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典型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空间结构不仅是森林健康的重要基础,也成为森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不同种类植物组成不同类型的群落。一个群落在不同季节也会表现出独特的景观。在对研究区基本调查的基础之上,选择了五种代表不同群落类型的研究样地,从物种组成,空间结构以及季相变化等方面综合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更好地提供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配置原则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植物景观单元是由种植设计单元延伸出来的一种概念。其中植物群落是园林植物景观组成中最基本的单元。就园林植物景观单元的概念、类型、特征以及植物景观单元营造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陈瑜  周晶  兰军 《现代园艺》2023,(24):100-101+104
以南昌市象湖公园为例,剖析其植物应用情况及陆生、湿生、水生3类生境下的植物配置情况,分析象湖公园的植物景观格局。象湖公园的植物造景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植物自然群落丰富多彩的景观特征。陆生植物群落景观营造分为乔木群落和地被、花境的打造,其中乔木群落又以多层次树丛的形式为主;在水岸交界处,与多种形式的驳岸相结合,湿生植物群落形式丰富,景观优美;依据水面空间大小、区域和功能,布置不同的水生植物群落。通过对象湖公园植物群落的分析,推荐成熟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分析总结植物的品种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园艺》2020,(1):140-142
柳浪闻莺公园由草坪、水系为主构成园林空间,通过垂柳碧桃突出春季景观,体现公园主题;园内草坪植物景观特色以秋景为主,高层植物采用银杏、枫香、浙江楠等,中层植物采用鸡爪槭、樱花、红枫、羽毛枫等,地被主要为麦冬。通过对柳浪闻莺公园的实地考察,分析其植物配置及空间营造,深刻体会到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为今后的工作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紫金山登山道植物群落现状调查,探究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性特征及其观赏特性,以期为登山步道两侧的森林群落管理和景观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紫金山登山道两侧植物种类有239种,隶属79科171属,其中南京乡土植物占比85.77%,乔、灌层重要值前十的树种均为南京乡土植物或观赏性极强的适生树种。植物组成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绿植物占比较少。植物群落结构以复层结构模式为主,灌乔密度比为1.36,群落结构较为合理,但草本层盖度相对较低。乔、灌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gl平均数为8.027 0,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数为1.828 0,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数为0.406 9。植物群落均匀度较低,植物种类具有集聚分布的特点。登山道两侧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秋季季相景观明显,但冬季景观相对较为匮乏。登山道两侧可利用不同路段植物的差异性营造特色景观,增加观赏性较强的常绿树种、灌木类香花植物及观赏草本植物在登山道两侧的应用,提高草本层覆盖率,丰富登山道植物种类和四季景观,提升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常州紫荆公园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公园内的主题植物和植物群落,结果表明:紫荆公园中常用的月季品种为271种;紫荆公园内观赏植物共224种,隶属于82科,157属,并定量分析其植物类型构成、季相结构及群落数量特征3方面内容;归纳总结紫荆公园植物配置特点,旨在为今后月季主题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校园特色植物景观是彰显校园环境特色,具有较大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校园绿化植物群落景观。营造校园特色植物景观具有提升校园环境优美度、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和提增师生员工自豪感等意义。常见校园特色植物种类主要为观花类和彩叶类植物,其景观设计形式为丛植、片植和列植。高校校园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具有特色植物景观的高校以及特色植物种类均较少。营造校园特色植物景观的途径和方法有选择适宜特色植物、做好特色植物群落规划布局和景观类型与生境设计、注意新老校区营造方法差异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百花山植物群落的调查,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初步总结百花山的植物群落类型及结构和各层植物组成。结合自然群落和人工栽植群落的特点,对百花山植物群落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百花山植物群落对园林植物造景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湘中5县不同石漠化类型进行植被调查分析,探讨了湘中地区不同石漠化类型的植被组成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湘中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类型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比较单一,优势种比较明显,中度石漠化时期出现的乔木树种是石漠化地区乔木群落演替的先锋树种;潜在石漠化地区物种组成明显增加,群落结构比较复杂,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通过树高和胸径进行分析表明,潜在石漠化地区植物群落还处于演替阶段,将向着壳斗科植物为主要建群树种的顶级群落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10.
