃蟹,“惠泉”呢,则是一种啤酒。螃蟹还是放在餐桌上的,自然也是熟透了的,但它却能面对从四面八方伸来的筷子说话……制作广告的人叫它说话它能不说话吗...  相似文献   

3.
灌阳县红旗乡仁义村龙王庙电青年农民放为尚,年纪20岁。前不久,他在晒谷场旁的草丛里捉到了一条俗称“四十八段”的小毒蛇,这条蛇直径约1厘米,长约25厘米。他兴高采烈地把蛇拿到离家几公里的县城去卖,几家饭店酒楼均说蛇小而不买。于是他又把蛇拿回家,用一个小竹笼子把蛇装好控在墙*防止跑掉,准备第二天拿到药店去卖。夜里上床后,他担心天冷会把蛇冻死。于是,就把蛇放在被子里同睡。第二天早L快吃早饭时,他父亲极永斌见儿子还未起床就去喊他,喊了许久不见儿子答话。把门撬开,掀开被子一看,只见儿子已一命呜呼,那条小毒蛇张…  相似文献   

4.
笑林     
《林业与生态》2013,(3):46-46
排队买票 一朋友去买火车票,买了很久才回来,我就问他:“是不是有很多人在排队买票啊!”他说:“其实排队的人不多”。我问他:“那你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他说:“因为不排队的人太多了”!  相似文献   

5.
白梢     
“白梢”是我年轻时喂养的一条日本狼狗的名字。它是一只普通的犬,但却让我感受到了人与动物的朋友关系。所以说起它,总让我联想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这句话的含NO3O年前,我还是ZO出头的毛小子,工作在屠宰厂。每天的工作就是杀猪弄肉的。但工作之中却有停停歇歇的时候。别人抽支烟,或押口水,小想一下,而我却不能歇,我得忙着去喂一&④_屠宰厂的汽车司机范哥,养了条母狼狗。但他常常出车在外,顾不上照看它。而我当时特别喜好开车,与他关系较好,常能过过开车的痛。他每逢外出,就把养狗的事交给我。我常趁工作停顿之机,拾点…  相似文献   

6.
超哥     
超哥是我的学生,之所以喊他超哥,源于他成熟的长相和不同于其他人的经历。远远地看超哥,说他是2岁孩子的爸一定没人不信,近看超哥,说他孩子上小学都有人信。超哥和别人不一样,在进入大学前曾当过三年的武警,退役前半年,突然改变回家乡做小买卖的念头,发誓一定考上大学。重新捡起课本谈何容易,何况超哥在之前从没有学过英语,  相似文献   

7.
上午,小驴倌儿火娃见我提着照相机,独自依着老柳树,面对着梅花溪发愣,便滑下白鼻子大黑叫驴,跑过来跟我说:“照相伯伯,五道眉子你照不照?找到一窝,一公一母,照不?可好看啦!”   我忙问:“是飞禽还是小兽?长的什么样?”   “算小兽吧。”火娃希望我能陪他去放驴,就描绘道:“比松鼠小点,身长不超过半尺。脊梁浅黄色,肚子白色,黑尾白梢,胖墩墩的。从头和脖子到屁股有并排五条黑纹,俺们都叫它五道眉,也叫滑俐棒。”   火娃唤来大叫驴,对我说:“它是头骟货,老实得像个婆娘。你骑吧!”他自己爬上一头小骒驴,赶…  相似文献   

8.
断指兄弟     
我们兄弟俩,我是哥,弟小我两岁,但名比我的大,我叫“江涛”,他叫“海峰”。我不服,找老爸,老爸也没辙,“我先想到的‘江涛’,后想到的‘海峰’”。弟的名儿比我大,块头儿比我大,他仍得喊我“哥”。在我印象里,7岁前的弟弟是个胖乎乎的活宝,像我的影子跟在我屁股后面。  相似文献   

