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作物的呼吸作用是其生长代谢的重要过程。氧气是作物呼吸作用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传统灌溉方式不能给作物提供良好的气体环境,从而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减产,进而促进了增氧灌溉的产生。通过对目前不同增氧方式灌溉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将不同增氧方式在农业灌溉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目前存在的缺乏对定量的评价方法、投入使用成本过大等问题,同时结合增氧灌溉发展的问题,对增氧灌溉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对活化水的研究不断增多,借助活化水技术能有效提升水分子的活性,维护水肥利用率,打造更加合理且低能耗的农业生产灌溉技术体系,对于资源缺乏以及土地质量不足的情况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本文分析了研究活化水灌溉的意义,并从常见技术类型和理化性质2方面阐释对活化水的研究,着重探讨了活化水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3.
磁化水灌溉对棉花增产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宝祖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7):132-132,92
南疆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通过对比分析经过1次磁化和2次磁化的灌溉水后棉花花铃期和吐絮期植株性状、以及棉花产量性状的差异,发现灌溉经过2次磁化后的磁化水,明显促进了棉花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的增加.说明灌溉磁化水可以有效改变棉花生长,灌溉水磁化适合在南疆地区棉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施地佳盐碱土壤改良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昀  李强 《农村科技》2011,(1):19-20
施用施地佳盐碱土壤改良剂的机理是:利用有机营养剂给土壤微生物补充营养源,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微生物活力加强,分泌有机酸,从而能迅速降低土壤盐碱对作物的毒害作用,达到生物改良盐碱土壤的作用,还能利用一组水溶性高分子络合土壤中成盐离子随灌溉水将盐分带到土壤深处,降盐除碱,迅速解除盐碱对作物的毒害作用;同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植物根系生长,从而促使农作物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淡水资源不足是限制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咸水灌溉在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维持作物生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合理利用咸水资源、改善土壤性质、提高作物产量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方法]试验设置灌溉水盐度和有机物料两个因素,灌溉水盐度(电导率,ECw)设2个水平,为0.35 dS/m...  相似文献   

6.
施地佳盐碱土壤改良剂能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微生物充满活力,且大量繁殖,分泌有机酸,起到降低土壤碱度,达到了生物改良盐碱土壤的作用。施地佳还能络合土壤中的盐离子,随灌溉将盐分带到土壤深处,降盐除碱,迅速解除盐碱对作物的毒害作用,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林木根系生长,从而促使树木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更正     
膜上灌是作物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把膜侧沟灌改为膜上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膜上灌是利用地膜覆盖的放苗孔灌水,而且正好在作物主根部,灌溉水沿主根下渗,同时向四周土壤扩展,形成以主根为对称轴的椭圆形土壤富水球体。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膜上灌在节水的同时还能增温、保温、保肥以及抑制杂草生长,增产效果明显。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节水灌溉技术。其主要形式有:  相似文献   

8.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对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按照作物生长需求,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文章简要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漯河烟区的应用概况,及其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研究,并做出下一步计划。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菌肥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菌肥是根据土壤生态学、植物营养学原理和现代有机可持续发展农业研制出来的含有活性物质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肥料,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果蔬品质,在土壤-作物-微生物三者之间存在良好的关联,对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微生物菌肥的研究进展,促进蔬菜作物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提高蔬菜作物抗性及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微生物菌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生物黑炭及其增汇减排与改良土壤意义   总被引:50,自引:16,他引:34  
国际上对将农田废弃物制成生物黑炭施用于土壤作为农业增汇减排的一种关键途径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介绍了生物黑炭的基本性质及其碳稳定性,对农田土壤的改良效应,并讨论其在农业增产和增汇(碳)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作物秸秆无氧高温热解制备的生物炭具有高度的芳香化、物理的热稳定性和生物化学的抗分解性.施用于土壤大幅度提升土壤碳库,并因其结构性质有利于农田土壤固持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改善微生物生境,从而达到提高土壤质量而促进作物增产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1.
