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熟豇豆新品种——‘扬豇4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豇40’是从‘之豇28-2’中系统选育的中熟豇豆新品种, 耐热、抗逆性好,植株生长势强,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栽培产量达22. 5 t/ hm2, 夏季栽培产量达19. 5 t/ hm2,嫩荚绿白色, 荚长60~ 70 cm, 肉质厚而紧实, 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9,(7):50-52
‘苏紫豇2号’是以结荚性强的‘春秋红’为母本、以早熟且抗病性强的‘早豇1号’为父本杂交后,通过连续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株高3.0 m左右。早熟,出苗至始收51.5 d左右,全生育期86.5 d左右。花紫色,种子红白花斑。商品荚紫色,荚长64.3 cm左右,单荚质量25.8 g。豆荚肉质细嫩,商品性好,667 m~2豆荚产量2 100 kg左右。适合江苏省春秋季种植。2018年通过江苏省园艺学会鉴定。  相似文献   

3.
《中国瓜菜》2015,(5):30-33
‘苏豇3号’是以早熟、适应性广的‘早豇1号’为母本,抗病性强的‘镇豇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花紫红色,豆荚绿白色,荚长60~65 cm,荚横径约0.80 cm,单荚质量20~22 g。中熟,耐采性好,货架期较长。春季播种至始收70 d左右,采收期约40 d;秋季播种至始收60 d左右,采收期约20 d。豆荚整齐一致,肉质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豆荚产量2 200~2 500 kg。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适合江苏省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4.
陈禅友  胡志辉  郭瑞  潘磊  兰红 《园艺学报》2018,45(Z2):2771-2772
‘鄂豇豆14’是以‘之豇28-2’为母本、‘长青豇豆’为父本杂交后,经系谱法选择而育成。荚深绿色,长圆条形,荚条均匀,肉质紧密。平均荚长65.7 cm,荚粗0.80 cm,单荚质量27.8 g。鲜荚可溶性糖含量2.06%,蛋白质含量2.4%,粗纤维含量1.2%,适宜于鲜食和加工。单株平均结荚14个,平均鲜荚产量达30 000 kg ? hm-2。抗性强,对光周期不敏感。2017年起在湖北多地推广,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5.
"安豇早丰"是‘09-16’与"小叶特早"杂交,并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豇豆新品种。春季栽培全生育期90~100d,播种至开花45~50d,比对照"之豇28-2"早5~8d。商品荚白绿色,平均荚长63.2cm,横径0.87cm,单荚质量23.0g,单株荚数13.2个,荚条粗细均匀,无鼠尾,果面光滑,商品性好。适宜春秋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6.
 长豇豆新品种‘瓯豇一点红’, 中熟偏早, 荚条淡绿色, 顶端红色, 种子黑色。荚长70~80 cm, 横径0.8~1.0 cm, 单荚质量25~30 g。荚肉肥厚, 质脆嫩味甜, 不易老化。春季从播种至始收约69 d,一般产嫩荚30.0~37.5 t/hm2。较抗枯萎病和病毒病。  相似文献   

7.
 ‘之豇108’长豇豆是从多重杂交后代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中熟,嫩荚油绿色,荚长约70 cm,肉质致密,耐贮性好;产量30~35 t·hm-2;根系强劲,对连作障碍耐受性强;抗黑眼豇豆病毒病、根腐病和锈病。  相似文献   

