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点滴     
美发现阻抑害虫生长的抗生脘美国科学家在经过基因修饰的玉米中发现鸡蛋清中含有的一种蛋白质——抗生脘(Avidin), 这种蛋白质是一种强有力的生长抑制剂。生长素是害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而抗生脘能够限制生长素的利用效率,使害虫停止发育而死亡。当用麦蛾或玉米象虫感染抗生脘玉米种仁时,多数幼虫死于含有至少20mg/kg抗生脘种仁内。抗生脘玉米谷粉对美国所有的储藏害虫都有抵抗力,含有100mg/kg以上的抗生脘谷粉可以杀死少量的谷物钻蛀虫、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锯胸谷盗、长角谷盗、印度谷螟和地中海粉螟等幼虫。大多数饲喂100mg/…  相似文献   

2.
在温度为(28±2)℃、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通过玉米象与锈赤扁谷盗在大米中的单独饲养和混合饲养试验,研究玉米象与锈赤扁谷盗在储藏大米中的种群竞争作用。结果表明,单独饲养与混合饲养的玉米象种群自然死亡率均在55%左右,2种饲养情况下的种群增长情况相似。混合饲养的锈赤扁谷盗种群的死亡率低于单独饲养的死亡率,种群增长数量高于单独饲养。混合饲养的锈赤扁谷盗种群的最低死亡率和平均死亡率较单独饲养时低,单独饲养时各个起始种群数量的锈赤扁谷盗种群数增长数均为0,而混合饲养时种群数不断增长。因此,在大米中混合饲养时,玉米象种群对锈赤扁谷盗种群的生存繁殖有促进作用,而锈赤扁谷盗种群对玉米象种群增长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花椒挥发油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得到的花椒挥发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花椒挥发油对玉米象、赤拟谷盗具有较强的驱虫、杀虫活性.在7 d内忌避率始终在50%以上;在椒油点滴剂量为0.04μL时,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死亡率分别为47%和40%;当玉米象的熏杀剂量为1 mL·L-1时,24 h内虫全部死亡,当对赤拟谷盗的熏杀剂量为1.2 mL·L-1时,6 h内虫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4.
国立新加坡大学生物科学院S.H.HO和Y.Hauang报道。从肉豆蔻和大蒜提取的香料油对赤拟谷盗和玉米象进行生物活性的研究。从肉豆蔻种子和大蒜提取的香料油,对玉米象成虫以及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具有毒力作用。对防治玉米象成虫、肉豆蔻油既有触杀也有重蒸作用,并且其防治效果要优于赤拟谷盗成虫。然而,大蒜油对赤拟谷盗成虫更具有毒杀作用。比较这两种香料油,虽然对防治玉米象成虫,肉豆蔻油要比大蒜油有效,但它不能像大蒜油那样去防治赤拟谷盗幼虫。同时,这两种香料油可减少赤拟谷盗卵的孵化;肉豆蔻油也能减少其幼虫的存活率。当食物用这两种香料油处理,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第一代减少。进一步做营养试验表明,肉豆蔻油能抑制这两种仓虫的生长、取食和对食物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用4种药剂对12个省的31个玉米象样品,7个省的12个杂拟谷盗样品和11个赤拟谷盗样品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在31个玉米象样品中,2个样品对溴氰菊酯,2个样品对马拉硫磷,1个样品对辛硫磷,7个样品对 r-666分别产生了抗性。在12个杂拟谷盗样品中,有1个样品对 r-666产生了抗性。据抗药性规律研究发现,玉米象对溴氰菊脂、马拉硫磷易产生抗性;增效醚对延缓溴氰菊酯抗药性的产生有一定作用;溴氰菊酯与辛硫磷或马拉硫磷混用能明显延缓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6.
用3种低毒农药对生活在稻谷中的玉米象和赤拟谷盗2种储粮害虫用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1.8%阿维菌素乳油(EC)、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8%毒死蜱乳油(EC)对玉米象的致死中剂量(LD50)分别为0.01mg/kg、0.07mg/kg、4.65mg/kg,而对赤拟谷盗的LD50分别为0.08mg/kg、0.50mg/kg、5.89mg/kg;(2)在相同剂量下,3种药剂中以1.8%阿维菌素EC对2种害虫的毒杀速度最快;(3)玉米象比赤拟谷盗对这3种药剂更敏感。建议采用1.8%阿维菌素EC、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8%毒死蜱EC防治玉米象的使用剂量分别为0.05mg/kg、0.80mg/kg和2.0mg/kg,而防治赤拟谷盗则分别为0.05mg/kg、0.80mg/kg和8.0mg/kg。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辣根素在实际检疫熏蒸应用中的潜力,以原木与木质托盘为熏蒸对象,小蠹、赤拟谷盗、玉米象为试虫,在环境均温35℃下分别进行了帐幕熏蒸与集装箱熏蒸。结果表明,当辣根素原油使用剂量达到9.02 mL/m3(8.90 g/m3)时,集装箱熏蒸中的试虫赤拟谷盗、玉米象的死亡率均为100.0%;而帐幕熏蒸中辣根素对赤拟谷盗与小蠹杀灭效果差异较大,赤拟谷盗在货堆上、中、下不同位置死亡率依次为94.3%、82.9%、46.8%,不同层间差异极显著;小蠹死亡率则依次为100.0%、95.7%、90.7%,不同层间差异不显著,比同层对赤拟谷盗的杀灭效果均好。  相似文献   

