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桑蚕为主题的多种艺术方式反映蚕乡人民的劳作生活状态,作为一种产业的桑蚕业带动了蚕乡的经济,也成为劳动人民艺术生活的创作源泉,在徽州这块土地上,蚕桑文化的背后有着更深厚的内涵,桑蚕文化同样是优秀民族精神的写照。从蚕桑与微州文化、蚕桑与微商的进取精神、蚕桑与勤劳忍耐的微州女人以及蚕桑与崇文重教等方面阐述绩溪蚕桑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3,41(2)
绸文化旅游区、支持德昌发展"德昌桑果节"观光旅游业. ◇组建四川蚕桑丝绸文化研究会,主要包括配套设备,培养人才.开展蚕桑丝绸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创意、文化传播研究,出版发行《四川蚕桑丝绸文化研究》会刊. ◇组织编写出版《四川蚕桑丝绸文化发展史》. ◇每年支持经营性文化单位制作一批反映四川蚕桑丝绸文化的影视作品、电视和平面公益宣传广告.  相似文献   

3.
《四川蚕业》2017,(3):7-11
<正>四川盐亭是嫘祖故里、蚕桑丝绸发源地,2008年7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授予盐亭县"嫘祖文化圣地"。2017年6月"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明确了嫘祖蚕桑的历史地位,为盐亭县加快嫘祖文化圣地建设,开发嫘祖蚕桑丝绸文化资源,发展蚕桑丝绸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龚国 《四川蚕业》2015,(1):58-60
<正>蚕桑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自嫘祖煮茧缫丝至今,已历5000余年。漫漫历史长河中,既有"丝绸之路"的悠悠岁月,又有文人骚客的浅唱低吟,时间的浸润已使"蚕桑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最具吸引炎黄子孙和外国友人的本土根源文化之一。作为四川重要的蚕桑大县,乐至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业资源基础雄厚,蚕桑文化积淀深远,发展蚕桑产业已成为乐至创建"川中生态型经济强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产业软实力的突  相似文献   

5.
中国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赋予了蚕丝文化新内涵。通过归纳总结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的发展中心区域、发展方向、产品特点3个方面的转变,分析蚕丝文化新内涵产生的条件和内容,认为蚕丝文化新内涵应是一种"创业创新、携手同行,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精神体现。明确和赋予蚕丝文化新内涵,可为蚕桑科技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提升现代蚕桑科技的创新能力。提出以蚕丝文化新内涵丰富与发展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传播蚕丝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促进蚕桑产业发展、以传统蚕丝文化与少数民族蚕丝文化的融合创新形成文化共识的创新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影响世界最重要的"中国战略",是新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从蚕桑之道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一带一路"战略启示的视角,解读蚕桑之道是变化变通之道,随世界发展趋势因时而变是"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前提;蚕桑之道是创新创业之道,领先世界的原创性产品和产业是"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根基;蚕桑之道是务本务实之道,立足国情、强本固源、谋事要实、共同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必要条件;"丝路精神"是蚕桑文化对外交流中的智慧结晶,"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的重要依托。让蚕丝之光普照丝绸之路,让蚕桑丝绸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大放光芒。  相似文献   

7.
蚕桑丝绸文化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经几千年都未曾消亡,也从侧面说明了蚕桑丝绸文化的独特魅力。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纺织业飞速发展,许多国家的蚕桑丝绸业正在逐渐消退和转移,在我国也不例外,蚕桑丝绸文化辉煌时期不再。但是,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传统的蚕桑丝绸文化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发展蚕桑丝绸文化时将其与乡村旅游业进行结合,是其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文章对二者融合的可行性、融合模式等进行研究,以求能够更好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传统蚕桑丝绸文化。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金寨蚕桑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蚕桑生产主要分布在皖南和皖西两大山区,其中金寨、霍山、岳西、潜山、青阳、绩溪、泾县、歙县和黟县为9个蚕茧重点生产县。金寨属于皖西山区,蚕桑生产可溯源至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栽桑养蚕历史久远,蚕业文化底蕴浓厚,解放前的笔架山蚕籽、吴家店绸帐已驰名武汉等地。截至2006年底,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农民的蚕桑收入、产业规模、产业产值五项指标连续34年居全省县级首位。  相似文献   