8.
早熟豇豆新品种“长青1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青101"豇豆是以"早豇1号"优选单株为母本,‘98-5’优良单株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性好,从播种至嫩荚采收约40~45d;荚长约85cm,商品荚横径约0.7cm,单荚质量约38g;平均产量53.7t/hm2。适宜东北、华北地区及长江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9.
攀豇2号是以早熟豇豆品种特早之豇30为母本、成豇3号为父本杂交,经7代系统选择育成的极早熟品种,平均2~3节即可结荚,比之豇28-2早熟7~10天,前期产量高,每667 m2前期产量700~900kg,总产量2 000kg.全生育期90~110天,播种至采收40~50天.商品荚淡绿色,荚长60~65 cm,单荚质量20 g左右,条荚匀称,荚肉脆嫩,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0.
镇豇2号是以青豇80为母本,以之豇28-2为父本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中熟,花紫色,嫩荚翠绿色,平均荚长61.73 cm,宽0.8 cm,平均单荚质量25.28 g。从播种至采收嫩荚63.6 d;每667 m~2产量平均1 557.06 kg;田间对叶霉病和根腐病抗性强;种子肾形,平均百粒质量18.12 g;适合全国春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湘豇2002-6是湖南农业大学以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千禧豇豆为母本、豆荚深绿色的湘豇2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而成的绿豆荚类型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花淡紫色,豆荚豆荚绿白色,嫩荚尖部紫红色,荚长约54.1 cm,荚横径约0.78 cm,单荚质量约20 g,单荚种子数18粒,早熟.春季栽培,全生育期100~110 d,播种至始花70~75 d,抗病性强.夏秋栽培全生育期95~105 d,播种至始收45~50 d.豆荚整齐一致,长度适中,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达4.24%,商品性好.每667 m2豆荚产量2400 kg左右.适合春、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2.
以四棱豆中翼1号为母本,K0000026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世代通过连续6代的系统选育,育成适宜春末夏初栽种的耐热四棱豆新品种湘棱豆2号。该品种侧枝多,主蔓及侧枝均可结荚,连续坐果能力强,耐热,豆荚四棱柱形,棱上有宽3~5 mm具皱波状齿的翅,荚色深绿、有光泽,品质好,豆荚长20 cm左右,宽3 cm,单荚质量35~45 g,产量高,鲜荚平均每667 m2产量达547.5 kg。  相似文献   

13.
成豇9 号以优良株系89 为母本,以极早熟材料p-3 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品种。中早熟,主蔓结荚,第1 花序着生节位为第4~6 节,春季从播种到始收60~65 d(天),全生育期100~115 d(天),嫩荚浅绿色。荚长55~60 cm,单荚质量25~30 g,泡渍加工性能优良,是泡渍加工专用品种。每667 m2 产量约2 500 kg,适宜在长江流域春夏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丽芸1号是以地方品种红花黑籽为母本,黑珍珠为父本,杂交组配并连续多代自交,比较鉴定,单株选择育成的品种。生长势较强,嫩荚长约17.2 cm,单荚质量约10.8 g,荚色较绿,不易纤维化。海拔550~800 m的高山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1 666 kg左右,耐热性和耐旱性较好,适宜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连农特长9号利用杂交育种,后代经过系统选育而成。它涉及3个亲本:芸丰(623)、美味、连农923。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豆荚白绿色、扁宽、软荚、长直,荚长24.4cm,荚形指数1.55,单荚重23.8g,商品性好。春季大棚栽培667m2产量3300kg以上,春季露地栽培667m2产量2200kg以上,秋季露地栽培667m2产量1600kg以上。适合北方地区春秋保护地和露地栽培。2008年6月通过大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6.
无筋1号是以沙克巴303为母本,以草原1号为父本杂交后经8代系统选育而成的矮生菜豆新品种。全生育期80.1d(天),花白色,始花节位为第4节。豆荚圆棒形,深绿色,整齐,粗细均匀,无筋,结荚集中,单株荚数29.3,荚长12.3cm,单荚质量5.4g,每667m~2平均产量950kg左右。适宜江苏、安徽、山东等地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詹云  吕桂菊 《中国蔬菜》2004,1(1):30-31
龙油豆1号是从哈尔滨市郊区引入的黑花油豆中经系统选育而育成。其生育期60-65 d(天),嫩荚绿色,荚面有光泽,扁荚,荚长12-15cm,荚宽2.0 cm,荚厚1.0 cm,荚壁无纤维,无缝线,口感好,豆香味浓,耐老化,风味佳。抗病毒病、炭疽病能力均较强。露地栽培产量为25 829.5 kg·hm~2,保护地栽培产量可达33 566.7kg·hm~2。  相似文献   

18.
哈菜豆8号是以96-9为母本、紫花油豆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经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蔓生菜豆新品种,从播种到采收55d(天)左右;嫩荚绿色,扁条形,荚长13cm、宽2cm,单荚质量18g,肉质面,无背缝线和腹缝线纤维;抗炭疽病能力强于紫花油豆;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适于棚室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