以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样本,遵循景观生态学和湖泊湿地植物景观设计与修复等理论,使用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作为研究依据。针对湿地植物景观营造法则、陆地、驳岸、水体等三大功能区的湿地植物景观营建策略和动植物生境设计实践等方面,进行多次实地调查及比较归类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陆地优势植物群落为"雪松+旱柳+梧桐+枫杨"和"白蜡+刺槐+柳树+竹子"。2)驳岸优势植物群落为"芦苇+荷花+睡莲"生态岛或人工浮岛式配置、"荷花+空心莲子菜"弧形半弯条带状群落配置及"芦苇+香蒲"群落。2种芦苇群落均是成功实践,生境类型丰富多样,为鱼类、水禽类等提供食物和安全隐蔽的生活空间。3)水生植物群落"芦苇+荷花"和"睡莲+荷花+芦苇"形成开合自如、疏密相间的竖向立体群落景观。  相似文献   

11.
城市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上也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构成,并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着重说明了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和营造的方式及途径。同时,通过美学、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城市湿地公园在植物规划设计中应从植物群落生态结构或植物生态演替恢复等角度出发,强调对群落中关键物种的保留,同时注重其游憩、赏景、教育等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缓解当前城市绿地所面临的生态效益低下、运维成本高、水资源浪费等问题,以百望山森林公园植物生境为案例,分析京郊城市荒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提出在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模拟城市荒野植物结构与功能的植物景观再野化策略,为实现粗放管理及无人干预时可自我演替的植物景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高的城市绿地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福州市金鸡山公园4个典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进行统计调查,应用生态学方法计算分析各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对植物群落景观的影响,得出金鸡山公园植物多样性较低、结构层次单一等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寺庙园林是中国园林基本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之一,寺庙既是人们寄托信仰的场所,也是游赏的胜地。植物群落是寺庙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从古至今众多寺庙内的环境及其氛围大多都依靠植物来营造,本文主要以寺庙园林中植物的种类、群落配置,浅析植物景观在寺庙园林中表达的禅宗思想和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休闲农业园观光旅游展现出新鲜的活力。植物作为休闲农业园的核心组成要素,植物景观的成功营造对休闲农业园尤为重要。通过对休闲农业园植物景观相关概念的阐述及其研究现状与分类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在休闲农业园植物景观的营造过程中,应依据现状条件,因地制宜,科学构建植物景观格局;并从本土农业出发,优选乡土植物,同时注重植物季相变化,丰富植物群落结构;突出植物景观主题特色,打造特色植物景观品牌的策略;促使休闲农业园成为具有高价值的生态休闲旅游资源,从而促进地方农商文旅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杜鹃花在世界园林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杜鹃花植物景观群落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省龙里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园为研究重点,对杜鹃园的植物种类、配置情况以及植物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探寻园内杜鹃花植物景观群落配置要点,同时对园内部分处于劣势的杜鹃花植物群落从植物种类、数量和配置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为前提,对龙架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园景观进行改造提升,总结杜鹃花在植物造景中的运用形式与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泰州市天德湖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探究不同类型花境植物配置,以期为营造稳定的花境植物群落景观及城市公园提档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张家界乡村为例,实地调查多个乡村,研究其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滨水绿地、庭院绿地、农田和山地植物景观。采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分析乡村不同植物景观类型的特点和功能需求,模拟自然群落,进一步改造形成适于不同类型的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模式,更好地完善武陵山区"美丽乡村"的建设,重建美好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城市园林植保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和适地适树为原则,合理配置植物,模拟自然群落、创造复层结构绿地,建设和谐稳定的植物群落,才能建立良好的植物群落,使病虫害、天敌、环境达到相互共生、相互制约稳定的生态群落,发挥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北京若干公园、大学、居住区的20个景观良好、林缘线优美的植物群落,研究以及分析各群落优美林缘线的营造特点,从而总结出营造优美林缘线的常用手法,以期对今后的植物群落配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