9.
蚕桑文化起源于中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蚕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蚕桑文化的起源、蚕桑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分析,认为蚕桑产业是蚕桑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栽体,要确保蚕桑生产稳定、推进茧丝绸业健康发展、促进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并针对上述论点分别提出了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蚕桑生产中、将蚕桑文化融入到茧丝绸业中、将蚕桑文化融入到旅游消费中等促进蚕桑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霞 《北方蚕业》2019,(1):54-56
石泉是西北五省蚕桑第一大县,鎏金铜蚕故里。本文就如何依托鎏金铜蚕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优势,擦亮"金蚕之乡"名片,提出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加快推进蚕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霞 《北方蚕业》2018,(2):51-53
通过对石泉蚕桑产业的调研,围绕石泉县农村传统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情况、脱贫致富作用、制约发展瓶颈和发展优势,提出"蚕业+文化+旅游"跨界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4月18日上午,由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主办,江西凤凰沟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省井冈蚕种科技有限公司、白浪湖培训中心、江西绿韵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领悟‘一带一路’,品文化享童趣"南昌凤凰沟蚕桑丝绸文化节暨南昌凤凰沟桑果采摘节开幕式在鹰潭市时代广场拉开了帷幕。蚕桑丝绸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是国人的骄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是蚕桑发源地之一,蚕桑与丝绸文化历史底蕴厚重。四川是蚕神"嫘祖"的故乡,留下许多历史古迹与民间传说。四川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蜀绣与大熊猫并称为四川"名片"。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广东蚕桑产业创新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是我国的重大发明,经丝绸之路远播全球.蚕桑产业处于茧丝绸行业前端,作为我国的传统功勋产业,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塑造了蜚声历史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在经济新常态下,茧丝绸行业下行压力前所未有,蚕桑这一传统农业特色产业,危机重重、每况愈下,产业发展形势严峻.文章探索蚕桑产业以"稳主业、调结构、拓多元"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结构调整、加速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分析;阐述了蚕桑产业以创新文化为精神载体,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推动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十二五"以来山西省蚕桑产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当前山西省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三五"山西省蚕桑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即: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设立风险基金,稳定蚕桑产业发展;整合行业资源,加强综合利用与开发;狠抓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执法程序。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桑园是采叶养蚕、结茧缫丝,而如今,桑园种植果桑,围绕桑叶、桑果、蚕桑文化发展休闲观光蚕业已成为蚕桑产业的又一亮点。3月中旬以来,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的"元安果桑园"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人们纷纷来到这里体验桑果采摘和养蚕乐趣,品味蚕桑美食,购买蚕桑产品,接受科普教育,体验一种充满蚕桑元素的休闲方式。"元安果桑园"过去是一片河滩荒地,1999年业主蒋元安开垦种植成果桑园,通过融入蚕桑元素,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现已发展为集休闲  相似文献   

17.
选取广西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阐述广西推进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的意义,分析了广东、江西等国内各地发展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结合广西蚕桑发展实际提出了加大蚕桑科普活动示范基地的建设、大力开展蚕桑科普进校园活动、探索多元蚕桑科普活动机制及运营模式、推进蚕桑科普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等开发策略,旨在为广西蚕桑科普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盐亭县是华夏母亲嫘祖的出生地和归葬地,是嫘祖文化圣地。近年来,盐亭县充分发挥嫘祖文化品牌优势,将蚕桑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嫘祖文化旅游开发。以祭祀嫘祖为主题的祭祖大典,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列入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苏州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当前形势特点和区域发展要求,提出了政策性保护和生产性发展相结合的办法,既加大政策保护力度,又拓展蚕桑产业功能,探索发展"文化蚕桑、生态蚕桑、休闲蚕桑",立足巩固传统优势,重在发展现代蚕业,推动蚕业规模经营、多元发展、高效产出,实现苏州蚕桑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蚕桑文化校园科普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剖析在校园蚕桑文化科普活动中如何体现蚕桑特色,充分利用蚕桑文化资源,体现科普性和多元性相结合、文化性和教育性相结合、娱乐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以期对校园蚕桑文化科普活动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