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芒果蓟马是危害芒果十分严重的害虫,在元江发现有黄胸蓟马、褐蓟马、红蓟马危害芒果花序及果实。花穗受害率达100%,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质量。1992~1994年通过对蓟马生活史及消长规律的观察,掌握了蓟马在元江以芒果为寄主,1年发生8~9代,3月底至4月初为发生高峰期,至6月上旬后数量迅速下降,危害降低的危害特性。5种不同药剂的防效试验表明用24%万灵、21%灭杀毙、15%氧化乐果、40%速扑杀1000倍药液进行防治,防效达76.2%~83.6%。大田防效达77%以上,可有效控制多种蓟马的危害,花期连续喷撒3~4次,可保证花期座果。  相似文献   

2.
芒果花瘿纹是危害芒果花序和幼果的主要害虫。通过对元江芒果花期花瘿纹两年的系统观察,掌握了花瘿蚊完整的生活史。该虫在元江1年发生6~7代,成虫成芒果的花芽或花苗上产卵,孵化幼虫在花蕾内蛀食危害。以2月初出现的第2代和2月中、下旬出现的第3代为主要为害代。据不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大田上用40%速扑杀和24%万灵各1000倍药液喷撒防治,防治效果达75%以上,可有效控制花瘿纹的发生,花期连续喷撒3~4次  相似文献   

3.
芒果花瘿蚊是危害芒果花序和幼果的主要害虫.通过对元江芒果园花期花瘿蚊两年的系统观察,掌握了花瘿蚊完整的生活史.该虫在元江1年发生6~7代,成虫在芒果的花芽或花蕾上产卵,孵化幼虫在花蕾内蛀食危害.以2月初出现的第2代和2月中、下旬出现的第3代为主要为害代.据不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大田上用40%速扑杀和24%万灵各1000倍药液喷撒防治,防治效果达75%以上,可有效控制花瘿蚊的发生,花期连续喷撒3~4次,可保证芒果座果率及幼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两年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在粘壤土条件下,森草净有效成份1g/667m^2土壤处理可在一个月内有效地控制果园草害,防效达90% ̄100%,森草净有效成份1.5、3.0、6.0g/667m^2土壤处理可在70d内控制杂草,防效在75% ̄100%。上述处理对鸭趾草和多年生双子叶杂草防效较差,只有20% ̄70%。当果园杂草20 ̄25cm,森草净有效成份4.0和6.0g/667m^2茎叶处理可有效地控制杂草生  相似文献   

5.
防治华山松疱锈病GronartiumflacidumWint.用松焦油、2%粉锈宁、0.5%多菌灵硫磺胶悬剂及柴油原液涂抹锈子器病斑,治愈率可达100%,刀砍或钉刺法较之钢刷法施药效果提高16%(0.5%多硫胶悬剂)~33.3%(2%粉锈宁)。修枝的平均防效为69.6%,修枝、卫生伐与清除转主寄主的综防效果为75.3%。对512.7hm2华山松中幼林实施各种营林措施和化学防治的当年综防效果达100%,并使20年生林分的平均生产量增加3.375m3/hm2年,15年生林分的生长量增加4.275~10.125m3/hm2年。  相似文献   

6.
梨茎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永生 《浙江林业科技》2001,21(1):47-48,64
梨茎峰1年发生1代,4月上、中旬为成虫产卵、为害高峰期,其中以4月8-12日为害最重,新梢危害率达25.5%,砂梨系统受害最重,危害率达24.7%,综合6个品种(系)的剪留长度集中在4-7cm,防治措施主要是人工剪除被害梢及在3月下旬成虫羽化期和4上晨成虫产卵为害高峰期进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7.
嘧磺隆适用于防除果园及林地1-3叶期杂草,每公顷用药量以10%可湿性粉剂150g为宜,对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达80%和96.6%,药剂残效期2-3个月。  相似文献   

8.
10%吡虫啉WP防治梨木虱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代梨木虱若虫期,用10%吡虫啉WP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药剂浓度分别为10000、8000、5000和3000倍液。药后1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9.4%、92.4%、94.0%和93.6%,药后14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7.5%、86.8%、92.2%和96.3%,均明显高于目前常用农药的防效,且对植物安全,对害虫天敌及有益生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详述了枣尺蠖为害输树的生活习性及特性。采用塑料膜围干防效达90%;40%氧化乐果原液涂干防效达92%;3T呋喃丹和铁灭克灌根(株施量分别为50.15g)防盗为98.8%和97.2%;150×10^-6的灭幼脲1号林间喷雾防效达98.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元江县一些芒果园芒果的树冠、树形结构及各类枝梢生物学特性的调查和对不同修剪方法对芒果产量、质量影响的试验,提出芒果整形修剪要依树定型、抑上促下,内空外密、疏密均衡的原则;修剪方法以回缩2年生技对提高株产和果实整齐度的效果最好,剪口粗度以1.3~1.9cm为宜,剪口下第1~3芽所抽生结果枝结果多,应予保留,水肥条件好的,可保留到第4个芽。  相似文献   

