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仔猪猪瘟免疫分为超前免疫和常规免疫。在哺乳阶段经常发生猪瘟时,可实施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每头仔猪肌肉注射猪瘟细胞苗2头份,注苗后2小时再吃初乳,仔猪60日龄时加强免疫1次,每头仔猪肌肉注射脾淋苗2头份。常规免疫为仔猪25~30日龄首免,每头肌肉注射猪瘟细胞苗4头份;65日龄二免,每头肌肉注射猪瘟脾淋苗2头份。  相似文献   

2.
在猪瘟疫区采取哺乳前免疫与加大免疫剂量防制猪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一出生就给肌肉注射1头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苗后0.5~1小时吸吮初乳,60~65日龄再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对猪瘟疫区及不稳定地区的生猪,肌注4头剂猪瘟疫苗.种猪一年免疫接种二次猪瘟疫苗。实行此免疫程序后,使持续一年的猪瘟疫情很快得到控制。证明仔猪哺乳前免疫及不稳  相似文献   

3.
在猪瘟疫源猪场随机抽取10头外表健康的母猪,对其所产的仔猪进行超前免疫注射,在出生后24小时存活的100头仔猪中,观察至45日龄断奶,猪瘟并发肺疫死亡2头,其他原因死亡3头,育成仔猪95头。猪瘟发生率为2%,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率为3%,免疫保护率为95%以上,说明超前免疫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仔猪出生后不吃初乳,立即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2小时后吸吮初乳,60~65日龄再肌注4头剂苗。一年后按成猪免疫方法每年接种一次疫苗。实行此免疫程序后,使持续一年的猪瘟疫情得到控制。证明,仔猪超前免疫及加大免疫剂量,可使猪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猪口蹄疫灭活苗、猪三联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的免疫程序,试验依次分组进行了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不同剂量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的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合格率在35日龄时接近70%临界值,35日龄后母源抗体合格率呈急剧下降趋势,且不足以抵御外界病毒侵袭;不同剂量口蹄疫疫苗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有效保护期(均为16周)相同,而不同剂量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有效保护期不同,适当加大猪瘟疫苗注射剂量(2 mL/头)可增强免疫效果,但过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不能持续增强免疫效果,且会造成疫苗浪费;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猪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有效保护期(均为18周)相同。说明仔猪在28~35日龄时用1 mL/头口蹄疫(O型灭活苗)和2 mL/头政府采购专用猪瘟活疫苗(脾淋苗)同时左右颈部肌肉注射接种进行初免,然后每隔4个月采用同样方法、同样剂量免疫1次,猪瘟活疫苗(脾淋苗)与猪三联活疫苗应轮流使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在1997年春、秋两季防疫各免疫8头剂,1998年、1999年春、秋两季防疫各免疫6头剂,猪瘟IHA抗体滴度由免疫前的7.20、8.17、8.60、9.18和9.32log2值分别提高3.21、2.03、1.70、0.92和0.90log2值,各次免疫后均达到10.10log2值以上。1997年、1998年仔猪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2头剂超前免疫IHA抗体滴度到150日龄时分别达到5.2、5.0log2值。1999年仔猪未进行超前免疫,母源抗体持续到73日龄达5.3log2值,68日龄首兔后IHA抗体到150日龄达5.2log2值。  相似文献   

7.
农六师垦区规模场和散养户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科学的仔猪猪瘟免疫程序,以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中经猪瘟疫苗免疫后母猪所产仔猪为研究对象,利用正向问接血凝试验对其猪瘟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保护,在7日龄母源抗体达到高峰;规模场仔猪7-28日龄保护率在70%以上,35日龄保护率下降到63.2%,42日龄时仍然有7头仔猪有保护力;散养户仔猪7~21日龄保护率在70%以上,到28日龄下降至60%,42日龄时基本无保护。因此,规模化猪场仔猪猪瘟疫苗的最佳首免时间为28~35日龄,散养户仔猪的最佳首免时间为2l~25日龄。  相似文献   

8.
仔猪出生未哺乳前立即肌注1头剂猪瘟疫苗,1.5至2小时后再哺喂初乳,50至60日龄第2次肌注2头份猪瘟疫苗,培育母猪6月龄时再肌注3头份猪瘟疫苗,以后公母猪每6个月(春、秋)各预防一次,使我场持续一年左右的猪瘟流行迅速得到控制,至今二年未发生猪瘟。实际证明新生仔猪哺乳前免疫和加大剂量是猪瘟疫情场控制和扑灭猪瘟的有效措施。一、我场猪瘟流行情况1988年11月14日发现猪瘟病猪3头,即对全场600多头公、母猪及肉猪逐头检查,  相似文献   