9.
圈里人     
刘伟是我的大学同学,爱好写作,因为诗写得好,大伙都管他叫刘诗。叫他刘诗他很高兴,往后走在大街上有人问他你是谁,他就会笑着说:“圈里人管我叫刘诗。”毕业后,大家都各忙各的。3年后的一天,我在大街上遇到了刘伟,刘伟一副老板的派头。我问:“刘伟在哪里发财?”刘伟听了先是一愣,然后笑了笑说:“搞了家公司。”我说:“不写诗了?”“不写了。往后老兄也不叫我刘诗了,哪味儿太穷,现在圈里人管我叫刘董。”我一时改不过口来,有时见了面还是叫他刘诗。后来我好不容易改过来,可他又不办公司了。这天我又见到了刘伟,我说:“…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到十八九岁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是什么样。我爸演戏的时候,我经常躲在一边看。那时,我觉得自己可能是一辈子的忠实观众吧。"文革"结束了,艺术院校招生,我忽然好像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考艺术院校时,主考官让我演一个动作:从后面捂女孩的眼睛,我太紧张了,捂住她的眼睛,手就下不来了。那女孩只好把情人见面的戏变成了抓流氓的戏。我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一是蔫,一是缩。我不像我爸,他脾气火爆,敢当着一千多人的面上台指挥。我打死也不敢。只要有什么活动让我出席,我就本能地往后缩。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节,安化县公安局梅城林业派出所秉公执法,拒礼拒贿,当地群众交口称赞。正月初五,该府司和戴范云查获了一车无证杉木半成品。四个新化木材贩子见只有司机一人,便拿出四条云烟和500元现金笑哈哈地说:一新牟新节,还请弟兄高抬贵手,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戴范云见木材贩子拿金钱来收买他,心中感到无比羞辱,义正辞严地说:(我是林业公安执法人员,你们不要门缝里看人,也别想拉我下水*如果你们再来这一套,我就要从严处理。某村皈于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四人一字儿摆开架式,气势汹汹地说:一你小子不要不识抬举,送你几条…  相似文献   

12.
蛇与老鼠     
夜深人静。白天人来人往的大道一遍静寂。一条足有五尺长,却满身伤痕,举步维艰的蛇与一只肥肥胖胖,蹒跚而过的大老鼠不期而遇。鼠见蛇状,甚怪。“蛇爷,您这是咋了?”“唉,一言难尽,”蛇满脸愁容,“那天我被一个捕蛇者捉住了,他要将我贩往广州。我知道,到了广州是要被活活剥皮吃掉的。于是我趁他不注意时,悄悄地溜跑了。谁知才出虎口又遇狼群。一群小孩给了我一阵石头和木棍,幸亏我跑得快,才保住性命。要是以往,我一年要吃掉20多只老鼠,你也早成了我的肚中物,岂容你如此迫遥得意。”“哈哈,蛇兄,你现在也跟我一样,成了‘…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就从课本知道广西有两条江出名,一是漓江,二是邕江。有一首诗写道:“西湖的碧波漓江的水,比不上韶山冲里的清泉美”当然这里所谓的比不上是出于政治和艺术的需要,并非真的比不上。还有一首很出名的赞美漓江的诗叫做“江作青罗带,山作碧玉管”。那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这充分说明漓江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很美丽的江。吉江有所不同,它的名气并非出于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是由于毛主席曾经畅游过巨江。因此看一看漓江及巨江是小时候的心愿,也是我发奋学习的动力。后来终于实现了愿望,去观赏了漓江的秀丽,并且来到了巨江边工…  相似文献   

14.
大青树     
凡是有大青树的地方,就必定有村庄。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我领着几个外地的摄影家在荒野上赶路。夕阳已把东山脊染成一条金黄色的长龙,暮霭正从西山脚浸漫过来,原野渐渐地显得苍茫。前不挨村,后不接寨,奔波了一天的摄影家又饥又渴,白天被秀丽景色引起的兴奋已渐渐转为对夜晚不知投宿何处的焦虑了。我也有点着急,不时地站到高处眺望。终于,望见一团绿荫出现在我们的前方。我惊喜地大叫道:“前面有村庄了!”晚上,摄影家问我怎么知道这里有村庄,我说:这很简单,我从远处看到这里有大青树,就知道树下一定有村庄。因为在这里大青树…  相似文献   

