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粉虫的饲养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黄粉虫的生物学特征黄粉虫既是一种经济昆虫,又是一种仓库害虫,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行科粉甲属,幼虫体长28~32毫米,成虫体长约15毫米,雌雄异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在我国,黄粉虫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辽宁、甘肃、河北、山东和四川等地。在27℃、相对湿度70%条件下,黄粉虫完成1个世代约需48天,卵期4~7天,幼虫期25~38天,蛹期6~8天,成虫卵前期4~5天,产卵可持续50天,寿命可达60天左右。通过对黄粉虫繁殖过程的测量分析,黄粉虫产卵的临界温度为15℃,产卵最适温度为25~33℃,成虫从羽化15天开始进入产卵盛期…  相似文献   

2.
黄粉虫的繁殖 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一幼虫一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黄粉虫各虫态期及其长短,因气温的高低而缩短或延长。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交尾,交尾后一二月内是产卵高峰期。每只雌成虫产卵280~369粒,平均304粒。交尾时间在晚上8时至凌晨2时,产卵于饲料上,卵乳白色,呈椭圆形,长约1毫米。室温25~27℃时,3~5天即可孵出幼虫,若室温在13.5~23℃,需经22~24天。成虫在缺食时会吞食自已产下的卵。  相似文献   

3.
黄粉虫的繁殖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黄粉虫各虫态期及其长短,因气温的高低而缩短或延长。成虫羽化后3 ̄5天开始交尾,交尾后一二月内是产卵高峰期。每只雌成虫产卵280 ̄369粒,平均304粒。交尾时间在晚上8时至凌晨2时,产卵于饲料上,卵乳白色,呈椭圆形,长约1毫米。室温25 ̄27℃时,3 ̄5天即可孵出幼虫,若室温在13.5 ̄23℃,需经22 ̄24天。成虫在缺食时会吞食自已产下的卵。黄粉虫的生活习性黄粉虫的幼虫喜欢群集,室温13℃时活动取食,5℃以上仍能生长,35℃以上则会造成大批死亡。幼虫和成…  相似文献   

4.
黄粉虫属于全变态类昆虫,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成虫、卵、幼虫、蛹4个阶段。成虫体长约15~20毫米,虫体为长椭圆形,体色初羽化时为乳白色,后逐渐变为黄白色、黄褐色、黑褐色,最后呈黑赤褐色即为性成熟期,开始进行交配。  相似文献   

5.
生产实践中,将0~1月龄黄粉虫幼虫称为小幼虫,1~2月龄幼虫称为中幼虫,2~4月龄幼虫称为大幼虫,变蛹前幼虫称为老熟幼虫。小幼虫的饲养管理黄粉虫的卵经6~7天孵化后,幼虫头部先钻出卵壳,体长约2毫米,它啃食部分卵膜后爬至孵化箱麸皮内,并以麸皮为食,此时应去掉旧报纸,将麸皮连同小幼虫抖入箱内饲养,长到4~5毫米时,体色  相似文献   

6.
黄粉虫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从卵-幼虫-蛹-成虫,生育周期约100天。黄粉虫各虫态期因气温的冷热而延长或缩短。成虫羽化后3~5天交尾,交尾后一两个月内是产卵高峰期。每只雌成虫产卵280~369粒,平均304粒。交  相似文献   

7.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属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  相似文献   

8.
1997~1998年,研究了上海地区黑带食蚜蝇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室内条件下该蝇一年发生5代左右.以蛹和成虫越冬.在6月上旬至9月下旬,以蛹在土壤中越夏.气温在24℃时,完成一世代需28.83天,其中卵期1.77天,幼虫期5.24天,蛹期6.49天和成虫(产卵前期)15.33天.一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3℃,有效积温为449.05日度.一天中成虫数量高峰发生在上午10时,中午以后数量就下降.室外的成虫在飞行中交配,历时约1秒钟.田间雌蝇比例占47.6%.室内卵平均孵化率为42.51%。室内用25%蔗糖水饲育,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15.8天和12.5天.越冬期的成虫寿命可长达2个月左右.在整个幼虫发育期间,平均每头幼虫可吃萝卜蚜276.4或桃粉蚜328.4头.  相似文献   

