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虎掌草、青蒿、黄花烟的浸提液和石灰水、食盐水为材料,按照适宜的质量配比,连续2年对菜青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虎掌草母液、青蒿母液、黄花烟叶母液、石灰水、食盐水、清水按质量比4:2:2:1:1:6、4:2:0:1:1:8、4:0:2:1:1:8、0:4:2:1:1:8的比例配合,防效分别为82.7%~89.8%、38.3%~42.0%、41.0%~45.4%、52.9%~56.4%。综合2年田间平均防治效果,虎掌草母液、青蒿母液、黄花烟叶母液、石灰水、食盐水、清水按质量比4:2:2:1:1:6的比例配合,防效显著,防治效果最好,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2.
以工农业废弃资源为基质的西葫芦无土栽培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炉渣、花生壳与稻壳作为栽培基质,按照不同体积比设置了7种配方,T1:炉渣:花生壳=1:1;12:花生壳:稻壳=1:1;T3:炉渣:稻壳=1:1;T4:炉渣:花生壳:稻壳=2:1:1;T5:炉渣:花生壳:稻壳=1:2:1;T6:炉渣:花生壳:稻壳=1:1:2;T7:炉渣:花生壳:稻壳=1:1:1;对照(CK)为草炭:蛭石=1:1.研究不同配方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西葫芦的生长动态、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基质的容重随着炉渣比例的加大呈增长趋势,其中T5的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pH,EC分别为81.8%,25.1%,56.7%,6.75和0.54 mS·cm~(-1);生育前期,不同处理西葫芦生长动态无差异,之后,T5的生长速率加快,其茎粗与光合速率在所有处理中为最高;T5的西葫芦产量达到了69 813.0 kg·hm~(-2),仅比对照低2.7%,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介绍了Lucene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分析了其与通用数据库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医学文献检索系统的应用,设计了以Lucene为底层检索接口,与数据库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并就其中的关键技术,特别是汉语分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的行为差异。【方法】于2006-04-10及2007-03-10,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鹿场圈养的15只成年公梅花鹿和扬州市动物园半散放的13只成年公梅花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瞬间扫描取样法对其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其他行为进行观察,每周观察4 d,对收集的数据以60 min为单位合并归为一组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2种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结果】2种饲养条件梅花鹿群体昼间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等行为频次所占比例依次减少,其取食、卧息和观望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80%以上。昼间圈养条件下,梅花鹿有2个取食行为高峰(07:30-08:30,16:30-17:30),而反刍行为高峰发生在13:30左右,卧息行为主要发生在11:30-13:30,观望行为主要发生在13:30-16:30。半散放条件下,梅花鹿取食行为也有2个高峰(08:30-09:30,16:30-17:30),反刍行为主要发生在07:30-08:30,卧息行为主要发生在11:30-13:30,观望行为主要发生在07:30-09:30和15:30-16:30。对2种饲养条件下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分析表明,除07:30-08:30圈养梅花鹿取食行为频次显著高于半散放梅花鹿外,半散放公鹿取食行为频次在08:30-09:30,12:30-13:30,13:30-14:30,15:30-16:30这4个时段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圈养梅花鹿;2种饲养条件下梅花鹿反刍行为频次除08:30-10:30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另外的07:30-08:30,10:30-11:30,11:30-12:30,12:30-13:30,13:30-14:30,14:30-15:30,15:30-16:30,16:30-17:30共8个时段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种饲养方式梅花鹿卧息行为频次在08:30-09:30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3:30-14:30,14:30-15:30 的2个时段存在显著差异;圈养梅花鹿观望行为频次在10:30-11:30,12:30-13:30,13:30-14:30,14:30-15:30,15:30-16:30共5个时段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半散放梅花鹿。2种饲养方式下梅花鹿移动行为频次在08:30-09:30,09:30-10:30,16:30-17:30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修饰行为频次在12:30-13:30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昼间行为存在明显差异,饲养环境不同是造成梅花鹿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水花生既可在水中生长又可在旱地生长,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本研究以水花生和水稻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第0、3、6和9天,脯氨酸(Pro)、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等与胁迫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旨在比较二者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代谢变化及其适应性,研究其抗旱机理。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水稻叶中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大量积累,在水花生中积累的速度远低于水稻。干旱胁迫后水稻叶中积累的Pro含量持续增加,O2-产生速率在第9天明显升高,而水花生干旱胁迫期间Pro含量和O2-产生速率变化不大。水花生体内的CAT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更快,在第6天就到达最大值。综上可知,干旱条件胁迫下,水花生比水稻具有更强的抗旱性,可能与其可以有效调节抗氧化生理,减少膜质过氧化产物的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淮麦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超晚播小麦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运筹基肥:返青肥:倒3叶肥:旗叶肥比例分别为4:2:3:1和5:1:3:1时干物质积累量、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配置最佳,产量最高,为7 172和7 142 kg·hm-2,其次为4.5:2:2.5:1和5.5:1:2.5:1,产量分别为6 945和6 768 kg·hm-2。苏北地区晚播稻茬麦的最佳肥料运筹为4:2:3:1和5:1:3:1。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VBA编程,及利用其批量读入问卷文件名和字段数据,规范化文件名,实现问卷数据的自动化录入,并指出了设计调查问卷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南瓜不同时间授粉对种子数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瓜当天开花全部采用人工授粉,探讨不同授粉时间对种子数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瓜结子数,上午7:00授粉的种瓜结子数量多,9:00与5:30授粉的差异不显著,与11:00授粉的相比差异极显著,11:00授粉的结子数量少;种子千粒重,以11:00授粉的最大,5:30,7:00和9:00授粉的种瓜千粒重差异不显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5:30授粉的最高,7:00与9:00授粉的差异不显著,11:00授粉的最低,与其他时间授粉差异极显著。