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东西两区,各有千秋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位于长安街西延线石景山路玉泉路口西南侧,是一座集生态、景观和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为北京市第一批精品公园,每年吸引各地游客近300万人次。它已成为北京市最大的雕塑主题公园,更是"人文奥运"理念中一幅鲜活生动的图画。  相似文献   

2.
研究植物专类园的历史、特征、设计原则和类型等,结合大理洱海公园现状和梅竹园现场特征,根据场地生态环境和景观要求选择造型优美的梅和竹类植物,利用景观造景的手法设计了梅竹园的植物景观,创建集科普与观赏于一体的梅竹植物专类因特有的植物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贵港市马草江生态公园自2009年开园以来,在贵港市市民开展休闲游憩活动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法对贵港市马草江生态公园的植物物种组成、观赏特性、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贵港市马草江生态公园植物景观特色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根据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1)马草江生态公园植物景观特色:植物种类丰富;植物景观富含变化;专类园特色鲜明;(2)马草江生态公园植物景观存在的不足之处:植物配比不尽合理,藤本植物和水生植物匮乏;季相特征不明显,观果和观姿的植物应用不足;乔木树种分布不均匀;滨水植物景观单调,不协调;(3)建议:加大对藤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开发和应用力度;选用乡土果树;适当引进具有良好观赏特性的园林树种,种植时令花草。  相似文献   

4.
杜红 《广东园林》2000,(3):28-29,32
198 6年以前 ,广州园林如越秀公园、兰圃的芳华园等 ,大多体现中国传统园林风格 ,以含蓄隽永 ,仿效自然见长。而于 1987年春节开放的草暖公园 ,立足于“以人为本 ,顺从人意”的岭南造园风格 ,大胆地吸收欧洲园林的一些造园特点 ,大有人工创造自然的气派。在大片如茵的草地上 ,既分布有自然形态独特的棕榈植物 ,又有经人工修饰形态各异的园林植物。各类植物有聚有散 ,恰到好处地组合成草暖公园的绿化景观。在草暖公园绿化景观养护工作中 ,我们特别注意保持原有的造园艺术特色 ,又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挥人的创造能力。一、建园概况(一 )立地…  相似文献   

5.
北湖公园园址位于满洲里市北部。小北屯以南东临树林路、南接六道街、西临通河街、北湖北街。公园的湖面东、西、北三面与外界无明显分界线,景点集中于湖南侧,故公园仅可半面观赏。公园面积:27.5公顷,其水域面积21.98公顷、陆地面积5.52公顷。 一、公园性质及规划原则 公园位于市区规划范围之内,交通方便,属市级公园。根据满洲里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满洲里市总体规划部署,又依北湖公园的现状进行规划,以适应沿边开放的需要,充分体现北方园林特色。 规划设计应突出植物景观,在改造地形的基础上,做到丘陵起伏、碧水长流…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恢复、园林风貌、植物特色、文化特色、科普教育5个方面对辰山植物园景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辰山植物园以海派园林为主,江南园林为辅并展现出时间序列景观;植物选择突出珍稀濒危物种及地域特色;中西文化相结合,景观新颖别致;在生态恢复上突出保育区就地保护、增加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春季城市公园滨水植物群落色彩感受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郑州市紫荆山公园、数码公园、人民公园、郑州植物园、雕塑公园、湿地公园和郑州之林共7个公园为研究对象,设置36个滨水植物群落样地。采用平衡不完全区组比较评判法(BIB-LCJ)和语义分析法(SD)相结合的方式,对所选定样地的群落色彩进行评价分析,得出6个优秀的滨水植物群落。运用RHS植物比色卡和色彩辅助软件Color Impact对6个优秀的植物群落进行色彩复制,表明春季层次丰富饱满、色彩鲜艳明亮且色调温暖的滨水植物群落更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研究结果将为园林植物群落的景观营造中,物种选择与色彩设计以及园林植物群落景观的评价和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植物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建设过程需要多学科综合理论知识指导。建设前需对项目选址、植物引种驯化准备、园艺栽培技术力量以及避免重复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证,总体布局上要求对专类植物进行系统性展示,充分利用现场地形、植被、人文景观,基础配套设施和园林小品需根据专类园主题一体化设计。植物配置上突出专类植物来营造植物专类园景观特色,适树适地并充分表现专类植物的特性,通过文化宣教设施表现植物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绿化与生活》2006,(4):F0002-F0002
位于城西八角居住小区,占地五十余亩,是北京新建的第一座雕塑公园。公园内有五十余尊雕塑,散布在亭台水榭之中,展现了一种自然与雕塑艺术相互映衬的独特之美。雕塑公园内的景观分为四大部分:一是自然山水区,这里有4500平方米的水域可供游人划船游览。二是春早院,是一处供游人赏花、品茗和娱乐的文化园林式庭院。三是荷香书院、有一幢二层小搂,宽敞明亮,这里经常举行书画展览。四是雕塑区,分勾阳光雕塑、林荫雕塑和水域雕塑三大类别,雕塑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供图: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石景山雕塑公园$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镇…  相似文献   