9.
白腹皮蠹在重庆地区能危害10种以上的动物性仓贮食品。以大龄幼虫或成虫越冬,5月份产卵。部分个体一年可发生2-3代。在29℃和高湿度条件下,产卵时间为32.2±9.04天,每头产卵162±11.32粒。在24—30℃条件下,卵历期为4—7天,孵化率为60%以上;在9—10℃时为12天,卵的死亡率80%以上。幼虫历期随龄数增多而延长。在20℃条件下,幼虫能形成蛹。在15℃、25℃、和30℃时,蛹历期分别为25±7.02天、9.47±1.77天和5.97±1.07天。在25℃时,踊羽化率高达89%,30℃为100%。  相似文献   

10.
大黑鳃角金龟Holotrichia oblita(Faldermann)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在吉林省两年一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地下越冬。成虫5月出现,交尾产卵,卵期15天左右,6月幼虫孵化;幼虫越冬后在6月末化蛹,蛹期20天左右,7月中旬成虫出现。采用5%辛硫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灌注,可杀死大量幼虫。  相似文献   

11.
烟草码绢金龟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码绢金龟Maladera sp.是烟草上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对码绢金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1996~1998年的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弄清了码绢金龟的生活史、各虫态生活习性。在昆明,码绢金龟一年发生一代,以3龄幼虫在土中做土室越冬。越冬幼虫第2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是化蛹盛期,4月下旬为化蛹末期,蛹期平均为21d。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出土,5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羽化末期。6月中旬至下旬为成虫发生为害盛期,成虫发生期约80d左右。田间成虫产卵盛期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雌产卵量平均为27粒。7月上旬至中旬是卵孵化盛期,卵期平均为14.4d。幼虫发育至第2年4月,幼虫期约280d。土壤温度影响幼虫在土层中的栖息深度。  相似文献   

12.
一、形态特征 苹果小卷叶蛾成虫体长6~8毫米,翅展15~20毫米,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斜纹.卵扁平椭圆形,长径0.7毫米,淡黄色、半透明,孵化前黑褐色,数十粒卵排列咸鱼鳞状,多产于叶面、果面.幼虫体长13~18毫米,细长、翠绿色.蛹体长9~11毫米,较细长,黄褐色.  相似文献   

13.
橘小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在18℃、22℃、25℃、28℃、30℃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及室内条件下成虫羽化、取食、交配、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其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在25℃下,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5d、19.5d和12.5d;在28℃下,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3d、16d和9d。成虫具趋光性,羽化高峰为9:00~10:00,8:00~10:30和15:00~18:00为取食时间,多数成虫只交配1次,交尾高峰为19:30~22:30,产卵高峰为16:00~18:30,产卵开始后约20d达产卵高峰期,卵聚产。初孵幼虫具群聚性和负趋光性,幼虫成熟后具趋光性.跳跃能力极强。老熟幼虫经1~2d预蛹期后化蛹,湿度以60%-70%为宜。  相似文献   

