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特色现代农业是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在概述了现代农业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以传统农业中滋生出来的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和战略重点是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从西部大开发、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生物物种、环境资源、地理空间、区域特色农业等方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优势,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环境、政府与市场、短期和长期、区际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要从现代农业的支持体系、农村土地、组织方式、科技体系、产业体系、主导模式、社会化服务、主体培持、基础设施、农村综合改革方面,进行相应的制度体系创新,是西部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对此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强调,此次战略性调整要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积极调整种植业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品种和品质结构.在区域布局上,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城郊型农业;增加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出口农产品生产,形成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中部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建立优质稳产高效的大型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饮料粮生产基地.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加快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特色高效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在作物结构上,要适当调减棉花、糖料和烤烟面积,稳定粮棉糖基地及优质高产田面积,重点压缩低产地区和零星分散区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经济作物和高价值作物,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济作物产业带、产业区.在品种结构和品质上,要大力发展优质粮、加工专用粮和饮料粮.尽快淘汰南方早籼稻、江南冬小麦和东北春小麦中的劣质品种.  相似文献   

3.
试论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及其开发策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必要性,开发现代及存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组建特色农业基地的战略构卢,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对西部地区实施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许可 《甘肃农业》2006,(3):100-101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西部的发展.西部发展的基础在于农业的发展。而西部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特色农业。本文从说明什么是特色农业、应如何发展特色农业入手,联系甘肃天水市及西部地区实际,说明其合理性、可行性,并对各地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创意农业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分析国内部分地区如上海、四川和广东的陈村等地创意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提出发展海南创意农业的对策和建议。挖掘海南创意农业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努力开发生产一批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品牌,全力打造海南的创意农业。  相似文献   

6.
在界定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籍助于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的内在联系及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了西部地区应采用精细密集农业和特色集约农业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西部农业发展进行测度和评价,对产业结构进行规划及建议,采用偏离-份额法,对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12省市(区)进行结构贡献和竞争力贡献的评价及分类,研究结果得出:四川和广西是农业快速增长型地区;重庆、云南、甘肃和内蒙古是农业平稳增长型地区;贵州、陕西和新疆是区位推动型地区;西藏、青海和宁夏是增长滞后型地区。并针对各地的结构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加快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加快西部大开发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是依靠科技,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本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甘肃的马铃薯,陕西的苹果,内蒙古的牛羊,新疆的彩色棉花……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带悄然兴起。丰富而独特的农牧业资源是西部地区的优势,如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品质好、产量高、市场潜力大。正是依托这些优势,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54-13255
叙述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就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培养龙头企业、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建立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4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白泰  支晓刚 《甘肃农业》2001,(1):14-15,17
农业的振兴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支柱.面对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的良好机遇,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要实现跳跃式发展,必须立足我省不同生态区的区位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把农业的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可持续利用结合起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实现资源、生态、经济、科技的协高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21世纪我国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世纪性工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和科技教育等若干重要经济领域和重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西部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升级缓慢,加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较多,地方财政困难,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需要西部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创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又有赖于国家给予大力支持,东部地区大力合作,有赖于制定一个科学的西部农业发展规划,出台新的产业政策,确定国家重点扶持的属于发展战略考虑的重大农业项目.现就如何加快西部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宁夏作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域优势的自治区,更应该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全面发展农业.根据宁夏农业发展的优势,回顾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实行10年来宁夏农业取得的进展,论述了宁夏农业今后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节水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顺应形势的发展要求,研究推动节水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加快节水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性及优势,提出的发展建议是: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加强农业技术的研制和推广;打造强势品牌,提高竞争能力;走生态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6.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 ,我国正在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进行西部大开发 ,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 ,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 ,对于加速该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将起着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 ,也面临一系列不利因素。作者在比较和分析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世纪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1)大搞生态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2 )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3)开发旱地农业 ,力争高产高效 ;(4)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节水技术 ;(5 )开发旅游资源 ,发展观光农业 ;(6 )加强教育 ,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农业区域差异分析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甘肃作为西部的一个农业大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带性差异十分悬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由于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产业结构及市场环境效力孱弱,致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转化效率异常低下,农业生产至今仍未摆脱低层次、低效能循环的困境.本文立足甘肃农业的地带性差异,剖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建设的制约瓶颈,提出了分区域布局农业生产,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组织模式,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脱贫与致富》2001,1(2):4-5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部在发出《关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意见》之后,结合《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的编制,研究提出了“十五”期间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发展四川特色农业的浅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论述特色农业的内涵及四川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提出四川发展特色农业区划布局的建议 ,探讨发展四川特色农业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   总被引:47,自引:12,他引:35  
本文通过设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2008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东部地区加快向技术集约型和资金集约型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在确保国家农产品供应安全的基础上,走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西部地区应走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