苜蓿作为优质的高蛋白饲料,被称之为“牧草之王”。新疆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饲草生产中普遍存在灌溉管理水平差,水肥利用效率低,高投入低产出问题,成为制约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新疆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大型喷灌机为基础的节水牧草业,迫切需求喷灌苜蓿节水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把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喷灌苜蓿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品种选择、地块的理化性状、平整土地、系统管理、种植模式及群体指标、苜蓿各生育期的水肥管理和配套栽培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苜蓿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该技术要点体现了喷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可为北疆的喷灌苜蓿生产、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服务和农业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蔬菜根层土壤对水分的需求特点分析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和灌溉指标,提出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的关键措施。针对蔬菜自动灌溉技术及设施装备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蔬菜精准灌溉技术的理论基础,提出蔬菜灌溉应该在遵循 SPAC 系统模型的水分传输理论基础上,结合蔬菜根层分布特点系统确定菜田土壤墒情监测调控的精准指标,参照蔬菜生长需求及其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形态特征或生理指标,构建与菜田土壤水分管理相适应的自动灌溉管理决策;指出蔬菜灌溉需要根据蔬菜种类及其生长发育时期建立确保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溉管理技术方案,结合根层土壤墒情和具体气候环境条件,以及蔬菜产量和品质要求等确定具体的灌溉管理指标。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壤墒情管理系统装置,制定精准调控土壤墒情管理的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动灌溉管理关键措施。应用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能适时适量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对促进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防止水肥流失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渗灌处理对露地番茄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1世纪,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提高用水效率是缓解当前农业用水紧缺必须选择的正确道路,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渗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国内主要应用于大田作物,关于蔬菜的渗灌技术研究很少,没有适合蔬菜的渗灌处理方式,特别是渗灌管的埋设深度。以番茄为试材,通过研究渗灌管不同埋深处理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变化,试图找出适合露地番茄栽培的渗灌处理方式,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甄晶博  王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713-3715
针对陕西关中灌区面临耕地面积减少和灌溉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发展节水灌溉已成为必要举措。通过对保水剂施加在塿土中的室内土壤机理变化结果,以及不同作物在施加保水剂的塿土盆栽和大田试验应用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保水剂施加到关中塿土中,能够增强塿土保水持肥改土的能力,促进作物的生长,改善作物的性状,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作物的品质,有力地缓解关中灌区的耕地压力,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灌溉水资源的缺口,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从而推动关中灌区农业生产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马金萍 《北京农业》2011,(30):149-150
渠道防渗是我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措施,它可以极大地减少农业灌溉用水的浪费,节水潜力巨大。用渠道防渗技术后,可以极大地提高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可以防止渠道冲刷、淤积及坍塌,节约运行管理费用,有利于灌区的管理。可以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及沼泽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滴灌施肥对作物生长及土壤氮素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滴灌施肥是将施肥与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施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滴灌施肥对作物根系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滴灌施肥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提高多数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同时可以改善土壤无机氮环境,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氮素的淋溶损失。目前关于滴灌施肥对作物生长及土壤氮素特征影响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制约了滴灌施肥技术的发展。未来应重点研究滴灌施肥对作物根系发育规律、养分吸收、运输及利用机制、土壤环境等的影响,明确滴灌施肥对作物-土壤系统的影响机制,同时研发新型水溶性肥料,结合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建立兼顾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滴灌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基于PC机及C8051 F80X单片机的智能化滴灌及施肥管理系统能够监控不同土壤的湿度,并根据农作物对土壤的不同湿度要求,从而实现适量、适时灌溉的目的.在进行灌溉的同时,把测土配方后的肥料通过输水管道输送到植物根部,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肥供给.单片机和PC机是智能化滴灌及控制施肥的核心部分,对土壤灌水量与湿度的关系、智能滴灌技术、控制系统的硬软件等部分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对各类肥料有不同的需求率和利用率,对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把灌溉和施肥结合起来,可以完成对作物生长期各个阶段的肥料及水分需求进行统计,形成农业专家数据库,真正作到科技兴农.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下啤酒大麦出苗率、生长发育动态、土壤水分变化、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结合气象资料比较不同灌水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不同春季储水灌溉定额对土壤水分、降水利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冬季储水灌改为春季储水灌从技术层面上切实可行;在适宜灌水定额条件下,采用春季储水灌溉技术较冬季储水灌溉技术可减少储水灌灌溉水量75 mm,减少土壤蒸发37.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2%。在实际大麦种植生产中应以春季储水灌定额75 mm,生育期灌水5次,灌水定额75 mm为宜,这样不仅可节约有限水资源,还可提高地温及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生活污水灌溉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於进  杨胜翔  王丹璐  姜云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88-12190
以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榆中县夏关营村农业灌溉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污水灌区与井水灌区灌溉用水成分、土壤理化性状以及玉米长势和产量,分析了榆中县生活污水灌溉农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氨氮、COD、总磷含量远高于井水。长期用生活污水灌溉的土壤碱解氮、有机质含量比井水灌溉土壤分别提高了106.4%和6.4%,速效磷含量减少了7.9%,污灌对土壤养分含量总体有所提高。污水灌区土壤容重小,含水率高,盐分含量小于0.1 g/kg,污灌在有效改善土壤环境的同时并未引起盐渍化。污水灌区玉米的长势优于井水灌区,污水灌区玉米干重比井水灌区高7.4%,有效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干旱区生活污水灌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旱地西瓜节水补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水利补灌技术措施出发,进行西瓜不同覆盖栽培方式机械补水的试验研究,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在不同的灌溉制度下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并对西瓜生理生育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色膜草覆盖(少灌2次水)在当地表现突出,表现出节水节能的效果,可提高单位面积的净收益,提高农田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