14.
麦潜叶蝇在我县于1966年曾一度发生较多,以后几年较少,1976年开始回升,1977年和1978年全县大暴发,为害十分猖獗.而且邻近的海门、如东、南通、如皋等县,也相继发生,蔓延为害.一、形态和习性我县发生的麦潜叶蝇,以小麦黑潜蝇为主,约占90%,小麦潜叶蝇约占10%.小麦黑潜蝇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黑色有光泽.卵乳黄色,透明,卵圆形,长0.5毫米,宽0.2毫米.幼虫为小蛆,乳黄白色,体长3—4毫米.蛹深褐色,长2.2—2.8毫米.小麦潜叶蝇成虫体长2.4毫米左右,暗灰色.卵乳白色,透明,卵圆形,长0.7毫米,宽0.3毫米.幼虫为小蛆,乳黄白色,体长3—4毫米.蛹桔褐色,长2.7—3.5毫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甘薯黄粉对黄粉虫各阶段生殖性能的影响,确定甘薯黄粉最佳添加量.[方法]喂食黄粉虫添加比例分别为10%、20%、30%、40%、50%的甘薯黄粉饲料,测定黄粉虫幼虫阶段体重、体长、头宽、死亡率、饲料转化率、幼虫历期,黄粉虫蛹阶段的化蛹率、蛹历期、蛹的重量和雌雄比以及成虫阶段的羽化率、成虫发育历期、成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结果]喂食50%甘薯黄粉+50%麦麸和40%甘薯黄粉+60%麦麸的黄粉虫老熟幼虫体重、体长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喂食40%甘薯黄粉+60%麦麸的黄粉虫化蛹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喂食50%甘薯黄粉+50%麦麸的黄粉虫蛹重最高;饲料中添加40%甘薯黄粉+60%麦麸的黄粉虫孵化率、羽化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甘薯黄粉添加量的增加,老熟幼虫体重、体长、头宽、化蛹率、蛹重、羽化率、产卵量及孵化率均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率、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结论]考虑到经济成本因素,在饲料中添加40%甘薯黄粉对黄粉虫的生殖性能效果最好,对大批量生产黄粉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黄粉虫高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为软体多汁昆虫,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高达15%以上,还富含多种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蜘蛛、蜈蚣、蝎养殖中较为优质的饲料虫.黄粉虫生长周期短、生命力强、耐粗饲、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实践证明,每4kg麸皮即可养成1kg左右黄粉虫(1cm左右),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黄粉虫为完全变态昆虫,1个世代可分为卵、幼虫(黄粉虫)、蛹、成虫4个阶段.在这4个阶段的孵化、饲养管理中,环环相扣,必须熟练掌握每一阶段的关键技术并加以实施,方能夺得高产.现将黄粉虫高产关键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浙江双栉蝠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双栉蝠蛾是福建省毛竹笋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福建1年发生1代,6月中旬幼虫孵化,11月初至翌年2月上旬幼虫开始钻蛀毛竹笋萌发的不定根或冬笋,3月中旬至4月初幼虫开始大量集中在春笋的周围并蛀人笋内为害,幼虫历期长,达273~298 d.老熟幼虫在3月中旬开始结茧化蛹,化蛹盛期为4月中旬到下旬,蛹期23~28 d.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中旬.雌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雌成虫可多次产卵,平均产卵量为1 063粒,卵期25-30 d.  相似文献   

18.
<正>木橑尺蠖又叫木橑步曲、核桃尺蠖、小大头虫等,是鳞翅目尺蛾科节肢动物。其成虫体长18~22毫米,翅展45~72毫米;幼虫体长70~78毫米。低龄幼虫啃食核桃叶肉,残留表皮呈白膜状;幼虫稍大咬食核桃叶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将叶吃光,仅残留叶柄。一、木橑尺蠖发生规律1.羽化。木橑尺蠖以蛹在树干周围土内越冬,次年5月上旬平均气温达25℃左右时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为  相似文献   

19.
<正> 柳厚壁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主要为害柳树,一年一代。柳厚壁叶蜂成虫体长5毫米左右,体土黄色,有黑色斑纹。卵椭圆形,灰白色。幼虫污白色,体长12毫米左右,有腹足8对,胸足3对。蛹黄白色,  相似文献   

20.
南岭黄檀卷叶象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岭黄檀卷叶象是南岭黄檀的重要害虫、成虫食叶和卷叶产卵为害.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南岭黄檀展叶后,越冬成虫开始上树活动,哨食嫩叶,四月初成虫开始产卵.卵期5~7天,幼虫共2龄,幼虫期9~12天,化蛹前成熟幼虫分泌粘液在卷苞内做成内壁光滑的蛹室,蛹期3~5天.成虫羽化后在卷苞中停留2~3天,然后将卷苞咬一圆形孔洞爬出危害,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试验表明,用50%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200倍液在每年4~5月紫胶虫放养前喷雾防治成虫,效果可达至91.2%~95%,在成虫产卵期摘除卷苞,集中处理是消灭虫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