10.
结合台州市中央商务区中央生态公园植物景观提升项目实践,针对现状植物景观缺乏特色主题、空间与季相单一、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以重塑空间形态,营造特色植物主题,兼顾近、远期效果为设计理念,通过自然谦逊的手法实现了公园植物景观的有效提升与改造,总结了以"尊重现状基础、强化植物特色、注重远近结合"为主旨的植物景观改造策略,以期为同类改造项目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密云县新世纪绿岛公园是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设计院设计,并于 1999年春天开始兴建的自然式风景生态休闲公园,在公园整体景观的布置上,坚持以地形为先导,植物为主体,强调植物景观作用,获得了很好效果。落成后的公园占地广阔,植物种类众多,随地形变化,草坪、花带、灌木、乔木、独树、疏林、密林交相变化,远近上下层次分明,大小高矮错落有秩,整体景观通达流畅,自然和谐,气势宏大,受到专家和游人的肯定和好评。   在运用植物巧妙造景争取最好园林效果过程中其主要做法是:   一.以地形为基础,构造植物景观框架。   新世纪…  相似文献   

12.
生态园林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更加注重生态服务功能,是我国现代园林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要遵循生态功能优先、设计人性化、植物景观多样性、植物的生态位等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以苏北名园楚秀公园为例,在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公园植物景观的总体特征、主要造景手法,并选取代表性的景观节点从其植物配植模式、群落景观特色等方面对江淮园林地域性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讨论分析,以期为该地域的特色植物造景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剖析了社区小型专类植物公园环境设计与人际关系转变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植物作为社区小型公园建设的重要素材,应该充分挖掘和开发其包括生态功能在内的其他用途,如通过特殊植物景观、园艺作品、植物文化的打造,增加小型公园绿地的吸引力,同时运用植物材料可塑性强的特点,设计符合人们消遣和休憩的公共空间,提高市民的户外活动质量和精神文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冯海燕  肖乐明 《广东园林》2007,29(B09):56-58
广州文化公园作为全国第一个以“文化”命名的专类公园,其园林文化浓郁,生态环境优美宜人,集展览、表演、园林文化休闲活动于一体。老公园的历史定位及繁重的展览任务决定了广州文化公园在生态规划建设中扮演角色的特殊性,我们立足公园实际情况,通过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稳步推进公园生态建设,取得了日益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佛罗里达州是位于美国东部南端的半岛,维持了良好的自然风貌,其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模式是“林地一草坪一水体”。佛罗里达在风景和园林建设中强调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功能,倡导建设佛罗里达友好型景观,形成有佛罗里达自然和文化特色的热带、亚热带景观。  相似文献   

17.
公园是城市的绿肺,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户外休憩公共绿色空间.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中国经典的自然山水园林,是游客西湖旅游的必到景点.通过对该公园的实地调查,对牡丹园、草地-树林空间、红鱼池水系等重要景点的典型植物群落进行测量、调查、绘制,并从生态群落营造、植物群落与空间关系、植物的四季景观、植物的个体美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分别分析各自的造景特色,并着重对群落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对花港观鱼公园自然的生态群落、多变的空间环境、丰富的四季景观、优美的植物特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可为相似环境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玉兰是北京春季最早开花的植物之一,是一种在我国境内广泛栽培、深得广大人民喜爱、具有很高认知度、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一种观赏乔木。2003年,为了丰富国内景观,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建设了玉兰专类园——“玉兰花苑”。同时,结合“文化建园”的要求,公园策划了玉兰展示活动——“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玉兰节”。目前,玉兰花苑的景观初见规模,玉兰节活动渐成品牌。本文依据工作实际,介绍玉兰花苑建设和展示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州市云溪生态公园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其科属组成、来源,对植物引种、增加乡土特色以及构建优美植物景观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公园共有园林植物338种(含亚种和变种),隶属于99个科(含亚科)242个属;优势科现象不明显;公园中乡土植物有220种,占总种数65.09%,保证了本土特色。公园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合理配置,保留自然群落、巧借自然构建人工植物群落,营造地带性植物景观等,都较好保障了云溪生态公园的生态建设和景观维护,值得其他城市生态公园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地被植物在城市公园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入21世纪,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从“绿起来”过渡到“美起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建设生态型城市。作为三大植物之一的地被植物是城市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上已由常绿型走向多样化,由纯草坪转向观花型。近年来,笔者观察,芜湖市赭山公园、汀棠公园、镜湖公园和滨江公园等城市公园地被植物与树阵、花池、坡地、林间小径、喷泉、休闲座椅、水景广场等景观合理配置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