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最新成果及其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00年WTO启动新一轮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以来.至今已经进入"模式"具体内容的谈判阶段.本文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小组主席福尔克纳在2008年5月19日提交的最新"模式"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该案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开放性工作组完成《负责任农业投资原则》谈判8月4~8日,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CFS)《农业和粮食系统负责任投资原则》(简称《投资原则》)开放性工作组在罗马举行了全球磋商会,就5月19~24日《投资原则》第一稿磋商会未达成共识的案文进行谈判。多数成员从国内派代表团参会,民间社会组织及私营企业部门,以及联合国粮农三机构等亦派代表参会。经过5天5夜艰苦磋商,参会者基本就《投资原则》第一稿案文达成一致意见。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全程磋商工作,就一些重要问题表达了立场,对有关案文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做出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博斯”宣言,形成了世界范围可持续农业的新思潮.中国对此积极响应,从这一年起,国家开始规划可持续农业科研项目,并建立了较大规模的试验示范区.1994年,我国政府批准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几年来,国内对可持续农业的研究与实践广泛展开,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和农业经营的新举措.本文从可持续农业的起因和背景分析入手,对这一发展思路进行理论探讨,明确其概念,理解其内涵,认识其本质,突出其特征和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思考我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远博 《世界农业》2019,(10):4-12,130
"零饥饿"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议程)所含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第二个目标(SDG2).本文回顾了基于联合国的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分析了联合国三大粮农机构(RBAs)在推动2030议程及SDGs中的角色,回顾了中国与RBAs的关系.结果发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且SDG2与其他16个SDGs紧密互联;RBAs是2030议程及其相关SDGs的有力推动者和重要参与方;虽然中国是RBAs的重要合作伙伴,但其中国籍员工的代表性仍然有待提升.面对2015年后国际发展议程,中国应抓住机遇,参与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的国际治理中去.最后,提出基于2030议程的中国与RBAs的合作建议以及中国农业外交建议.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虽然不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这个问题上,它依然是人们生活中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自从"可持续农业"概念的提出并成为社会的焦点以来,就存在着如何定义和衡量可持续农业的争论.目前广泛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包含着生态、经济、社会3方面的协调发展.根据大方县各生态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分别将小屯、竹园、六龙3个乡镇选为代表中低海拔、中海拔、中高海拔地区的生产状况,对大方县的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根据所选的指标体系进行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搜集;农户调查通过面谈、田间观察和小组讨论进行.研究表明,从总体上来说,六龙镇的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稍好,3个乡镇的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性都属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6.
农牧结合系统不仅能实现食物(粮食及畜禽产品)的可持续集约生产,而且有助于国民经济软着陆,仍可能是未来农业的主导生产模式之一。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农牧结合的重要意义,并详述其主要内容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农牧结合的演变过程实质是农牧结合系统集约化、专业化与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饲喂动物所需的作物和食品产业的副产品在过去1个世纪快速增加,目前全球大约有30%的耕地用来生产动物饲料,投入了大概同比例的肥料。此外,畜禽生产产生的动物粪便总氮含量超过全球化学氮肥的总氮含量。因此,强化农牧结合系统内的氮磷循环非常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牧结合研究与推广对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国对农业与气候变化关系的认识加深,农业议题在全球气候谈判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农业议题在全球气候谈判中的地位变化,阐述了全球气候谈判对全球农业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了其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丹波斯召开了"国际农业与环境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倡议,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新战略,首次把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多哈谈判包括了农业、非农(工业)和服务等主要议题,在这些议题中,由于农业的敏感性和特殊性,加之农业谈判涵盖的内容涉及面广,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农业谈判一直是本轮谈判的焦点和难点,影响着谈判的整体进程。本文对多哈谈判的难点和焦点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从绿色食品的产生、发展理念、生产过程分析入手,站在可持续农业的角度,提出了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是“绿色农业”,并将其定位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具体农业方式,旨在阐明绿色食品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以期在可持续农业理论指导下,科学认识、定位和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