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第一次全省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吴中区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现将普查工作的做法、污染源问题及治理对策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昭阳区开展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过程,并对普查目的、普查范围、技术路线确定、普查结果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3.
牡丹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开展了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本文阐述了牡丹江市农业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在组织机构建立、学习宣传、普查人员选聘和培训、样本数量确定、普查表填报、数据录入及质量控制等重点工作方面的主要方法,并对普查工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国务院决定于2008年初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搞好污染源普查,对科学制定环保政策和规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污染源普查是污染源普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松江区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由区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四川省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四川省农业厅近日部署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测算相关工作,要求26个监测点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6.
从农业污染源普查的对象与范围、种类、技术路线、普查方法等方面介绍了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的技术,以期促进普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污染源普查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点多、面广、数据量大,对普查数据质量要求很高。但在国家的质控手册上,对几个农业污染普查数据质控关键点没有明确的技术要求或者要求不详细、完整。本文结合实际的普查工作经验,对影响污染普查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为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对种植业污染源普查的认识。7月10日,省农委举办的全省第二次种植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启动会和培训班在长春市召开。省农委副主任夏季、省污染源普查办公室主任陈学伟,省农委科教处处长侯晓华、省农业环境与农村能  相似文献   

9.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办):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16]5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82号)的要求,为落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部门分工》(国污普[2017]4号),推进第二次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增强做好污染源普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核发排污许可证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意义和共同点,重点从工作程序、工作范围、填报要点、核算要点、系数核算、提交资料等方面,比较分析四川省畜禽养殖行业核发排污许可证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工作差异性,提出衔接核发排污许可证工作时的审核要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专家简介艾绍英,1997年毕业于原西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施肥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农田土壤改良与重金属污染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研发工作。现任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化肥污染治理专家、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广东省土壤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获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承担完成了广东省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技术支撑任务,  相似文献   

12.
浏阳市根据第1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获得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等污染源基础数据进行分类、总结,建立普查信息数据库。结合GIS软件平台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将污染源分布格局及污染强度深刻、直观、全面地呈现出来,为全市乡镇环保站建设中的规划、仪器配置、人员分配等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其主要承担的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是农业污染源普查中的重要环节。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掌握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为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方案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不同农业污染源清查与普查对象、普查质量保证、普查结果分析等技术问题,对全县各类农业污染总体情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主要环境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国务院决定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并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2006]36号)明确了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内容、时间安排、组织实施和经费来源等,成立了由曾培炎副总理任组长、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局、中宣部、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工商总局、总后勤部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颁布实施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印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国办发[2007]37号),对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步骤等提出了具体规定。此次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摸清污染底数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搞好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初国务院决定开展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此次普查涉及面广,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单位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均作为此次污染源普查的对象,目的是全面了解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污染物排放情况和污染治理情况等,从而全面掌握污染源的样本总数、建立新的环境统计平台。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是2007年度。本文将介绍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源的普查技术。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工作已全面完成,普查和清查工作已告一段落。本文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望能为第三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骁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175-3177
通过开展第1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掌握了某市各类污染源情况,采集到大量的污染源普查数据。结合环保业务中污染源信息特点,将GIS技术应用于污染源信息管理中,开发该市环境污染源信息系统。这些污染源普查数据的二次应用,为科学编制各类规划、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科学制订环保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全面做好农业普查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及时落实到位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第473号国务院令,公布《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新华社31日受权播发这个《条例》。《条例》规定,农业普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陇南市九县(区)农业污染源普查种植业专题质控核查,就机构建立、学习宣传、普查人员选聘和培训、确定样本数量、平地/坡地主要种植模式填报普查表及质量控制核查等重点工作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