8.
水菖蒲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物对储粮害虫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菖蒲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对储粮害虫玉米象、谷蠢、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长角扁谷盗和锯谷盗的触杀、驱避和熏蒸活性.结果表明,水菖蒲萃取物时长角扁谷盗触杀活性强,处理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达100%;对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的触杀活性最弱,处理96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8.31%和24.44%;对谷蠹、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长角扁谷盗和锯谷盗的驱避效果较好,驱避率均在90%以上;对玉米象的驱避效果较差,驱避率为76.09%;对谷蠹、长角扁谷盗、锯谷盗的熏蒸作用最明显,处理120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00%,显著高于其他试虫,对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的熏蒸作用最差,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3.33%和32.22%.试验表明水菖蒲根茎萃取物对6种主要储粮害虫均具有较高的活性,有望开发成为储粮害虫的防护剂或熏蒸剂.  相似文献   

9.
一、贮粮害虫的危害特点 贮粮害虫是危害粮食及加工产品的昆虫与螨类的统称。 目前国内已发现贮粮害虫有11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惩的有麦蛾、米象、玉米象、大谷盗、锯谷盗、长角扁谷盗和赤拟谷盗、杂拟谷盗、一点谷螟等。  相似文献   

10.
应用蛇床子素粉剂对5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持效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剂量、处理时间和试虫不同其持效性不同,在使用剂量为1.6 mg·kg-1、0.8 mg·kg-1时,对玉米象、谷蠹成虫的持效性最长.其次是对长角扁谷盗、赤拟谷盗成虫,对锯谷盗成虫的持效性较差:处理6个月后对玉米象、谷蠹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67%、91.11%和100%、96.43%,处理4个月后对长角扁谷盗成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37%、78.95%,处理3个月后对赤拟谷盗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00%、61.11%,处理2个月后对锯谷盗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4.12%、58.82%;在相同条件下,1.6mg·kg-1、8 mg·kg-1蛇床子素粉剂处理对玉米象、谷蠹、长角扁谷盗、赤拟谷盗、锯谷盗成虫的持效性,比谷虫净保护剂(1 000mg·kg-1)和化学防护剂防虫磷(10 mg·kg-1)都长,由此可初步确定蛇床子素粉剂在实际使用时的适宜剂量可为0.8mg·kg-1.  相似文献   

11.
4种植物性物质对几种仓库害虫驱避性的估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选用4种易于取得的中草药、香料和食用油,分别对玉米象、赤似谷盗和绿豆象的驱避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山柰、黑胡椒、米糠油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和绿豆象成虫及八角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都有明显驱避作用,其中山柰的驱避作用最强。当按0.3ml·皿(-1)的浓度拌小麦和绿豆时,处理48h,山柰对玉米象和绿豆象的驱避率高达100%;黑胡椒对玉米象的驱避率为86%;对绿豆象为80.5%;八角对玉米象的驱避率为78.2%。用滤纸法处理72h,山柰、八角、黑胡椒、米糠油对赤拟谷盗幼虫的驱避率依次为94.7%、84.3%、50.1%和33.2%。  相似文献   

