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针对当前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现状,研究利用耐冷微生物进行低温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从城市生活污水厂筛选出3株有较高COD降解效率的耐冷菌,组成复合菌群,用以处理低温生活污水.[结果]在低温条件下(10℃),三株耐冷菌有较高的COD去除功能,降解效率可达40;以上,且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也较强.组合成的复合菌群,有助于提高生物处理的能力,其COD去除效率比单菌可提高10;~20;.[结论]耐冷微生物复合菌群在低温条件下有较好的COD处理能力,在低温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获得可在低温环境下高效降解粪污水的芽孢杆菌。[方法]从大型养殖场及活性污泥、下水道等低温环境下采集样品,分离并筛选耐冷菌株,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获得菌株的形态特征,分析其16S rRNA基因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确定菌株的菌属;对其进行鉴定后将其添加到污水生物反应器中对猪场粪污水进行净化,分析粪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及溶解氧(DO)变化情况。[结果]这4株菌均为蜡样芽孢杆菌;在粪污水里添加这4株菌的复合菌液后,粪污水的COD值从5 585.40 mg/L降至1 093.97 mg/L,去除率达80.40%;BOD值从680.00 mg/L降至600.00 mg/L,去除率为11.76%;DO值大幅度上升,增加率为75.00%。[结论]复合菌在粪污水处理方面表现出了较高的降解能力,可为污染物生物修复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刘娣  温洪宇  郑曦  高霞莉  胡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21-11422,11510
[目的]探讨细菌菌株NYC-3降解苯酚的特性。[方法]摇床处理18和24h试验中,利用HPLC测定从化工废水中分离出的3株细菌培养液中的苯酚含量,计算苯酚降解率,比较降解苯酚的特性。通过模拟SBR工艺试验,研究3株菌的苯酚降解能力,并对苯酚降解优势菌株NYC-3进行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结果]摇床处理试验表明,24h时3株菌株的苯酚降解率均达到较高水平,以菌株NYC-3的苯酚降解率最高,降解率为99%,菌株JHC-1和HFC-1的分别为82%和94%。在SBR模拟试验中,菌株NYC-3的总化学耗氧量变化最大,CODCr值从210.33mg/L降为27.78mg/L。根据NYC-3的细胞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按照伯杰氏细菌系统鉴定手册,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结论]摇床试验和模拟SBR试验均证实,菌株NYC-3降解苯酚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耐冷乙醛高效降解菌株。[方法]从生产聚酯切片污水曝气池中,分离到一株能以乙醛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细菌A27菌株,经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后用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其降解性能。[结果]A27菌株为巴氏醋杆菌,在24和48 h内对500 mg/L的乙醛降解率分别为77.4%和100%。[结论]A27菌株是耐冷菌株,其降解乙醛的最适条件为pH值7.03、0℃,接种量1%。  相似文献   

5.
延吉市生活污水中高效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延吉市生活污水中的活性污泥为材料,采用平板划线方法共分离出菌株14株,其中细菌11株,放线菌1株和酵母菌2株.以CODCr为指标进行降解试验,从中筛选出4株降解能力超过40%的菌株.结果表明:生活污水的主要降解菌是细菌,各菌株进入指数生长期的时间相差不大,在28℃处理条件下,达到最高降解能力的时间均在闷曝处理24 h左右.  相似文献   

6.
