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大雪灾对合肥市园林树木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月10日-2月10日期间,合肥遭遇了特大雪灾,给园林树木带来严重危害。于3-5月对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天乐公园、环城公园、科学岛、肥西县苗圃等地的常见园林树木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合肥市园林树木冻害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冻伤,即由于树木受低温的伤害而使细胞和组织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如梢头、枝叶枯死);另一类是机械损伤,即由于冻雪或冰块的重力对树木的损伤,出现断梢、断枝、弯斜、倒地、翻蔸等现象。受害树木达十余种,其中受冻比较严重的有香樟、杜英、十大功劳、火炬松等。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10日-2月10日期间,合肥遭遇了特大雪灾,给园林树木带来严重危害。于3—5月对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天乐公园、环城公园、科学岛、肥西县苗圃等地的常见园林树木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合肥市园林树木冻害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冻伤,即由于树木受低温的伤害而使细胞和组织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如梢头、枝叶枯死);另一类是机械损伤,即由于冻雪或冰块的重力对树木的损伤,出现断梢、断枝、弯斜、倒地、翻蔸等现象。受害树木达十余种,其中受冻比较严重的有香樟、杜英、十大功劳、火炬松等。  相似文献   

3.
正冻害是树木在休眠期因受0℃以下低温而使细胞、组织、器官受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非常复杂,树木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又广,并且这几年气候反常非常严重,各种园林树木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为此,必须进行很好的防治,才能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1冻害的表现1.1花芽受冻花芽是抗冻能力较弱的器官,花芽分化得越完善抗冻能力越弱,最易受冻的是雌蕊。花芽受冻后其内部变褐色,初期以  相似文献   

4.
正冻害是树木在休眠期因受0℃以下低温而使细胞、组织、器官受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非常复杂,树木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又广,并且这几年气候反常非常严重,各种园林树木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为此,必须进行很好的防治,才能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1冻害的表现1.1花芽受冻花芽是抗冻能力较弱的器官,花芽分化得越完善抗冻能力越弱,最易受冻的是雌蕊。花芽受冻后其内部变褐色,初期以表面上  相似文献   

5.
正冻害是树木在休眠期因受0℃以下低温而使细胞、组织、器官受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非常复杂,树木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又广,并且这几年气候反常非常严重,各种园林树木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为此,必须进行很好的防治,才能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一、冻害的发生状态1、花芽受冻花芽是抗冻能力较弱的器官,花芽分化得越完善抗冻能力越弱,最易受冻的是雌蕊。花芽受冻后其内部变褐色,初期以表面上只看到芽鳞松散现象,因此不易鉴定,后期芽  相似文献   