15.
大青树     
凡是有大青树的地方,就必定有村庄。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我领着几个外地的摄影家在荒野上赶路。夕阳已把东山脊染成一条金黄色的长龙,暮霭正从西山脚浸漫过来,原野渐渐地显得苍茫。前不挨村,后不接寨,奔波了一天的摄影家又饥又渴,白天被秀丽景色引起的兴奋已渐渐转为对夜晚不知投宿何处的焦虑了。我也有点着急,不时地站到高处眺望。终于,望见一团绿荫出现在我们的前方。我惊喜地大叫道:“前面有村庄了”晚上,摄影家问我怎么知道这里有村庄,我说:这很简单,我从远处看到这里有大青树,就知道树下一定有村庄。因为在这里大青树被…  相似文献   

16.
路遇大熊猫普查队员  去蜂桶寨自然保护区采访我赶上了 15年才一次的全国大熊猫普查。那天我们刚到自然保护区,正为怎么才能采访到保护区的领导杨本清发愁,一位 20多岁的小伙子搭上了我们在当地租的“面的”,他是这次普查大熊猫的队员。  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时,他告诉我们,这次主要是普查大熊猫数量以及它的栖息地及它们的伴生动物。牛羚、老熊、竹鼠就都是大熊猫的伴生动物。此外,还要调查保护区周边群众生活的状况,因为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保护区今后的保护工作。  我问小伙子,这次普查中你在野外看到大熊猫了吗?他说,现在…  相似文献   

17.
从自治乡政府到明月寨,只消再爬那个五里坡了。乡文书阿贵淘好了一锣锅糯米,留我吃饱了肚子再走。他听说我是上明月寨去帮助村里办文化夜校,高兴地说:“进了文化夜校,又学文化,又学农业技术,还能知道天下大事,人人心里明亮多了。我家奶奶八十六了,还夜夜柱着拐杖去参加呢。”在我掏笔记本,准备记下他这番感受时,他发现我挎包里装着两对电池和几包蜡烛,  相似文献   

18.
林海之子     
今年“七一”,在山西省林业厅召开的“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表彰会上,我见到了又一次被省直工委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冯培烈。他中等身材,皮肤黑里透红,但岁月的年轮也开始雕刻在他的额头和脸上。在言谈中,我发现他比以前更富有经验,表情沉稳了许多。冯培烈今年48岁.是管涔山森林经营局大石洞林场党支部书记兼场长。到过管涔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气候是非常寒冷的,盛夏6月,山头仍见残雪,山下每年的无霜期也只有3个月,在林场工作只有和斧头、锯条打交道.生活枯噪无味,有谁愿意常年生活在这里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冯培烈就是一个不想离开大山的人。他有一位老同学在县里担任要职,考虑到老冯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能力,想调他到县里工作,他就是不去。因为他离不开林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离不开与他朝夕相处的哥们弟兄。  相似文献   

19.
苦笋谣     
落箨为挨削, 细嫩作菜肴, 辛苦谁比我, 石缝下根梢…… 苦竹又出笋了,红红的笋尖穿透厚厚的落叶。这是早春二月的季节,村前南岗的那片苦笋林,嫩绿的新叶在春风的吹拂下泛着青波。每当这时,村人们总能听到竹林中传来这如泣如诉的歌声。我知道,那是牧春哥唱的。多少年了,每到这个季节他都要上岗去给嫩笋拨落叶,矫笋位。这片竹林,是他的命根,是他赖以生存的资源,是他寄托感情的绿洲…… 记得那一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也是苦竹山笋的二月。妈妈在门口的菜园里边晒太阳边补衣服。我放早学回家,偎在她的怀里听她哼唱歌谣。妈妈的…  相似文献   

20.
我老爸年逾花甲,白丝缕缕,身体还算硬朗,从林场场长“宝座”上退下来闲在家,整日惴惴不安。我理解他的心情,知道他忙惯了,一旦闲下来心里就不舒服,便向他透露出我们林场需要个门卫人员。老爸眉毛一扬,高兴而言:“让我去!”老妈眼珠子瞪得老大,吼道:“老发癫!人家退下来当什么顾问助理,你去看门口,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