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1.枸杞的采收药用枸杞果实在每年的6~11月陆续成熟,应适时采摘。当果实由青绿变成红色或桔红色,果蒂、果肉稍变松软时即可采摘。采摘过早,果不饱满,干后色泽不鲜;采摘过迟,糖分太足且易脱落,晒干或烘干后成为绛黑色(俗称油籽)而降低商品价值。采果宜在晴天上午10时后进行,切勿  相似文献   

2.
枸杞鲜果采收及制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枸杞春果、夏果和秋果的鲜果采收及注意事项,同时介绍枸杞鲜果制干技术,并对枸杞干果拣选分级、干果包装、安全储运进行了说明,对枸杞种植和枸杞新种植区的技术普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枸杞主要采收制干包装存储,主要包括期采收、制干、包装、存储等。枸杞从五月中旬开始成熟,到初霜10月底结束,采果期有5个多月,果实成熟后每隔6~8天需要及时采摘一次。枸杞果实的适时采收、制干、包装和储存,是确保枸杞果实质量和提高果实商品性价比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何军  李晓莺  叶力勤  曹有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69-16370
研究了枸杞采收机不同振动强度采收对枸杞树光合系统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采收机采收对枸杞树叶片的光合系统参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收机不同振动强度采收对枸杞树光合系统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于2008年的6月22日、7月11日、8月5日、10月12日(其中6~8月为夏果期,10月为秋果期),按3个处理(采收机采收,T1、T2、仍振动强度依次增大)和对照(熟练工人工采摘)分别采收枸杞,研究枸杞采收机不同振动强度采收对枸杞树的光合系统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和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砌)变化规律为7月中旬以前逐渐降低,7月中旬达到最低点,此后开始上升,至8月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随后又开始下降,与枸杞树物候期分析结果一致。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的变化趋势与Pn一致。6~8月胞间CO,浓度(Ci)的变化趋势与Pn一致,但在10月明显升高。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在各测定时期的Pn、Tr、Gs、Ci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采收机采收对枸杞树叶片的光合系统参数没有显著影响。光合系统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n和Cs、Tr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同时Gs和Pn、Tr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高低受气孔影响很大。在6~8月,Pn和Gi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气孔限制值Ls(Ls=1—Ci/Ca,Ca为空气中CO2浓度)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夏果期(7月16日)光合速率的降低伴随着胞间CO2浓度的降低和气孔限制值的增大,光合速率的下降为气孔因素。秋果期(10月14日)光合速率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升高,表明光合速率降低为非气孔因素,是叶片的光合功能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6.
随着黑果枸杞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黑果枸杞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黑果枸杞的人工栽植规模快速发展,进行黑果枸杞人工栽培与采收技术研究尤为重要。该试验通过系统的对人工栽培黑果枸杞与采收进行研究,确定出古浪县黑果枸杞人工栽植中最适宜的苗木定植、整形修剪和采收等各环节技术。  相似文献   

7.
枸杞农艺特性、育苗与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枸杞农艺特性、育苗与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灵芝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使用历史,是我国最著名的药用菌之一,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灵芝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安眠等功效,药用价值极高,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热衷。已有研究表明灵芝干燥加工是灵芝商品性与品质形成不可缺少的环节。文章从国内现行的地方标准等规范文件和知网数据库的现有文献研究2个方面出发,介绍了灵芝子实体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干燥及包装贮藏技术及灵芝采收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1.不宜摘生 枸杞果肉尚硬,不宜采摘.枸杞的采摘时机在8~9成熟的时候,果色鲜红,果身稍软,果蒂开始疏松,便于采摘.盛果期每6~7天采摘1次,过早或过迟采摘均影响枸杞子的质量和等级.  相似文献   