6.
冻害是树木在休眠期因受O℃以下低温而使细胞、组织、器官受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非常复杂,树木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又广,并且这几年气候反常非常严重,各种园林树木常常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为此,必须进行很好的防治,才能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1冻害的表现1.1花芽受冻花芽是抗冻能力较弱的器官,花芽分化得越完善抗冻能力越弱,最易受冻的是雌蕊。花芽受冻后其内部变褐色,初期以表面上只看到芽鳞松散现象,因此不易鉴定,后期芽干缩不萌发,多发生在春季气候回暖时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合肥市园林树木生物量及其碳固效果,对安徽农业大学校园以及大西门环城公园的园林绿地树木进行生长调查,结果显示合肥市主要园林树木生物量及碳固效果:重阳木、香樟、枫杨、喜树和栾树的生物量以及固碳能力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灾害性天气频发。该研究通过调查合肥市2009年初夏大风灾害性天气对合肥城区园林树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共17种树木受损,其中雪松、重阳木抗风性差;香樟、刺槐抗风性较差;女贞、乌桕、悬铃木等抗风性中等;泡桐、三角枫、国槐等抗风性较好;喜树、悬铃木、三角枫等17种树木在胸径21~40cm范围抗风性较差,在其他胸径范围抗风性较好;大部分受损树木的枝条抗风性差,泡桐、重阳木、水杉等树干抗风性差。该研究旨在为现有园林树种的保护及将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北方多地出现了极端天气,很多地方最低气温降到了近几十年来的最低点,从而导致了一些园林树木遭受冻害。遭受冻害的树木在春季应及时采取多项措施进行复壮,这样才能使树木尽快恢复树势,正常生长,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并发挥生态作用。一、冻害产生的原因(一)根系冻害原因由于根系不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抗冻能力较差。根系越靠近地表,越容易受到冻害,尤其是少雪、干旱的沙土地带。在树木根部受冻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行道树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合肥市环城高速范围内道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合肥市行道树有22种,隶属16科20属,以香樟、广玉兰、悬铃木、国槐、女贞为主。2)合肥市树高在11m以上的行道树共有10999株,只占行道树总数的8.7%,大部分树种的树高都在11m以下,特别是香樟和广玉兰树m高都在11m以下。3)合肥市胸径在31cm以上的行道树共有10951株,只占到合肥市行道树总数的8.7%,其中以悬铃木为主,计9484株,占胸径31cm以上行道树的86.6%。4)合肥市常绿行道树共计78717株.落叶行道树共计47318株。常绿与落叶行王酋树的比例为5: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合肥市2009年初冬雪灾后园林树种受损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出:(1)受雪压的树种中香樟、杨树、雪松、乌桕、悬铃木平均每株断枝、干数在30枝以上,抗雪压能力很差;朴树、广玉兰、羽毛枫、无患子等平均每株断枝、干数在20~30枝,抗雪压能力差;紫叶李、女贞、国槐、圆柏等平均每株断枝、干数在10~20枝,抗雪压能力中等;白榆、柳树、栾树、蜀桧、池杉、黄连木等平均每株断枝、干数在10枝以下,抗雪压能力较强;(2)常用的15种园林树木中,香樟、悬铃木、雪松、合欢、女贞、紫叶李等在胸径30 cm以下的断枝、干数量较多,平均每种断枝、干数为2 469枝,抗雪压能力较弱;在胸径30 cm以上的15种树种断枝、干数量较少,平均每种断枝、干数为117枝,抗雪压能力较强。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合肥市园林树种抗雪压能力的差异,为城市园林树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在灾害天气来临时提前做好园林树种的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香樟耐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香樟在豫中北部城市的引种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驻马店市区和郊外栽植香樟,比较香樟的生长情况,观察香樟的耐寒性。[结果]香樟在市区与在郊外相比不易遭受冻害。香樟嫩枝易受低温冻害,根部则不受冻害。树龄相近的香樟,耐寒耐冻的能力个体差异很小;树龄差别大的香樟,耐寒耐冻的能力差别较大;树龄越大越不易遭受冻害。在最低气温低于-10℃时,野外幼树的枝干很容易遭受冻害,但截去冻死的枝干后可继续发芽,长成大树。在略低于-10℃时,野外大香樟树可能不遭受冻害或仅嫩枝嫩叶遭受轻度冻害。[结论]在驻马店以北的城市市区内可引种香樟,但野外和市区内的小香樟冬季需要采取防寒措施,以免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初贵州麻疯树冻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对贵州贞丰县的白层镇、鲁容乡和册亨县的巧马镇、者楼镇、八渡镇等地的麻疯树冻害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了解分析2011年初贵州麻疯树受冻害程度及受冻原因,为贵州麻疯树冻害预防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两县5个乡、镇的8个村组麻疯树都受到不同程度冻害,其中以贞丰县鲁容乡孔索村和册亨县者楼镇平秧村的麻疯树死亡率最高,分别为81.7%和93.84%,综合分析,树龄较长的当地品种受害较轻,抗冻能力比引进品种强.  相似文献   

14.
2010年3-4月,对北京城郊雪松冻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6月份对其恢复情况进行了跟踪观测。结果表明,骤然降温和极端低温是雪松受冻害的主要原因;大多数雪松均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城八区和郊区县冻害稍轻,五环外苗圃受冻害较严重;叶片受冻Ⅰ-Ⅲ级,枝条受冻Ⅰ-Ⅱ级雪松开春后基本能恢复树势,景观效果不受影响;今后应做好边缘树种冬季防寒工作,减少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15.
合肥市5种主要绿化树种的蒸腾速率及吸热散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肥市5种主要绿化树种三角枫(Acer buergeranum)、悬柃木(Platanus acerifolia)、女贞(Ligustrum lucidum)、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m),测定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生态因子,计算吸热散水效应.结果表明,5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13:00和15:00-16:00,5树种间日均蒸腾速率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依次为广玉兰、女贞、香樟、悬柃木和三角枫,具体量值分别为2.342、1.838、1.420、1.334和1.034 mmol·m-2·s-1.经一元和多元回归分析,蒸腾速率(Tr)与气孔导度(Gs)变化趋势一致,且对4种主要生态因子-气温(Tc)、叶温(Tl)、光量子通量密度(PAR)、相对湿度(RH)响应明显.进一步计算各树种单株蒸腾吸热能值及散水量大小,依次为广玉兰、女贞、悬柃木、香樟和三角枫,蒸腾吸热能值分别为37.0、29.2、22.5、21.1和15.3 kJ,蒸腾散水量值分别为15.1、11.9、9.2、8.6和6.2 kg .而从合肥市的树木株数总量上看,则蒸腾吸热能值和散水量值总量大小依次为女贞、广玉兰、悬柃木、香樟和三角枫.  相似文献   