耐冷苯酚降解菌Phe311的分离和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从自然界中筛选高效耐冷苯酚降解菌,并且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菌株降解苯酚的性能。[结果]从常州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曝气池中,分离6到1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细菌Phe311菌株。经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被鉴定为假单胞菌。Phe311在6℃96h内对300mg/L苯酚降解率达96.4%。Phe311降解苯酚的最适条件为pH值7.0,30℃,接种量1%。[结论]菌株Phe311在最适条件下72h内可以完全降解苯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耐冷苯胺高效降解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常州城北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曝气池中,采用高通量菌株方法筛选耐冷苯胺高效降解菌株。同时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对其进行鉴定,用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降解性能分析。[结果]获得一株能以苯胺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耐冷降解菌株An7,该菌株为黄杆菌(xanthomonas),在pH值为7,20℃,接种量1%的条件下,120 h内对800 mg/L的苯胺降解率达83.5%。[结论]An7菌株可以作为耐冷苯胺高效降解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北方人工湿地耐冷菌株对模拟污水的处理效果。[方法]在冬季低温条件下采集人工湿地污泥,从中分离出6株耐冷菌株(编号为菌株A、B、C、D、E和F),并筛选出综合去除效果最好的菌株,确定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结果]当温度为8℃时,6株耐冷菌对COD、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11.27%~62.92%、7.16%~61.20%和3.86%~58.63%,其中菌株E对该废水的净化效果最好。菌种E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6℃,在最适生长温度下菌株E对COD、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有所升高,分别为8℃时的1.20、1.25、1.02倍。[结论]菌株E在湿地污水处理冬季运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中耐冷菌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对北方某人工湿地底泥中的微生物进行驯化,筛选出生长速率及降解效率最高的耐冷菌菌株,对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对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北方人工湿地底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耐冷菌菌株E,该菌株具有较好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当温度为8℃时,该菌株对模拟污水中的COD、总磷和氨氮的降解率分别达62.92%、56.42%和50.63%;对菌株E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分析,经鉴定菌株E为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ava);该菌株最佳的生长条件为培养时间48 h、温度16℃、pH 6.0~8.0、盐度为1%、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蛋白胨,显示出菌株E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为提高北方滨海盐碱地区人工湿地冬季污水处理效率提供了耐冷菌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耐盐菌株,为含盐废水的处理提供支持。[方法]以某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污水为菌株来源,从中分离纯化得到耐盐菌株,通过测定所筛选得到的不同菌株的耐盐度,把不同的菌株接种到生产废水中,摇床培养2 d后测COD,通过计算COD去除率确定一株优势菌株,并将其进行基本的生理生化特征测试。[结果]初步鉴定该菌为一株革兰氏阳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值为7.0,NaCl盐浓度为1%时生长情况最好,经驯化培养耐盐度达9%。[结论]该菌株为合格的耐盐菌。  相似文献   

11.
茹菁宇  尹雯  王家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94-7296
[目的]研究两相生物法与光催化复合处理亚麻废水的效果。[方法]针对亚麻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两相生物法与光催化复合工艺处理沤麻废水,研究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经过该系统处理的亚麻沤制废水CODCr总去除率达到97.9%,SS总去除率达到89.2%,色度总去除率达到80.0%,pH为6.8左右。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亚麻生产废水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石油污染土壤中高效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黎  唐赟  杨艳  刘亮  宋嫣  谭洪  王晓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95-12300
[目的]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高效苯酚降解菌,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特性,为含酚废水的处理及环保工程菌株构建奠定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从四川省南充市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驯化得到1株高效苯酚降解菌株XH-10。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 rDNA进化分析对其进行鉴定。最后,对XH-10的生长和苯酚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XH-10为短杆、革兰氏阴性、端生鞭毛、无荚膜,16S rDNA与多株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同源性高达99.2%,初步确定XH-10为黏质沙雷氏菌属。XH-10最适生长和降解苯酚的温度为20~35℃,最适pH为6.0~9.0;24 h内对10 mmol/L的苯酚降解率达到99.29%,在含有20 mmol/L苯酚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该菌也能生长。