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不同授粉方式对岑溪软枝油茶家系林座果率的影响,采取异株异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同花人工授粉、同花授粉、对照5种不同方式对岑溪软枝油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岑溪软枝油茶异株异花授粉处理的座果率最高,为43.33%~63.33%,显著高于其他4种处理。油茶为自交不亲和物种,可通过人工异株异花授粉提高座果率的方式改善岑溪软枝油茶家系林花多果少、产量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山茶科,油茶属常绿小乔木。是世界上四大木全油料植物之一。岑溪软枝油茶是由广西林科院培育的国家级良种,其产油质量好,产量高[1]。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引种了该良种2号、3号,在茂名地区进行种植试验,发现岑溪软枝油茶适应本地气候环境,正常生长,结果早适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在天然杂交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了多样性的品种类型。在普通油茶的地方品种中,我们发现岑溪软枝茶(以下简称软枝茶)是一个速生、丰产、优质的优良品种。调查引种及栽培试验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鼓舞下,我们到各地调查、收集油茶良种,作品比试验研究。岑溪、藤县群众反映有一种“软枝茶”产量高,因而采集种子、枝条回所作引种栽培等试验。  相似文献   

4.
岑溪软枝油茶,具有速生丰产、抗性强、适应性广、油质好等优良特性。1973年全国油茶科技协作会议评为优良品种,名列第一。自1976年以来,岑溪县软枝油茶种子园、岑溪县林业局、广西区林科所等单位协同攻关,按照良种繁育程序,选育出  相似文献   

5.
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在天然杂交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了多样性的品种类型。在普通油茶的地方品种中,我们发现岑溪软枝茶(以下简称软枝茶)是一个速生、丰产的优良品种。现将我们十五年来试验观察和调查研究情况作初步整理。  相似文献   

6.
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南方九个省(区)推荐的12个油茶优良农家品种、另加1个本省油茶主栽品种福建立冬籽,进行了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龙眼茶年均产茶油355.6kg/ha,居首位,比参试品种平均值增产20%;同时筛选出适宜本省气候环境,增产效果显著的省外三个油茶优良农家品种:岑溪软枝油茶、连县大红和衡东大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岑溪软枝油茶尽管具有非常高的生态效益及经济价值,但是在那坡县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调查总结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引种岑溪软技油茶在那坡县境内的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岑溪软技油茶在那坡县境内的生长表现和经济性状良好,与本地油茶品种比,幼林阶段其树高、树冠、地径没有明显差异,随树龄的增加,其树冠差异明显。成林树的产量差异达训显著水平,每亩果增产117kg,比本地油茶优良品种增产32.95%,具有良好的适生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区林科所的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对油茶品比试验林精心护理,今年茶果又获丰收.其中岑溪软枝油茶产量最高,经过逐株实收统计,十九年生茶林亩产茶果一千六百八十四斤,折油一百一十二斤九两,再创我区油茶单产的最高纪录.软枝油茶是我区目前推广的优良品种之一,具有结实早,产量高,年产变幅小等优  相似文献   

9.
南宁地区林科所于一九七八年用岑溪软枝油茶,以营养杯育苗进行速生丰产的十二亩试验林,获得早期丰收。按一九七九年全国和全区油茶会议拟定,五年生油茶林速生丰产标准,全国亩产茶油为五市斤;全区为二点五市斤。我们这块十二亩试验林,今年经南宁地区科委、南  相似文献   

10.
1960年我所从岑溪县引进岑溪软枝油茶,据1974年调查,在现存299株中,有218株保持其原来母树的软枝特性和具有树冠开张呈宽伞形,分枝角度大,枝叶茂密,结果均匀,果大皮薄,多呈圆形或近圆形的红、黄色类型,产量高而稳定的优良经济性状,占油茶林总株数的72.9%;有81株树冠为圆锥形,分枝角度小,枝条多直立向上,枝叶较少,花芽和果实均少,产量较低的硬枝型,占油茶林的总株数的27.1%。从我们对子代的单株试验测定和油份分析的结果来看,不论单株产量,出籽率,出仁率,含油率和油质等均比硬枝型植株好  相似文献   

