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以来,江苏省丰县组织实施了“秸秆种菇百村万棚亿元开发工程”,组织农民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种植,食用菌生产实现了秸秆的就地增值。2007年实现产值11亿元.涌现出了2万多名食用菌种植能手。现在在丰县,靠种植黑木耳、双孢菇、香菇等食用菌走上富裕路的农户有2万多户。  相似文献   

2.
一、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形成规模。近年来,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我县食用菌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据统计,全县种植食用菌涉及19个乡镇,建立大棚3600多栋。栽培面积8500多亩,年栽培食、药用菌9000万袋以上,品种有香菇、椴木香菇、代料水菇、花菇、埋地菇、竹荪、极木黑木耳、菌草灵芝、平菇、金针菇、油珍菇、北虫草等。  相似文献   

3.
用稻草或麦秸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技术,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只需将秸秆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仿野生周年大面积栽培平菇、凤尾菇、榆黄菇等食用菌,使人工种植的产品具有野生菇的色泽和风味.采用该技术每667米2利用秸秆4 000~5 000千克,而成本仅1 000元左右.种菇畦还可适当套种玉米、向日葵、瓜、豆等作物,效益可观,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食用菌生产者大多数使用设施栽培,由于连年种植,致使病虫害日益严重,产量下降,效益降低,种植户因此被迫更换栽培产地、栽培设施,投入增大,这种连续"重茬"生产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一、"重茬"危害的原因1.由于连年种植食用菌,设施环境污染。2.菇棚在使用时消毒灭菌不彻底,尤其是地栽食用菌,土壤处理不  相似文献   

5.
利用桑木屑培养食用菌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田阳县种桑养蚕面积目前已达333.33多hm2>,蚕农每年冬季冬伐桑树枝当柴火用,利用价值很低.综合利用桑树枝培养食用菌,能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一般投产桑园每年剪伐的桑枝条600~1000 kg/667 m2.据试验和大批量生产食用菌证明,用桑木屑(粗蛋白质14.5%、粗脂肪3.5%、粗纤维52.6%、碳水化合物27.74%、粗灰分4.3%.)生产的香菇,菌丝洁白,发育快,菇柄粗壮而短,菇盖厚而大,产菇量高于木屑和其它基料,且菇质好.一般100 kg鲜桑枝可制干木屑35~40 kg.  相似文献   

6.
用稻草或麦秸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技术,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只需将秸秆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仿野生周年大面积栽培平菇、凤尾菇、榆黄菇等食用菌,使人工种植的产品具有野生菇的色泽和风味。采用该技术每667平方米(1亩)利用秸秆4000公斤~5000公斤,而成本仅1000元左右。种菇畦还可适当套种玉米、向日葵、瓜、豆等作物,效益可观,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稻草或麦秸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只需将秸秆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仿野生周年大面积栽培平菇、风尾菇、榆黄菇等食用菌,产品具有野生菇的色泽和风味。采用该技术每667平方米耗用秸  相似文献   

8.
山丹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生产现状1.1发展规模。山丹县食用菌主要是香菇和黑木耳,其次是双孢菇。2018年全县种植食用菌500万棒,其中种植黑木耳300万棒,香菇200万棒,生产鲜品250万公斤。全县已建成生产能力500万棒(袋)以上的食用菌企业3个,50万棒(袋)以上的企业3个,食用菌合作社12家,规模种植户达到了27户。引进了黑木耳、平菇、秀珍菇、榆黄菇等品种试种,收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2010,(1):36-36
2009年永春县蓬壶镇汤城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引进了一批种植食用菌用的机械,实现菇农了机械化种植食用菌。 汤城村有菇房800多座,种植面积40多万平方米,是永春县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村。一直以来,当地菇农都采用传统的人工种植,收入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10.
一、功能与用途 冬季栽培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极限最低温度在3~6℃之间,如果遭遇0℃以下气温,菇棚(房)只要能提高2~3℃的温度就可以减少菌丝的冻伤。菇棚(房)保温、防止菌丝体细胞结冰、避免造成机械损伤是食用菌防寒防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