[结论]XH-10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苯酚降解能力,可用于高浓度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有较高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海水养殖废水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水养殖废水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通过亚硝化细菌筛选和反硝化细菌筛选方法,从海水养殖废水中分离筛选出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各1株,命名为ZW38和ZL5,并对其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经鉴定,菌株ZW38属于亚硝化单胞菌属,菌株ZL5属于副球菌属。两菌株在37℃条件均获得最大生物量,但菌株ZW38生长缓慢,最适生长pH值是6.0~8.0;而菌株ZL5的稳定期较长,到38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最适生长pH值是6.0~7.5。当摇床转速为130 r/m in时,菌株ZW38在装液量为40 m l/250 m l时生长最好;菌株ZL5在装液量为20 m l/250 m l~80 m l/250 m l的生长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将ZW38和ZL5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将海水养殖废水中的氨态氮降解成为对环境无毒无害的气态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凹土基悬浮滤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特点。[方法]利用凹土、玻璃微珠、粉煤灰漂珠复配制备凹土基悬浮滤料,并测定滤料对废水CODCr及NH+4-N的处理效果。[结果]凹土、玻璃微珠、粉煤灰漂珠适宜添加重量比为5∶3∶3;最佳烧结温度为900℃;制得的滤料密度在0.173~0.921 g/cm3。废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CODCr处理效果可达95.0%,对NH+4-N处理效果可达95.6%。[结论]制备的凹土基悬浮滤料性能良好,可用于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造纸产量的增加,造纸废水有效处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生物处理法对于废水的高效处理具有重要作用。在某复合菌剂中筛选出7株细菌菌株和7株真菌菌株,以废水中CODcr去除率为指标筛选处理造纸废水高效菌株,并结合菌落形态观察、镜检、PCR扩增等对筛选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细菌菌株G1和真菌菌株E2对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CODcr去除率分别为89.2%和77.6%,鉴定其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和草酸青霉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自然环境中筛选鉴定高效降解油脂菌,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从一学校食堂下水道口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1株高效降解油脂的菌株,经16S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并对其降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试验鉴定出该筛选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以大豆油作为碳源,温度为35℃,最初pH为8,摇床速率为150 r/min,培养48 h后时对油脂的降解率87.4%。[结论]筛选得到的菌株用于含油废水的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7.
高活性沼泽红假单胞菌分离及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波  赵红卫  张迅  方为茂  熊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22-13324
[目的]选育高活性沼泽红假卓胞菌并对其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平板涂布法从混合茵液中分离筛选出活性较高的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其最佳生长培养基并研究其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力。[结果]筛选到茵株BL,根据伯杰氏手册(第8版)鉴定其为沼泽红假单胞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基配方为NaHCO3 2.0g,CH3COONa2.0g,NH4Cl1.0g,K2HPO4 0.5g,NaCl2.0g,MgCl,0.2g,酵母膏0.5g,玉米浆0.8g,1000ml蒸馏水。在光照厌氧条件下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在配合絮凝剂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时CODCr和氨氮去除率分别高达44.8%和46.7%。{结论}菌株BL具有较高的细胞活性,并对垃圾渗滤液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筛选到的新培养基具有简单、易配、低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涂志英  徐玉  余山  严御风  黄应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462-20465
[目的]筛选酵母发酵工业废水生物降解菌,研究该菌株降解废水的最佳降解条件。[方法]以宜昌市某企业发酵工业废水为唯一碳源,通过选择性富集、驯化和划线分离纯化,从宜昌地区污泥中筛选得到菌株SA,采用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进行特性鉴定。以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菌株降解发酵工业废水最佳条件。[结果]经鉴定,菌株SA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spp.)。由正交试验得出菌株SA降解宜昌某企业发酵工业废水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5℃,pH值6.0,底物浓度600 ml/L。在最适降解条件下,菌株对发酵工业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73.1%,表明该菌株的矿化能力较强。[结论]该菌株在好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降解发酵工业废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金平  阚振荣  苏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32-11034
[目的]研究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和降解务件,为印染工业废水的大规模生物处理奠定基础。[方法]利用4株丝状真菌和4株细菌组建一真菌细茵混合培养体系,考察了该混合培养体系在不同条件下对2种染料废水的脱色与降解效果。[结果]2种废水在中和预处理使pH在6.0左右后,真菌与细菌以2:1同时接种效果较好,通氧有利于脱色与降解,处理时间因水质而异。对深蓝废水12h脱色率和降解率分别达到98.36%和92.70%;对难于脱色的中红废水24h脱色率和降解率分别达到87.22%和82.98%。通过全波长扫描图谱,证明了大部分染料被降解。[结论]通过研究确定了该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废水脱色和降解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