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RAPD和同工酶凝胶电泳的方法,对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三角帆蚌群体内的相似度为0.2917,褶纹冠蚌的为0.3636;两者的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6723,遗传距离为0.3277。EST和LDH同工酶在褶纹冠蚌外套膜及内脏团组织中的表达酶谱均比在三角帆蚌中复杂,2种组织相比则内脏团中的表达酶谱比外套膜复杂。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同作为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主要育珠蚌种,两者各有优缺点。在珍珠养殖和育种上,一方面要重视野生资源的保护,避免近亲繁殖;另一方面要建立种质资源库,不断筛选出更多更好的优良性状,提高育珠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小片与蚌间的关系对珍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褶纹冠蚌同一个体自体外套膜小片育珠,结果珍珠质量明显提高。采用三角帆蚌制取外套膜小片植入褶纹冠蚌。结果珍珠质量极差,大多数蚌产不出珍珠;采用褶纹冠蚌制取外套膜小片植入三角帆蚌,结果三分之一的蚌能得到质量高于褶纹冠蚌,产量高于三角帆蚌的珍珠。作者认为供片蚌和受片蚌间相适关系影响珍珠质量,研究如何提高褶纹冠蚌小片在三角帆蚌体内成珠的比率,在生产上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任海 《科学养鱼》1996,(8):12-12
褶纹冠蚌优质珍珠的培育众所周知,优质珍珠大多产于三角帆蚌.但三角帆蚌生长较慢、货源少,易发病并不易控制,故三角帆蚌育珠风险较大。褶纹冠蚌生长快,抗病力强.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同样也能生产出优质珍珠.主要有以下措施:褶纹冠蚌以1—2龄时期生长最旺盛,之...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报道三角帆蚌的成年蚌(即育珠蚌)的群体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结果。三角帆蚌在水温19℃左右时,24小时平均耗氧率为8.5341毫克/千克/小时,褶纹冠蚌为17.4908毫克/千克/小时。三角帆蚌的窒息点是0.1~0毫克(O_2)/升状态下,168小时才死亡。  相似文献   

5.
河蚌外套膜的免疫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万安  文雪 《内陆水产》1998,(1):10-11,9
从组织学角度对褶纹冠蚌的组织切片移植到三角帆蚌以及三角帆蚌同种蚌之间的外套膜移植所产生的免疫反应进行了定性到定量的研究。移植后受体蚌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蚕噬细胞中的蚕噬颗粒明显增多,腺细胞则逐渐排空;而小片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增加;同时还报导了三角帆蚌创伤后的伤口愈合原理。  相似文献   

6.
把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放养在不同水体中(开放型水体、封闭型水体),观察其生长状况、食性状况,结果得出两种蚌食性相似,三角帆蚌在两种水体中生长速度相近;褶纹冠蚌在两种水体中生长速度相差较大,在封闭型水体中养殖1年后体重达到初放体重的5.5倍,而在开放型水体中只有1,9倍。这与封闭型水体中水质肥,浮游生物的密度大,褶纹冠蚌日滤水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消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 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 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3.1)%,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的消除效果显著;t检验表明,24 h内河蚬对藻类的消除率、消除量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河蚬实验组0~4 h消除效率(Ki)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三角帆蚌对藻类的消除量随着贝类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河蚬、褶纹冠蚌对藻类的消除效果受密度制约,12 h后河蚬20 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褶纹冠蚌40 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  相似文献   

8.
我省珍珠业的发展始于六十年代末。育珠蚌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等,其中尤以三角帆蚌以育成的珍珠质量最佳,价值最高。但自七十年代中期,江南一带出现大面积三角帆蚌死亡现象。当初,我省有些地区从外省购进不少三角帆蚌,导致我省1983年发生三角帆蚌暴发性的死亡,一直延续至今,群众称之为三角帆蚌瘟病,  相似文献   

9.
<正>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当前淡水蚌珠生产中最佳的蚌种,一直为育珠者广泛采用。但是,自1975年以来,多数育珠地区,经插珠和未插珠的三角帆蚌均常因发病而导致大批死亡,造成重大损失。生产单位被迫改用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育珠,但珍珠质量不如三角帆蚌的好。因此,防治流行广,危害大的三角帆蚌病的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比较了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等3种淡水贝类24h内对水族箱中藻类的消除量、消除率及0~4h对藻类的消除效率(Ki)。结果表明:褶纹冠蚌、三角帆蚌与河蚬第24h对藻类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4.3±2.9)%、(75.6±2.1)%、(88.4±3.1)%,3种淡水贝类对藻类的消除效果显著;t检验表明,24h内河蚬对藻类的消除率、消除量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河蚬实验组0~4h消除效率(Ki)显著大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P<0.05);三角帆蚌对藻类的消除量随着贝类密度的增加显著增加,河蚬、褶纹冠蚌对藻类的消除效果受密度制约,12h后河蚬2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褶纹冠蚌40g/L实验组对藻类的消除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