16.
南京三大公园林木白蚁危害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7年间,对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红山森林动物园、情侣园等三大园区内园林树木白蚁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为:雨花台烈士陵园受害树种有国槐、大叶女贞、雪松、鹅掌楸,国槐受害最重,平均株被害率达47.3%;红山森林动物园受害树种有香樟、广玉兰、银杏、榆树、桃,桃受害最重,平均株被害率达50.0%;情侣园受害树种有香樟、白玉兰、垂柳、杨树、女贞、国槐,国槐受害最重,平均株被害率达70.9%。三大公园园林树木白蚁防治效果较明显,但个别树种白蚁的危害需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暖情景下上海园林树木抗病虫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已造成严重影响,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开展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园林树种抗病虫害能力评价是合理有效选择园林树种的依据之一。本文按照抗性筛选、抗性评估、抗性管理3个层次,构建了上海园林树木抗病虫害能力评价体系,并在根据寄主梳理病虫害名录的基础上,对上海常见的32种园林树木在气候变暖情景下的抗病虫能力进行了评估。本评价体系包括抗病害和抗虫害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中,抗病害能力分为抗非致死类叶部病害、枝部病害、根部病害、致死类病害4个层次;抗虫害能力分为抗蛀干性害虫、食叶性害虫、刺吸性害虫、地下害虫4个层次。评价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情景下,上海园林树木对病虫害的高感树种有6种(合欢、加拿利海枣、二球悬铃木、香樟,杜鹃、日本晚樱)、易感树种6种(苏铁、重阳木、垂柳、冬青卫矛、桂花、海桐)、低抗树种8种(女贞、水杉、枫杨、栾树、三角枫、垂丝海棠、木槿、构骨)、中抗树种10种(苦楝、银杏、广玉兰、雪松、杜英、蚊母、紫叶小檗、蜡梅、八角金盘、石楠)、高抗树种2种(白玉兰、山茶)。本文构建的抗病虫害评估体系为园林树木在气候变暖情景下对病虫害的抗性能力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评估方法,从过去仅针对单一或少数病虫的个案研究,转变为针对多个树种病虫害抵抗能力的整体性研究。对响应气候变暖情景下园林树木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状态以及选择合理的绿化树种和制定城市园林养护的可持续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对深圳前湾片区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此次台风中园林树木的折损情况及其抗风能力,选择了13条代表性道路和5个公园的园林树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园林树木进行风害折损情况和抗风性形态学特征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得出抗风Ⅰ、Ⅱ、Ⅲ级的园林树木分别有15种、15种和7种;(2)树木抗风性形态学指标的评价结果与田间风害情况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预测园林树木抗风性;(3)园林树木风害受损的内在因素主要是不同树种抗风能力不同和树木叶幕层与根系部分发展不平衡。最后提出降低园林树木风害损失的对策,旨在为深圳滨海地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常见的园林树木为研究对象,对位于合肥市安徽农业大学校园内及周边主要道路的园林树木养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利用效率(NUE_N)变动在63.7~171.0g/g,P利用效率(NUE_P)变动在303.8~4039.4g/g;落叶树种的氮、磷利用效率皆低于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的NUE_N与NUE_P呈极显著正相关,常绿树种NUEN与NUE_P相关性不显著;所有树种放在一起分析,NUE_N与NUE_P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立地条件下,相同树种氮和磷的利用效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园林树木的冻害是影响园林树木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树木冻害的发生严重并且频繁。冻害是树木在休眠期因受0℃以下低温而使细胞、组织、器官受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本文针对于园林树木冻害的发生,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冻害的类型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