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蜂胶化学成分标准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胶化学标准化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讨论的比较多的热门话题。蜂胶的化学成分取决于蜜蜂采集树脂的地区和植物,不同地区的蜂胶化学成分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来自温带地区的蜂胶和热带地区的蜂胶其化学成分相差很大,因此来源不同的蜂胶在化学组成上可能完全不同,这就为蜂胶化学成分的标准化带来了困难。正因为蜂胶植物来源、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使得蜂胶化学成分标准化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区蜂胶抗氧化活性与化学组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不同地区蜂胶的抗氧化活性,以及不同地区蜂胶中总酚类和总黄酮化合物含量,分析了总酚类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及不同地区蜂胶中主要的组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蜂胶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总酚类和总黄酮含量也不同;蜂胶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地区蜂胶中主要组分相差很大.研究结果表明,蜂胶的化学成分复杂,不同地区蜂胶抗氧化活性的不同是多种成分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蜂胶的植物来源和化学成分十分复杂 ,不同季节生产的蜂胶其成分也就有所差异。但在温带地区 ,由于每年主要集中在夏季 (包括晚春和早秋 )收集蜂胶 ,所以在这些地区不存在季节性差异问题。但在巴西 ,全年都可以收集蜂胶 ,研究蜂胶的季节性变化就很有价值 ,只要掌握蜂胶化学成分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就可以选择在生物活性最高的季节收取蜂胶 ,同时通过蜂胶的化学成分和季节变化为蜂胶的植物来源提供依据。保加利亚和巴西科学家联合对非洲化蜜蜂和意大利蜂采集的巴西蜂胶化学成分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测定的蜂胶样品来自非洲化蜜蜂和意大…  相似文献   

4.
蜂胶的化学多样性及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蜂胶是西方蜜蜂从植物的树芽、树皮等部位采集的树脂粘液等再混合蜜蜂的舌腺、蜡腺等腺体分泌物,经蜜蜂加工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从远古时代。民间就把蜂胶作为一种药物来使用,直到今天在巴尔干半岛上的人们仍然用蜂胶治疗伤口、烧伤、烫伤、咽喉肿痛、胃溃疡等疾病。由于蜂胶在民问使用非常普遍,近30年来研究者对蜂胶的药理活性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发现蜂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症、保肝、抗氧化、抗肿瘤等,而且蜂胶化学成分主要由蜜蜂采集的植物决定,因而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所采集的蜂胶化学成分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5.
蜂胶质量鉴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胶是工蜂从植物幼芽上采集的树脂并混入其上腭腺分泌物和蜂蜡等加工制成的。据报道,蜂胶在临床上用以治疗真菌病、银屑病、高脂蛋白血症,心血管系统疾病、肝炎等。有些报道认为蜂胶具有抗菌、抑制病毒,对抗类毒素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并对动物腹水有一定的疗效。蜂胶的这些作用与黄酮的含量有很大关系,并有人认为黄酮类化合物是蜂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蜂胶中糖的含量也较高。随着蜜蜂采集蜂胶的季节、植物种类和地区不同,蜂胶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特别是黄酮的种类和数量则变化更大。对于蜂胶有关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1 蜂胶及其化学成分蜂胶是由蜜蜂从植物幼芽、树皮与树干裂缝上采集来的树脂,并混入其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等加工而成的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是蜜蜂生存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蜂胶的化学成分取决于蜜蜂采集树脂的地区和植物.蜂胶根据产地不同分为温带型蜂胶和热带型蜂胶.温带型蜂胶以欧洲蜂胶为代表,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如白杨素、高良姜素、松属素、槲皮素、柚皮素、咖啡酸、阿魏酸等.热带型蜂胶以巴两蜂胶为代表,主要成分为烯萜类、芳香酸及其酯类、脂肪酸等.  相似文献   

7.
不少科研人员曾细心地研究过蜂胶的化学成分和性能,但是其中关于微量元素的鉴定却不多,而且有些人对微量元素的叙述还是相互矛盾的。我们分析和研究了采自敖德萨地区的蜂胶,用科学手段对蜂胶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构成进  相似文献   

8.
蜂胶的提取方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蜂胶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 ,促进机体免疫、组织再生、局部麻醉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纯天然产品。蜂胶约由 5 0 %树脂和植物香液 ,30 %蜂蜡 ,10 %芳香油物质 ,5 %花粉和 5 %包括器官碎屑物在内的其他物质组成。蜂胶的化学成分很复杂 ,不同地区蜂胶组分相差很大 ,至今已经从蜂胶中鉴定出 16 0多种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芳香酸及其酯、萜类、甾体类、氨基酸、糖类、烃类以及醛酮类等[1] 。由于受收取条件和环境的影响 ,粗胶含有蜂蜡等较多杂质 ,所以必须进行提纯 ,目前蜂胶主要通过乙醇、乙醚、丙酮、水等溶剂进行提取。1 蜂胶的提取方法1 1 乙…  相似文献   