11.
陈文彬 《林业勘察设计》2013,(1):123-124,127
通过对油茶各家系3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各油茶家系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比较高,虫害危害也较低;各家系间树高、地径差异极显著,树冠差异显著.闽优无性系在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和冠幅大于或者相当于本地小果油茶,江西长林无性系、广西岑溪软枝油茶和本地大果油茶可以作为配栽品种搭配.  相似文献   

12.
选择岑溪软枝油茶半同胞子代的优株采集接穗,以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1年生实生苗为砧木建立无性系,进行苗期速生性试验测定。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在无性系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而叶片数差异不大;苗高和地径的重复力分别为0.809和0.703,受遗传控制程度高,叶片数的重复力仅为0.444,受遗传控制程度较低;以苗高、地径和叶片数为指标,采用加权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按10%的入选率,筛选出54号速生无性系,其苗高、地径和叶片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2.31%、11.01%和1.38%。由此可见,从苗期生长性状角度,进行岑溪软枝油茶无性系速生性早期选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油茶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但目前在生产上存在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显著、而且遗传品质逐渐退化等问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期采用有性繁殖。为了改变目前油茶生产上的落后状况,于1982年开始,我们用广西岑溪软枝油茶优株的组培无性系上山造林,并以实生苗为对照进行试验。通过几年的试验观测,我们初步认为:  相似文献   

14.
岑溪软枝油茶(以下简称软枝油茶)是区林科所经过连续十五年系统品比评选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速生丰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比一般品种提早2—3年开花结果,产量高1—3倍。种后三、四年有收益,七年进入盛产期,十年亩产油超过50斤,丰产年可超112斤以上。区林科所栽培的试验林,连续五年平均每年亩产茶油65.26斤,比  相似文献   

15.
我区的林业科研已经步入全国先进省区行列,成果累累,引人注目,其中可推广应用的有百余项,不少项目已得到推广应用,效益比较显著。岑溪软枝油茶良种从1974年开始在我区和全国进行推广,共推广良种175.8万斤,造林20多万亩,各地普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所贯彻执行调整和科研为生产服务的方针和有关单位共同协作,取得了紫胶生产技术的推广、岑溪软枝油茶良种推广,马尾松木材防腐、防虫,防变形研究,湿地松引种与推广等四项成果。这些科技成果,对我区林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油茶,长期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形成了很多自然类型,这些类型及其个体间的产量和经济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开展优良类型个体的选择利用,对发展油茶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岑溪软枝油茶是一个优良的农家品种,具有速生丰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征,但也和其他普通油茶品种一样,有很多类型,其中以红、黄色的球到、桃型、扁型为较好,单株产量高,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广西北部的三江、东部的岑溪和南部的南宁3个栽培区,研究了岑软2号、岑软3号2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性系果实表型性状的地理差异。结果表明:2个元性系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径、果高、果形指数、果皮厚度、鲜籽数、鲜籽质量、鲜出籽率或千克籽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岑软2号的果径、鲜籽质量、鲜出籽率、...  相似文献   

19.
我所于1959年调查,收集了4个较好的油茶地方品种:岑溪软枝油茶、湖南普通油茶、三门江普通油茶和凤山普通油茶。我们将这4个品种作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地选在较平坦的东向小山坡上,土壤为土层较深的粘质砖红壤,pH值为4.8—5.1。每个品种1亩地,4亩联成一片。造林前全垦深翻20—23厘米,然后按株行距3×3米挖66厘米见方的植树坑,回表土,每坑放草皮泥和牛粪的混合肥1担,与土拌匀后用1年生苗造林。造林后,根据油茶的生长特点,每年冬天,在油茶开花后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最近,区林业厅副厅长钟国华在谈到我区油茶低改项目建设任务与经验时指出:油茶低改项目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以来,油茶低改地、县加强了对油茶低改的领导,以综合改造为目标,真抓实干,油茶“低改”项目建设进展基本顺利,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创造出不少好经验,到目前止,六个项目县改造油茶低产林4.6万亩,其中垦复油茶林4.6万亩,修枝整形4.6万亩,水保设施82万 m,高产示范园4.5万亩,施肥示范4.6万亩,优良无性系丰产示范园1100亩,新技术推广3850亩。在低改项目建设推动下,我区油茶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一个群众性的油茶垦复活动和大面积推广种植油茶良种基地的高潮正在兴起,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以来,全区面上油茶垦复达到10万多亩,种植岑溪软枝油茶良种25万多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