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鲻鱼是一利,广盐性的硬骨鱼类,几乎在全世界海洋和河口水域均有分布,它是一种重要的食用经济鱼类。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年鉴)第56卷报道,1979-1983年全世界鲻鱼每年平均渔获量为18.5万吨,这段时间,平均几乎1.4万吨是美国捕捞的,  相似文献   

2.
四、鲻鱼的养殖台湾不单养鲻鱼,几乎总是与家鱼和其他淡水鱼养在同一池中。台湾沿海有12种鲻鱼,普通鲻 Mugil cephalus 是最常见的种类,2—4月鲻鱼从北向南进行生殖洄游时群集于台湾沿海高度集带于高雄、屏东沿海水域,这些鱼全部是成熟的,捕捉鲻鱼主要为了获得高度成熟的  相似文献   

3.
鲻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大力推荐的海淡水养殖良种,具生长快、适盐性广、食物链级次低等优点。根据鲻鱼摄食底栖硅藻、池底有机碎屑这一特点,1996年我们在福建省龙海市丰港特种水产养殖场进行罗氏沼虾与鲻鱼混养试验,共收获成虾46225公斤,产值23.11万元,平均亩产虾231.1公斤,亩产估1.16万元,亩利润0.46万元;在不增加投饵的条件下,并增收鲻鱼610公斤,平均亩增产鱼30.5公斤,亩增利润590元。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池塘准备试验池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九龙江畔,共四口,面积分别为3.0、4.5、5.5、和7.0亩。每池排水闸一个,养殖…  相似文献   

4.
1955年至1970年的15年间,全世界各国捕获的鱼类总产量增长了一倍多,9,3,0007/吨增至7,000万吨(图1)。1970年以来产量变动于6,500万吨到7,350万吨之间。产量低于通常水平主要是秘鲁鳀鱼渔业几乎完全崩溃的结果。过去6年为人类直接消费用的鱼类产量继续增长.研究这种趋势的原因是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5.
鲻鱼的饲养     
鲻鱼是一种食用价值较高的鱼类,因其肉味鲜美,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我国对鲻鱼的饲养虽有悠久的历史,但因其苗种运输困难而不能普及推广。随着运输技术的改进,我场自1975年开始放养,1976年全场推广,在300亩成鱼塘内混养鲻鱼鱼种一万一千多尾,当年捕获鲻成鱼60多担,平均亩产20多斤,最高达175斤。为此,我们认为,鲻鱼可作为一个优良品种在池塘养鱼业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鲻鱼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养殖鱼类之一,由于它的饲料易得,加上饲养中病害少,颇受养鱼界的欢迎。我国沿海盛产鲻鱼,尤以南部为多。每年冬季,鲻鱼成群结队游向台湾省沿海进行产卵洄游,最先出现在台湾西海岸中部(12月),随后沿岸南下,12月至翌年2月为鲻鱼汛期。台湾渔民从西海岸捕捞鲻鱼种苗,放于鱼塭养殖。据估计,台湾省每年对鲻鱼种苗的需求量约1,000万尾左右。早在1930年虽然就有人开始从事鲻鱼的人工孵化工作,不过真正引起重视,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上虞县北部沿海有广阔的滩涂,现已围海涂13万多亩,其中咸淡水水面约1万亩,不能种植作物的低洼地近2万亩.为发展海水养殖;1981年,该县水产部门利用海涂低洼地挖了10.5亩水深1.5米的池塘,进行鲻鱼和白鲢、杂交鲤、福寿鱼混养试验.五个多月后,平均亩产达400斤,其中每亩净产鲻鱼180斤.1982年扩大了试养面积,鲻鱼亩产预计190斤以上.这一试养使人们看到了海涂挖塘养  相似文献   

8.
长江鲻鱼连续三年成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今年4月20日开始,长江江阴段鲻鱼再次成汛,这是继1999年以来,鲻鱼在长江连续成汛的第三个年头。据渔业资源监测部门统计资料反映,近三年来,每年的3月底、4月初,鲻鱼即在长江口段出现,形成一年一次的鲻鱼鱼汛。同刀鱼汛一样,亦有大、小汛之分。大汛期间,一条一般放置30口流刺网的小渔船,平均每天可捕捞鲻鱼50尾,日产量达50公斤。小汛期间单船日产量亦在10公斤以上,为此仅在长江江阴段平均日产量在1000公斤以上。据有关资料表明,自1985年开始,至今十多年来,沿江人民所喜爱的“长江三鲜”捕捞产量逐年锐减,而鲻鱼在长江下游…  相似文献   

9.
鲻鱼     
<正>鲻[zī]鱼(Mugil cephalus linnaeus),属鲻形目鲻科鱼类,俗名乌头、乌鲻、葵龙、田鱼、脂鱼、白眼、丁鱼、黑耳鲻。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分布极广,遍布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域。全世界鲻科鱼类有70多种,我国沿海已发现20多种。形态特征体修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成鱼一般体长20厘米~40厘米。全身被圆鳞,眼大。背鳍两个,尾鳍深叉形。体、背、头部呈青灰色,腹部白色。鲻鱼外型与梭鱼相似,主  相似文献   