9.
(接2013年《中国蜂业》上旬第1期)不同地区蜂胶的290nm的HPLC色谱图如图2所示。来自于南美洲的蜂胶(A)和欧洲的蜂胶(C)的化学成分相近,而与大部分的巴西蜂胶差别明显。欧洲蜂胶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酚酸(表2,峰1-5,9,19,22a-24,31-34,36,43,44)和黄酮(表2,峰6-8,10-18,20-22,25-30,35,37-42)。很多的化学成分也出现在亚洲蜂胶(如中国)和阿根廷蜂胶。相比之下,巴西蜂胶有明显的模式。在绿色蜂胶和Silvestre蜂胶中的阿替匹林C(峰53)、P-香豆酸的异戊二烯衍生物(峰56)及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黄文诚 《中国蜂业》2002,53(1):39-41
[续 2 0 0 1年 6期 ]3 化学成分3 1 温带地区蜂胶里的新化合物蜂胶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 ,要看采集地的植物而定。在温带地区 ,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不同杨树芽的渗出物是蜂胶的主要来源。来自这些地区的样品化学成分相似 ,主要成分是酚类 :类黄酮糖苷配基、芳香酸及其酯。Markham等 ( 1 996 )从新西兰样品鉴定出“杨树”酚类 (来源于引进的杨树 ) ,还有两个新化合物 :( 1 ) 5 苯基 反 反 2 ,4 戊二烯酸 ,( 2 ) 5 苯基 反 3 戊烯酸。 (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表 1的序号 )。Christov等( 1 999)从来自埃及的蜂胶样品鉴定…  相似文献   

11.
蜂胶与杨树叶和杨树芽中叶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蜂胶与杨树叶和杨树芽中叶绿素含量的差别,为蜂胶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杨树叶和杨树芽中的叶绿素含量。结果:测定了11个蜂胶、1个假蜂胶、杨树叶和芽的95%和50%乙醇提取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论:所有蜂胶样品中均不含叶绿素;杨树叶提取物中叶绿素含量较高;杨树芽低极性溶剂提取物中含叶绿素,但含量很低;杨树芽高极性溶剂提取物中未能检出叶绿素。本方法可应用于鉴别直接掺入杨树叶或杨树芽粉末的掺假蜂胶,以及各种含叶绿素杂质的掺假蜂胶。  相似文献   

12.
蜂肢是意大利蜜蜂或无刺蜂的工蜂在采集树木表面的树脂或分泌物的同时将其与自身上颚腺和蜡腺分泌物充分混合加工,而形成的一种不规则不透明且具有芳香味的纯天然褐色胶状固体物质。其有效成分具备抗菌、抗氧化等的生物学活性,应用领域为广泛。系统综述了蜂肢在医药保健品、疾病防御、食品保鲜、日用化工产品、植物保护、畜禽水产的饲料、农业和畜牧业相关疾病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还总结了蜂胶的利用形式,如蜂肢浸膏、蜂胶含片和蜂肢软肢囊等,为广大蜂农和蜂业工作者对蜂胶产品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蜂胶抗癌功效成分及功能性食品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现代医学癌症病因论,分析了蜂胶抗癌的几大作用机制,综述了蜂胶的抗癌功效成分,阐述了国内外蜂胶保健品的现状及蜂胶抗癌保健品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蜂胶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对蜂胶的功能成分,抗肿瘤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蜂胶保健品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建立测定蜂胶品中游离酸含量的方法.采用弱碱溶解蜂胶再酸化萃取的方法纯化样品,用返滴法测定,以水杨酸作为对照品检测样品中游离酸含量.结果测定了5个不同产地的蜂胶样品,游离酸含量在1.89~6.54%范围内,回收率为99.30%.本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有助于蜂胶质量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蜂胶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阐述了蜂胶的主要化学成份及蜂胶的特性,归纳了蜂胶在杀菌、防腐及抗氧化等研究中的功能作用,并对蜂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Propolis is a substance produced by honeybees. It is inhibitory to some bacteria species, mainly Gram-positive bacteria, but less inhibitory to 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 than to the other Gram-positive bacteria tested. In order to obtain selective growth of L.m. from contaminated samples, the effect of propolis in plating media and broths on various strains of bacteria was examined. Table I shows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propolis in tryptose-agar (TA). L.m. tolerate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propolis than Streptococcus viridans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L.m. grew well in tryptosebroth (TB) that contained 0.15 mg propolis pr. ml medium, while Streptococcus viridans and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were completely inhibited as seen in Table II. Table III shows that when serum was added to the agar, the inhibitory effect was reduced. It can also be seen that Gram-negative bacteria grew quite well on media that contained 0.19 mg propolis pr. ml. To reduce the growth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nalidixic acid was added to the medium. Table IV illustrates growth of various species of bacteria in tryptosephosphatebroth (TFB) with or without propolis and nalidixic acid. Most of the strains tested were inhibited, bu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to some extent faecal streptococci were able to grow in the medium that contained the selective substances. As a conclusion it seems that propolis may be a valuable additive to a medium for the selective isolation of L.m.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蜂胶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地区生产的蜂胶,由于其化学成分不同,因而抗氧化活性也不同。比较了产自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保加利亚、智利、匈牙利、新西兰、南非、泰国、乌克兰、乌拉圭、美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中国(河北、湖北和浙江)的蜂胶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以及总酚酸类、黄酮类的含量,结果表明:产自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匈牙利以及新西兰的蜂胶醇提取液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并且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酸类及黄酮类含量相关,其中主要的抗氧化组分为堪菲醇和咖啡酸苯乙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蜂胶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由于蜂胶化学成分差异性而引起的生物学研究的问题,概述了近期蜂胶研究的进展及趋势,即对化学特性已知蜂胶的生物学研究、生物活性原理研究、不同来源和不同化学组成蜂胶的比较生物学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制订蜂胶的质量标准和在医疗中的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同时,这些研究将蜂胶的特定化学成分与其生物活性联系起来,对从业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从云南蜂胶中获得的3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1HNMR、13CNMR、EI-MS)为球松素、白杨素和咖啡酸。3个化合物均为蜂胶中的活性物质,其中球松素从云南蜂胶中首次分离得到。从而进一步阐明了云南蜂胶的药用价值以及为开发利用蜂胶资源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