11.
臭椿皮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棒皮蛾在豫南南部地区每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以蛹越冬。该虫危害臭椿幼树及苗木叶片。成虫羽化期为4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下旬,主要天敌为舞毒蛾黑瘤姬峰,野蚕黑瘤姬蜂,臭椿皮蛾姬蜂。白僵菌,寄生率达58.4%,在幼虫期可用25%灭幼脲3500~4000倍液防治,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松阿扁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松阿扁叶蜂的发生危害、生活史、主要习性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从7种不同药剂中筛选出了5种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和最佳使用浓度:用8%绿色威雷300倍液防治出蛰成虫,防效达93.58%;用40%氧化乐果乳油、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5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分别达91.35%和95.34%;利用2.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防治3龄后大幼虫,防效为96.62%;在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用22.5kg/hm^2林丹烟剂防治树上幼虫,防效达97.96%。  相似文献   

13.
栎线小卷蛾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栎线小卷蛾危害梨树花和嫩叶,系国内新记录种。在临夏1年发生2 代,以卵在枝条上越冬。经室内药效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80% 敌敌畏1 000 倍、或25% 溴氰菊酯2 000 倍、25% 三氟氯氰菊酯3 000~4 000倍、30% 赛丹3 000倍,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利用Bt制剂防治落叶松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绰源林业局于1992~1994年间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猖獗成灾。由于长期化学防治,不仅松毛虫的抗药性增大,而且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为此,我们于1993~1994年间用Bt制剂进行了防治试验。湖北农科院生物农药厂生产的Btkurstraki亚种血清型H3a3b防效较好,地面防治6~7龄松毛虫(100倍液)在日平均温度16.5℃时,死亡率在80%以上,南开大学生产的Btkanyae亚种血清型H4a4c防治落叶松毛虫3~4龄幼虫、稀释50倍液进行低溶量飞防效果可达75.2%。  相似文献   

15.
尾叶桉菌根化苗木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尾叶桉幼苗接种菌粮菌后,成为带菌根的菌根化苗木。使用菌根化苗木造林结果表明,其增效明显。经测定,造林11.5个月的幼树平均高达4.48~4.81m,比对照区增加6.4%~14.3%,胸径达3.96~4.20cm,比对照区增加6.16%~13.67%,幼林蓄积达17.95m3/hm2,比对照区增加39.9%。  相似文献   

16.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来控制松材互虫病的发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该蜂在林间当代扩散半径达50m左右,寄生率平均为31.2%,3个月后各在林间扩散半径达150m左右,寄生率提高到25.0-46.1%。当年林间实际防效达74.30-87.44%,下一年的持续防效达85.16-95.68%  相似文献   

17.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的花期分组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省经子代测定入选的42个优良家系的母株进行花期观察的结果,以早、中花期居多,其早、中、晚花期组所占比例分别为40.5%、38.0%和21.5%。根据广东省气候条件,在小坑、大水口、乐昌林场第一代杉木种子园中,采用以早花期为主组配无性系,可达到早结果、多结果要求,嫁接3年可获得每公顷种子30.15~40.35kg,嫁接4年每公顷种子59.7kg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舞毒蛾是世界性害虫。用2.5%溴氰菊酯乳剂、40%久效磷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对舞毒蛾幼虫进行喷杀试验,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9.4%、98.25%及88.25%。用2.5%溴氰菊酯乳油制成毒绳,对舞毒蛾2~3龄虫和4~5龄幼虫进行扎毒绳试验,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6.7%及76.6%。扎毒绳田间防治示范,平均杀虫效果达91.3%。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时期、不同浓度进行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金秋液肥对红富士要坐果及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落花期叶面喷施1次300 ̄400倍及2次叶面喷施400倍金秋液肥,可使红定士苹果花朵坐果率提高1.6% ̄10.3%,幼果显著增大,叶片顾度增加0.6% ̄7.4%,单位面积叶片重增加2.6% ̄10.6%,叶片光合作用速率提高39.5% ̄56.6%,各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单果重,从果后处理可提高果肉硬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榕树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榕树蓟马的生活史、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榕树蓟马在福州地区一年发生13-15代,代重叠相当严重,每代所需时间依季节不同,越冬现象不明显。用1000倍水胺硫磷溶液防治效果较好,24小时死亡率达98.4%,48小时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