10.
资源潜力巨大 1984年,全世界总渔获量8,631.4万吨,其中暖水性中上层低值鱼鲲鱼、沙丁鱼类,占15.4%,达1,332.8万吨。这一年日本的鲲鱼、沙丁鱼渔获量459万吨,占其海洋渔获1,129万吨的41%。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对鲻科鱼类的养殖十分重视,多次召开国际性会议,对梭鲻鱼人工繁殖成果进行交流、研究.普遍认为鲻科鱼类适应性强,食物链低,比一般肉食性鱼类容易养殖,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好品种之一.据统计,世界各国养殖梭鲻鱼年产量约有五、六万吨.我国在解放以后,海水养殖重点发展了贝藻类,近二、三年开始养殖对虾,而鱼类养殖一直处于  相似文献   

12.
<正> 在第二次全苏海水养殖会议及第三次鲻养殖业科学技术讨论会上,讨论了鲻鱼幼鱼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养殖生物学技术的合理性问题,卵、仔鱼的成活率及其在小水域转为主动摄食的可能性。 1977年第一次试验运送正在发育的鲻鱼卵270万粒到莫洛奇河口,结果很好。证明浅海鱼的卵能运送到相当远的距离。在成批运输时受精率很高,几乎没发现死亡,且由卵孵出正常的仔鱼。在缺乏专门孵化设备的情况下,利用运海金鲻鱼的卵,通过人工孵化,可以得到大量的  相似文献   

13.
福建莆田近海鲻鱼渔业现状及秋冬季产卵群体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华珊 《福建水产》2012,34(4):316-319
本文主要根据2010年11月—2011年2月福建莆田近海流刺网作业鲻鱼生产调查资料,分析秋冬季渔获鲻鱼产卵群体组成、性腺成熟度分布等生物学特点及鲻鱼生产基本情况。结果表明:秋冬季(11月至翌年1月)是鲻鱼产卵盛期,也是鲻鱼渔业生产旺季;鲻鱼产卵群体主要为流刺网作业所利用,渔获群体优势叉长450~550 mm;近岸众多的流刺网作业过度捕捞亲鱼是造成鲻鱼资源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莆田近海鲻鱼资源,建议进一步开展流刺网及张网作业对鲻鱼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专项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在海水池塘内循环流水培育鲻鱼苗,经过64天的养殖,鲻鱼苗平均体长由4.37cm长到9.56cm,平均体重由0.85g长到8.93g,每周特定生长率最高5.23%。鲻鱼(Mugil cephalus)隶属鲻形目、鲻科、鲻属,俗称乌支、九棍。鲻鱼以生长快、适应能力强、个体大、饵料要求低等优点被誉为"海洋中的牛羊",是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要养殖品种,也是自然海域增殖放流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围网渔业,是目前世界渔业的主要渔法之一,年产量约为2,700万吨,占世界海洋渔业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各种渔业中居于首位.在渔业较发达的日本,目前围网的渔获量已近400万吨,占其全国海洋渔业总产量的五分之二.由于上层鱼资源丰富,利用潜力大,目前渔业较发达的国家都把上层鱼列为海洋渔业重点的开发对象.据估计,全世界集群上层鱼的产量可望达到5,400万吨,是目前海洋渔业中最有前途的一种渔业.十几年来,日本的其他作业都出现了减产现象,但是围网却一直保持着连续猛增的势头,年产量从1971年的178.3万吨增加到1981年的398万吨,十年内翻了一番多.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鲻科鱼类脑垂体研究简史鲻科鱼类有70余种,其中研究较多的种类有:鲻鱼(Mugil cephalus)、大头鲻(M.capito)、金鲻(M.auratus)、棱鲻(M.carinatus)、龟鲻(M.chelo)、梭鱼(M.sojuy)等。首先Leloup 1952年用生理方法,对金鲻垂体与甲状腺关系的研究。1952—1954年Olivereau用放射自显影法对金鲻做了垂体与甲状腺关系的研究。1954年Jhuson对鲻鱼用丙酮干制垂体注射,促使性腺成熟。Buser-Lehaye1953年对大头鲻用光学显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每年生产达7,500万吨藻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类,总价值超过8,500万美元,平均约20%人类所需的动物蛋白质来自于水产品。近100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捕鱼业发展迅猛,1900年鱼产量约40093吨,世界每人平均为2.62斤,1960年鱼产量达4,000万吨,平均每人13.3公斤,而1970-1978年鱼产量为6,500-7,500万吨,平均每人已达17-20公斤。  相似文献   

18.
劳建敏 《海洋渔业》1988,10(5):215-216
<正> 随着海洋渔业的调整,海水鱼类养殖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鲻鱼(Magil cepha-lus)广布于热带、亚热带水域,具有肉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食物链短等优点。是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竭力向全世界推荐的优良海养鱼类品种。当今,对虾养殖的发展带来了动物性饵料的极度紧张,高度重视鲻鱼(植物性食性)的单养和混养,对于发展海水养殖业是战略之举。尽管鲻鱼养殖一直无所突破,但近几  相似文献   

19.
<正> 1982年,舟山地区水产研究所在普陀对虾塘里放养了鲻鱼,探索对虾与鲻鱼混养的途径。当时有人耽心,混养后对虾会被鲻鱼吃掉,对虾饵料会被鲻鱼抢  相似文献   

20.
自六十年代开始,台湾省经过10年的刻苦研究,鲻鱼人工繁殖苗种获得成功。其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推动了国内外鲻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开展。特别是对鲻鱼亲鱼的培育、激素诱导及仔鱼培育等方面,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经验。为了借鉴他们的经验。以推动我国其它地区开展鲻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现将台湾鲻鱼人工繁殖技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