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涵养区是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涵养区发展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之一的密云区为研究对象,分析2006—2018年农民收入的变化,并从农林水务支出、地区生产总值、耕地面积等角度选取指标,构建影响因素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各指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人均收入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与选取指标均存在相关关系,与农林水务支出、地区生产总值等5项呈正相关关系,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等指标呈现负相关关系。研究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大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适应性增收策略,以促进生态涵养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首都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五个区县和房山、昌平的部分山区,统计数据表明,首都生态涵养区人均GDP水平不高,属于首都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生态涵养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生态涵养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税收视角出发,分析了生态涵养区发展现状,通过疏理现行促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了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促进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2017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任务“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创新集成与示范”正式启动。项目在农业绿色高效生产、种养耦合、生态循环、面源污染控制、多功能田园生态系统构建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按照单一技术规范化、复合技术集成化、体系技术系统化的思路,任务创新集成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利用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主要农产品全产业链绿色高效生产、种养循环新模式、生态型高效设施农业、农村生活污染物控制等环节的十大关键技术,总结形成一套水源涵养区绿色高效农业全域综合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为其他同类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和示范样板,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推动水源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农民增收及区域脱贫攻坚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针对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问题,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研究对象,将北京生态涵养区110个乡镇作为评价单元,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和限制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水平较高,空间上呈现出北部和西部地区乡镇高于其他区域的特征;2)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在空间上有聚集和相互影响特征,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各乡镇协同发展、共同提升;3)各乡镇农业绿色发展的限制因素不同,可以根据农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和限制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提高乡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措施和政策。本研究可以丰富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体系以及评价手段,对于指导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下的农业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地处山区的生态涵养区农村社区居住环境在不断改善,因而对农村物业管理的需求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对北京市14个生态涵养区农村社区物业管理情况的实地调研,从生态涵养区农村社区特点入手,分析生态涵养区物业管理的现状和需求,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甘南高原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及今后发展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甘南州林木种苗育苗产业现状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我国黄河干流和长江支流水源补给与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由于过去对森林盲目地、过度地、无序地采伐,致使甘南州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及生态屏障等功能一度下降。自1998年以来,全州紧紧围绕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  相似文献   

7.
依托京郊山区优势 发展生态经济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山区是首都环境的生态屏障、涵养水源的基地、林果和绿色食品基地、观光旅游基地,同时也是贫困人口集中区和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源头.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山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快速转变,不仅关系到山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而且关系到北京城区的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质量.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发展生态经济农业.  相似文献   

8.
王晓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824-6826
以北京市延庆县营城子村为例,阐述了营城子村"农民上楼"的历程、经验,和政策建议,提出了在"农民上楼"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充分结合农民意愿,居住方式转变与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和社区管理创新同步,重视物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林固体废弃物可作为栽培食用菌基料的特点,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以期为丹江口水源涵养区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借鉴。集成农林固体废弃物"收转用"的方法,提出农林废弃物食用菌基料化高效利用技术与推广的思路。农林废弃物食用菌基料化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固体废弃物对水源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项目区农民增收3.2亿元,能为丹江口水源涵养区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武清区林业部门强化生态立区理念,提高林业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因地制宜地推行"环境优美的生态景观型"、"农民增收的生态经济型"和"生态良好的生态防护型"的新农村生态建设,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吉寺村是郊区低收入村,全村低收入农户所占比例较大.其主要特点是,以传统第一产业为主,缺乏二三产业支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家庭养老力不从心;因病致贫现象突出,公共服务需求增大.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把生态涵养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继续加大农村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维护低收入居民获得基本生活水准的权利,尽快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是落实“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的主要工程 之一,通过对宜林荒山、破损山体进行工程治理,植树造林,既可以促进经济林产品多样化、促进 农民增收致富,又能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当地 生态和旅游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岱岳区道朗镇破损山 体的修复情况,对今后的类似生态修复问题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商洛市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和生态补偿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孝存  杨存典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2):167-169,174
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商洛市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估,对后续生态补偿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商洛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显著,控制了水土流失,涵养了水源,增加了碳固定量和氧释放量,按目前退耕面积计算,生态总值达22.36×108元/年。退耕还林改善了商洛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缓慢,应适当提高退耕补助标准,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扶持后续替代产业力度。  相似文献   

14.
密云县是国家生态县,是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近年来,密云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民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在山区生态涵养补偿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些生态补偿项目的生态环境效益已经开始显现,形成了受到农民广泛欢迎的生态涵养补偿政策措施,促进了山区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由于生态补偿机制涉及面广,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复杂,生态补偿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今后,应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金水平调整机制,成立专业的生态林养护组织,加大本地特色产业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县立足生态涵养区科学定位,在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具有发展生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良好条件。在密云县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逐渐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认可。密云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组织载体,充分利用县内县外两种资源,在立足本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发掘农业产品供给、文化体验、生态涵养、健康养生等业态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的重要供给.为持续推进阿克苏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进一步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天祝县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区移民点应急防洪工程建设的必要性,通过新建防洪堤、开挖排洪渠、格宾石笼护坡等工程措施,可保护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增强水源涵养功能,改善水源涵养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刘迪 《现代农业科技》2012,(12):308+310
对海南省久温塘火山冷泉的农业观光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提出建设原生态农业博览园、新农村生态养生度假区、新农业辐射带动区等规划,以期充分利用冷泉自然资源,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20.
在碳市场机制下,实施造林和林业经营活动不仅能够增加森林生态涵养面积,还可以通过出售碳汇获利。福建省充分依托当地森林资源优势,在全国创新推出了可在省内碳市场交易的福建林业碳汇,在促进森林质量提高的同时,林区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实现社会得绿、企业得利、农民增收。基于阐述福建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现状,对其创新机制和实践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指明了推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