12.
砂地柏精油的熏蒸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砂地柏精油处理玉米象,赤拟谷盗,粘虫和小菜蛾的成虫或三龄幼虫。结果表明:砂地柏精油对上述4种试虫都有较强的熏蒸活性,且对鳞翅目的的粘虫和小采蛾三龄幼虫的熏蒸活性明显高于对鞘翅目的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对小菜蛾三龄幼虫的熏蒸活性最高,其毒力次序为小菜蛾〉粘虫〉赤拟谷盗〉玉米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确定细辛醚的杀虫作用。【方法】在不同作用方式下测定了细辛醚对粘虫、桃蚜、菜青虫、棉铃虫、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等6种农业害虫的室内毒力。【结果】细辛醚对粘虫、桃蚜和菜青虫24 h的触杀LD50值分别为35.06,1.11,66.28μg/头,在供试剂量下对棉铃虫、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成虫的触杀作用较差;对粘虫和玉米象的熏蒸LC50值分别为16.92(12 h)和7.53(72 h)μL/L;对玉米象有一定的忌避作用,忌避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减弱;细辛醚质量浓度为1,5和10 mg/g的处理,33 d对玉米象的致死率分别为26.97%,86.51%和100%,1,5 mg/g处理33 d和76 d对玉米象种群抑制率分别为74.18%和96.54%,63.64%和81.28%;经细辛醚处理的粘虫幼虫表现出明显的兴奋、痉挛、麻痹和死亡等症状。【结论】细辛醚对粘虫有较好的熏蒸、触杀作用,对桃蚜、菜青虫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对玉米象有一定的熏蒸、忌避和种群抑制作用,而对棉铃虫和赤拟谷盗的活性较差,具有明显的杀虫选择性。细辛醚对昆虫的致毒症状与神经毒剂类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褐家鼠食量与其对干玉米造成的实际损失量之间的关系,以干玉米籽粒为诱饵,在室内对褐家鼠进行无选择性取食试验。结果表明:褐家鼠取食干玉米的平均食损比为0.23±0.09,即平均每只褐家鼠在盗食干玉米时可以造成其食量4倍左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贮粮害虫主要有14种,其中危害谷类的有玉米象、谷象、米象、谷蠹和麦蛾5种蛀食性害虫,锯谷盗、赤拟谷盗、长角扁谷盗、大谷盗、印度谷蛾和腐嗜酪螨6种次食性害虫,以及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3种豆类蛀食性害虫。现介绍几种无害防治方法:一、清洁消毒贮存前做好贮粮用具,如麻袋、布袋、箩筐、缸、坛等及贮粮场所内外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省常见的贮粮害虫有米黑虫、玉米象、谷盗、麦蛾等.主要属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 1 发生条件 1.1 食料  相似文献   

17.
危害农家贮粮的害虫有麦蛾、玉米象、谷蠹、拟谷盗、豆象等,现介绍几种简便有效的防虫方法,供农民朋友选用.  相似文献   

18.
吴小兰 《新农村》2008,(9):25-26
1.暴晒 粮食入库前,选择晴天在水泥场摊3—5厘米厚暴晒4小时以上,每小时翻动1次,能杀死麦蛾、拟谷盗等害虫,还能驱除玉米象。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动态趋势,表明寄生蜂复合种群数量消长与谷蠹和赤拟谷盗相近;分析了小麦散装粮堆储粮昆虫群落结构及演替特点,表明该群落由鞘翅目的玉米象、谷蠹、锯谷盗、赤拟谷盗、扁谷盗,膜翅目的米象小蜂、谷象小峰、谷虫小蜂,啮虫目的书虱,蜱螨目,鳞翅目的麦蛾组成。该群落在4-7月份昆虫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7-9月份昆虫种类和数量达到最大,10-12月份昆虫种类和数量逐渐减少;2006年5、6间群落系数为0.6441,9、10月间群落系数为0.5910,2006年冬季和2007年春季群落系数为0.4516,月份、季节之间物种组成和数量相近。  相似文献   

20.
危害农家贮粮的害虫有麦蛾、玉米象、谷蠢、拟谷盗、豆象等。以下几种操作简便、取材容易、经济有效的防虫方法,可因地制宜的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