9.
猪水肿病的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猪水肿病是断奶后仔猪,由于吸收肠道内溶血性大肠杆菌内毒素,通过肝脏进入体循环,形成毒血症。我区新华养殖场,30—60日龄断奶仔猪,在猪瘟、丹毒、肺疫、仔猪副伤寒免疫后,继发水肿病。病程为10天,共死亡126头。其临床特点是病程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突然发病后,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麻痹,频死期四肢呈划水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 1991年10月18日,对30日龄76头,60日龄98头猪进行猪瘟、丹毒、肺疫、仔猪副伤寒免疫后7小时发生猪水肿病,出现食欲废  相似文献   

10.
1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进行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在未食初乳前,先注射1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15日龄接种气喘病疫苗:1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10~15日龄接种仔猪水肿病疫苗:2013龄肌注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11.
应用Dot-ELISA对不同日龄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仔猪在15、25、35和45日龄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15%、78.50%、70.41%和22.22%。根据母源抗体检测结果,对各日龄仔猪免疫不同头剂猪瘟疫苗,免疫持续至150和210日龄时,对其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仔猪在45日龄接种猪瘟疫苗4头剂;35和25日龄接种疫苗4或6头剂;新生仔猪乳前注苗2头剂,70日龄注苗4头剂,其阳性率均达90%以上,都能得到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中部某猪场为年生产 50 0 0头仔猪的现代规模化养猪场 ,品种有大约克夏、长白和杜洛克。该场猪瘟免疫程序为 :仔猪 2 0日龄首免 2头剂 ;6 0日龄二免 4头剂 ;后备猪配种前 ( 9月龄 )免疫 4头剂 ;经产母猪在产仔后2 0d免疫 4头剂 ;种公猪于春秋两季各免疫 4头剂 ;2 0 0 0年开始成年猪免疫剂量从 4头剂增加到 6头剂 ,种公猪由每年两次增加至 3次。 1 998年 8月以前该场生产正常 ,猪群稳定 ;1 998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三年间两次发生猪瘟 ,猪群及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 发病情况第一次发病从 1 998年 8月 8日开始 ,先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猪瘟疫苗首次和二次免疫的最佳时间,对淮阳某规模化猪场7头母猪及其各自哺乳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通过猪瘟IHA试验,发现试验母猪和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均较高,仔猪到42日龄时猪瘟母源抗体水平才不能有效保护仔猪.因此,35日龄左右时对仔猪进行猪瘟首免,可以有效减少猪瘟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的干扰,为猪场免疫程序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仔猪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Dot-ELISA对不同日龄仔猪的猪曾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仔猪在15,25,35和45日龄母源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15%,78.50%,70.41%和22.22%,根据母源抗体检测结果,对各日龄仔猪免疫不同头剂猪瘟疫苗,免疫持续至150和210日龄时,对其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仔猪在45日龄接种猪瘟疫苗4头剂,35和25日龄接种疫苗4或6头剂,新生仔猪乳前注苗2头剂,70日龄注  相似文献   

15.
1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进行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在未食初乳前,先注射1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15日龄接  相似文献   

16.
猪瘟兔化疫苗在预防猪瘟上的效用是显著的,但对于哺乳仔猪的免疫效果如何,说法不一。为此,我们选用母猪经免疫后的二窝仔猪进行了免疫试验。第一头母猪产仔11头,将仔猪分为二组。一组7头在喂初乳前肌肉接种猪瘟一丹毒二联苗1毫升,另一组4头不接种作对照。二组仔猪仍由母猪带奶,于67日龄时  相似文献   

17.
(一)猪瘟 超前免疫:对常发猪瘟的地区或猪场,仔猪出生后立即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每头接种1~1.5头份,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乳,21日龄进行二免。一般非疫区养猪场饲养的仔猪可在20日龄、50~60日龄对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们对猪瘟防制试验研究的经验,自1982年1月开始,在全县推行了对53日龄仔猪进行疫苗接种,到1984年10月底共注射706,417头(其中有边接种、边阉割仔猪372,001头)。为了进一步了解免疫效果,我们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94年冬和1995年春分别在D场和C场,发生了20日龄左右的仔猪猪瘟。介绍于下。1 发生经过1.1 D场和C场分别为300头和500头规模的生产母猪场。发病前采用我局推荐的猪瘟免疫程序进行免疫。C场母猪每年春秋两季用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1ml肌肉注射进行免疫;仔猪20日龄首免,猪瘟疫苗1ml肌肉注射,第2次免疫在断奶后60日龄左右,用三联苗1ml肌肉注射。1.2 发病时间在20日龄左右,即仔猪在未免疫前或刚免疫时。1.3 各幢分娩猪舍均有发病,但发病窝数差异颇大,少者仅几窝,多者达80%。…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生产实践中猪瘟细胞苗和脾淋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试验将21日龄仔猪分成2组,32头/组,分别用猪瘟脾淋苗和猪瘟细胞苗在21日龄和56日龄时进行首免和二免,并检测首免、二免前1天及二免后42天的猪瘟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首免后,细胞苗组仔猪猪瘟抗体水平整齐度好于脾淋苗组,二免后两种疫苗组的仔猪猪瘟抗体效价均在1∶32以上。说明2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