11.
对枸杞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枸杞经氯仿-甲醇脱脂,水提醇沉,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干燥,双氧水脱色,savage法除蛋白后可得枸杞多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枸杞多糖分子量为:73 950~138 090 Da;枸杞多糖中单糖分别有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和甘露糖,其中含量较多的是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其他单糖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2.
用皂化与重结晶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得到枸杞叶黄素,并就保护剂、光照、温度、氧气对枸杞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做了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保护剂、温度、光照、氧气对叶黄素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枸杞叶黄素在添加维生素C、避光、-20℃、真空密封的条件下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思彬彬  张靠稳  刘国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94-16095
[目的]探索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在核酸分子水平上鉴别黑果枸杞与雄性不育枸杞。[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合适的引物对黑果枸杞与雄性不育枸杞样品进行PCR扩增及电泳分析,寻找特征位点。[结果]有4条ISSR引物扩增出较为明显的多态性特征条带,可单独应用于黑果枸杞与雄性不育枸杞的鉴别。[结论]ISSR作为一种简便、可靠的分子标记方法,可用于黑果枸杞与雄性不育枸杞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思彬彬  王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09-8310
[目的]探索在核酸分子水平上鉴别道地药材宁夏枸杞中不同的品种。[方法]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合适的引物对宁杞1号与雄性不育2个品种进行PCR扩增及电泳分析,寻找特征位点。[结果]1条ISSR引物扩增出较为明显的多态性特征条带,可用于宁杞1号与雄性不育的鉴别。[结论]ISSR-PCR作为一种简便、可靠的分子标记方法,可用于枸杞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枸杞叶片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宁夏枸杞叶片为材料,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提取完整的总RNA,利用PolyATractmRNAIsolationSystem分离mRNA,然后用UniversalRibocloneRcDNASynthesisSystem合成双链cDNA,在cDNA末端连接上EcoRⅠ接头,并与λExCell载体连接,利用PackageneLambdaDNAPackagingSystem进行包装,在国内外首次构建出滴度为2 78×105pfu/mL,重组效率为88 1%的枸杞叶片cDNA文库。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6个枸杞主栽品种的营养物质含量.[方法]采用高氯酸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和折光法检测盛果期优质枸杞果实外观品质及内含糖类、维C、类胡萝卜素等成分含量,分析不同品种枸杞果实的化学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蒙杞1号外观品质最佳,宁杞7号次之,营养成分总量含量最大的为宁杞7号,其次为蒙杞1号、宁杞1号.[结论]该研究为枸杞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采收期枸杞干燥过程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了枸杞功能成分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和主要酯化类胡萝卜素在干制加工中生物合成和降解规律,为改善加工条件,最大限度保存枸杞中类胡萝卜素,提高枸杞感观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定量测定不同采收期枸杞在干燥过程中主要类胡萝卜素的变化。【结果】干制起始阶段,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增加,是鲜果含量的2~22倍;干制中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其中秋果的降解幅度较大;干制后期,两种色素含量有小幅增加并达到平衡状态。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在干制起始阶段全面降解,降幅达到40%以上;干制中期有小幅增加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夏果中的类胡萝卜素总量明显比秋果高。【结论】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在枸杞干制后含量增加而酯化类胡萝卜素如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含量下降,从而对枸杞感观色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枸杞耐盐愈伤组织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浓度NaCl对枸杞无菌苗下胚轴诱导产生耐盐愈伤组织的存活率、相对生长量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NaCl浓度为0.8%,继代筛选次数为6次时愈伤组织的存活率趋于稳定,且生长状态良好,耐盐性能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9.
枸杞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拘杞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优化后CTAB法、KI法、尿素法、高盐低pH法以及SDS法提取拘杞基因组DNA,分别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以及PCR扩增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5种方法均能从枸杞叶片中提取到基因组DNA,但不同方法在提取时间和提取得到的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优化后CTAB法提取...  相似文献   

20.
思彬彬  尚洁  马艳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872-6872
[目的]为研究枸杞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鉴定和指纹图谱的构建提供基础保证。[方法]以枸杞成熟叶片为试材,分别采用常规CTAB法、高盐CrAB法等11种方法从枸杞中提取基因组DNA,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11种方法中,除5XCTAB法试验结果不理想外,其余10种均能有效地从枸杞叶片中获得DNA,所提DNA的质量和产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11种方法提取的枸杞基因组DNA,能够满足RAPD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