可见南瓜最佳授粉的时间是上午5:30到7:00。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在沙土:黄土:淤泥=1:1:1基底条件下的4种不同的沉水植物配置模式密齿苦草:穗花狐尾藻:黑藻=1:2:1、密齿苦草:穗花狐尾藻:黑藻=1:1:1、密齿苦草:穗花狐尾藻:黑藻=2:1:1、密齿苦草:穗花狐尾藻:黑藻=1:1:2的植物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密齿苦草:穗花狐尾藻:黑藻=2:1:1的配置模式下,3种沉水植物的覆盖度和相对生长速率都比较均匀;不同配置类型的植物群落中以密齿苦草:穗花狐尾藻:黑藻=1:2:1的叶绿素含量最低,其他3种配置类型之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方1:加味二妙散方药:黄柏,苍术,大黄,白芷,青黛。用法:将上药按2:2:2:2:1的比例共磨成末,过筛备用。根据病变部位及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生地和熟地中微量元素的方法.方法:采用湿法消化法处理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生地和熟地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中药生地和熟地中含有Zn,Cu,Fe等微量元素;平均回收率为:Fe:102.1%,Zn:96.9%,Cu:101.1%,RSD为:Fe:3.8%,Zn:2.2%,Cu:3.4%.结论:中药生地和熟地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该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及重现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丁香园的丁香通药学频道,检出2006-2010年企业申报疫苗类新药184件,其中病毒类疫苗申报数量明显多于细菌性疫苗申报数量,联合性疫苗申报数量更少,反映了国家在病毒类疫苗的研制和生产方面的投入远多于细菌类疫苗,也间接证明了病毒性传染病对人们健康的威胁远大于细菌性传染病,这为今后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参考,为了解疫苗行业的竞争情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密度(x1)、氮肥(x2)及硼肥(x3)对凤紫运1号紫色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因素线性项对辣椒产量影响为正向极显著,效应大小顺序是x2>x3>x1,二次项影响为负向极显著,顺序是x12>x32>x22,x1x3互作效应正向极显著,x1的边际效应最大。当定植密度4 123株·667m-2,氮肥40.020 kg·667m-2,硼肥1.000 kg·667m-2时产量最高,为3 206.678 kg·667m-2。综合因子频数分析表明,95%置信度下凤紫运1号产量高于2 500 kg·667m-2的高产栽培的因子优化组合为:密度3 903~4 172株·667m-2,氮肥施量31.186~36.081 kg·667m-2,硼肥施量0.724~0.880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不同成熟度竹笋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PAL、POD、CAD、4-Cl的活性及木质素含量的变化,同时也对其抗氧化系统相关酶及产物如CAT、APX、MDA、H2O2,以及O2·-和呼吸强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伴随着竹笋成熟度的增加,PAL和POD活性增加,而CAD和4-Cl活性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与抗氧化系统密切相关的酶CAT及APX活性下降;活性氧自由基含量H2O2以及O2·-升高;呼吸强度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竹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木质素含量增加将加速竹笋细胞组织老化;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致使活性氧自由基含量上升加速其组织细胞衰老的进程;该研究结果从生理生化侧面上揭示了竹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机制,为竹笋采后保鲜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近10年来我国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EXCELROST数据处理软件,对全国医学情报研究机构10年来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医学情报研究机构较多,论文水平较高,主题广泛,作者群初具规模,但仍要重视医学情报研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加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加强医学情报理论、方法和学科建设的研究,加强医学情报领域专业期刊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药渣有机基质配比对辣椒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药渣、泥炭、蛭石、珍珠岩为供试材料,对中药渣有机基质进行复配改良,研究了各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辣椒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中药渣:泥炭:蛭石:2:1:1)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T3(中药渣:泥炭:蛭石=1:1:1)处理和1.5(中药渣:泥炭:珍珠岩=2:1:1)处理.这3个处理均明显优于对照,是较为理想的无土栽培基质,生产上可代替泥炭.  相似文献   

17.
从丰富的资源整合、灵活的检索方法、评估与评价以及详细的书目信息功能等方面,介绍了OCLC提供的WorldCat书目体系,以期为图书馆的采访人员,特别是西文采访人员,提供新的采访信息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EndNote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作用。该软件可以定制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规范参考文献的引用,还具有评价功能和预存期刊模板功能,可减少编辑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直播早稻的播种量、施氮量、施氮比例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及生产效益进行研究,总结出早稻直播栽培单产7500kg/hm2以上的适宜农艺措施为:播量55.5-67.5kg/hm2,纯氮190.5-199.5kg/hm2,基肥:蘖肥:壮秆肥:穗肥=3.05:2.95:2.05:1.95-3.28:2.72:2.28:1.72.三因子取平均值时产量为8766kg/hm2.高效栽培纯收益7500元/hm2以上的三因子农艺值为:播量54-69kg/hm2,纯氮178.5-192kg/hm2,基肥:蘖肥:壮秆肥:穗肥=2.82:3.18:1.82:2.18-3.18:2.82:2.18:1.82.三因子取平均值时纯收益为8835元/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授粉时间对西葫芦种子数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西葫芦开花当天进行人工授粉,探讨授粉时间对种子数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瓜结实数上午8:00授粉的种瓜结籽数量多,10:00与6:00授粉的差异不显著,与12:00授粉的相比差异极显著,12:00授粉的结籽数量少;种子千粒重,以12:00授粉的最大,6:00,8:120和10:00授粉的种瓜千粒重差异不显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6:00最高,8:00和10:00授粉的差异不显著,12:00授粉的最低,与其他时间授粉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