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育种的作用原理出发,介绍了EMS诱变育种的特点.包括简便易行、突变频率高与缩短育种年限等。论述了EMS诱变育种的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EMS诱变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并对大豆EMS诱变育种的目标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植物诱变育种能够创造许多优异变异资源,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可以作为种质材料,为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丰富的资源;构建的突变体库也有助于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开展,可为特定性状的研究提供遗传材料。本文介绍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生长特性、品质和抗性改良育种中的应用,分析利用诱变突变体库进行大豆生长特性、品质性状改良和抗性相关基因挖掘的研究进展,介绍诱变技术与其他生物技术相结合发掘目的基因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今后大豆诱变育种技术在基因挖掘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能更好地运用诱变育种技术推动大豆遗传研究和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大豆需求量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培育高产量、多抗性、优质大豆品种迫在眉睫。然而受生态条件的限制,优质大豆种质资源材料匮乏,遗传背景狭窄,而且大豆自然变异过程繁琐且漫长,仅依靠大豆自发突变获得优质遗传材料十分困难,因此利用诱变技术创制优质、高产、多抗新种质是发展大豆产业的有效手段之一。诱变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相比,更有利于提高基因变异频率,扩大育种选择范围,高通量筛选有益突变,促进优良性状重组等,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性状丰富的突变体,解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的瓶颈问题,广泛应用于优良性状的大豆新品种选育。本文概述了化学诱变、物理诱变的原理、种类及特点,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大豆种质创新中常用的诱变方法和技术优势,展望未来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应用前景,为大豆育种实践提供参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高蛋白大豆轮回选择群体的合成(简报)孟祥勋(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在大豆育种中,提高大豆子粒蛋白质含量已成为主要目标之一。据报道,利用多亲本互交进行轮回选择是提高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有效途径,Miller和Fehr(1979)以12个高蛋白质和12个高产品...  相似文献   

5.
大豆不同基因组合F_2、F_3种子萌发期耐冷性的研究郭泰,刘忠堂(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大豆冷害在我国东北地区尤其在三江平原较为严重,是该地区影响大豆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耐冷性育种是防御低温冷害的根本方法,在日本研究较早,并已有成一系列耐冷品种...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的深入开展,诱变规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大豆的适宜诱变剂量,诱变后代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变异频率和频谱,世代间性状的相关和遗传以及多种诱变因素的作用等问题都有报导。为了总结大豆诱变育种的规律和经验以指导辐射育种工作,我们将1973年开展大豆辐射育种工作以来,有关大豆几个性状的遗传问题作如下的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7.
大豆激光诱变育种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亚萍  曹岩  陈炳才 《大豆科学》2008,27(3):532-535
激光诱变作为一种育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等优点,并且已经应用于大豆育种.综述近年来大豆激光诱变育种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大豆种子的改良进程,为大豆育种方法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豆新品种冀豆8号的选育于秀普,杜连恩,魏玉昌,可福存(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利用化学诱变剂诱发大豆遗传变异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1-4],而应用化学诱变的方法育成大豆新品种未见公开报道。自1979年以来我们应用化学诱变...  相似文献   

9.
薛柏  刘滨红 《大豆科学》2000,19(2):150-153
利用^60Coγ射线30、50Gy照射大豆苗期植株,对M1代(照射当代)大豆的生长发育、籽实产量有抑制作用;出现2个以上的生长点等形态变异。M2代幼苗出现1-3片真叶,子叶连体或皱折。同一剂量条件下,小剂量率高于大剂量率的诱变效果。照射大豆植株能提早熟期,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在M8代筛选出熟期早2周左右的高蛋白质的突变体,96-3191,蛋白质含量达49.84%。  相似文献   

10.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在大豆育种中的利用朱文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杭州,310021)寿惠霞(浙江农业大学.杭州华家池,310029)在育种工作中,丰富的品种资源以及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极为关键的。50年代中期,美国大豆育种工作者,从长期保存原产于...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及麻类作物诱变育种进展简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农作物诱变育种的最新进展,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同时对麻类作物(亚麻,黄麻,红麻和苎麻)的诱变育种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大豆育种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豆育种研究与发展盖钧镒,崔章林,邱家驯(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发展大豆生产的多种途径中品种改良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国际大豆育种的进展国际上大豆育种研究以美国处于先进水平。美国大豆生产的迅速扩展是以育种进展为基础的,40年代...  相似文献   

13.
“克4430-20”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科所育成的大豆优良种质,我省各育种单位直接或间接地以其为亲本材料,采用有性杂交或珈射诱变育种手段,育成了2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成为我省大豆育种界的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是农业部“八·五”重点研究项目子专题“高香优质红茶品种选育”研究内容之一。试验以1982─1983年人工杂交(F_1代)和1979年Co~(60-γ)辐射诱变等11个优良品系为材料,经5年的系统试验,综合报告如下:1.试验设计该试验于本所品种园2号地设区,采用一次重复,小区长7m,小区面积10.5m~2,大行距及株距0.40m,双行单株品字形种植,1990年11月30日布区,1995年底结束。参试品系有优选14─20号,辐优1─4号,设云南大叶为对照种。2.试验结果2d生物学性状2·l.1成活…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国内外农作物诱变育种的最新进展,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同时对麻类作物(亚麻、黄麻、红麻和苎麻)的诱变育种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成就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河南省近40年来小麦诱变育种的成就。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起始于60年代初期,1976年育成第一个品种,之后的20年进展较快,迄人诱变育成小麦新品种8个,空一间接利用育成小麦新品种10个,无论是诱变育种的手段还是方法都有了明显改进和提高。本文还从育种的进一步积累、诱变手段的进一步改进等方面入手,对河南省小麦诱变育种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粱品种改良的育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粱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育种目标发生变化,结果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技术)也不尽相同。我国高粱品种改良主要运用的育种方法(技术)有:传统育种方法、杂种优势利用法、群体改良法、诱变育种法、倍性育种法、无融合生殖法、转基因育种法。  相似文献   

18.
西瓜M5代种子的变异表现研究吴忠声(宁化县经作站)近年来,西瓜辐射诱变育种工作进展较快,广西农校的黄道明等用Co60r照射西瓜种子,诱发当代植株某些性状产生变异,使雌雄性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败育,下委稔(1968)用r射线处理西瓜种子得到了互换系统,但...  相似文献   

19.
玉米育种中的常规早代选择与分子标记选择的比较L.D.Stromberg等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玉米育种研究中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选择(MAS)的效果。此外,还有下面几个特殊的目的:(1)根据早代利用MAS选择和利用常规表型产量选择,比较F_2:S_4的测交...  相似文献   

20.
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诱变育种作为一种有效的创造新种质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育种中,其诱变的方法也不断发展.目前诱变育种中常用的几种方法:电离辐射诱变、离子束注入诱变、激光诱变、微波诱变、磁诱变育种、化学诱变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航空诱变育种;对其诱变机理、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