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蓝对氮肥的利用系数约为70%,番茄约为20%~50%,黄瓜约为30%,马铃薯约为40%。肥料中氮的平衡也取决于植物的氮素营养水平。单施无机氮肥,或在有机肥的肥底上增施无机氮肥,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蔬菜作物的氮素平衡问题,在文献中尚未报导过。本试验旨在研究蔬菜和马铃薯的氮素平衡问题,既研究氮肥的当季肥效,也研究氮肥不同用量的后效。1981~1984年在有灌溉条件的中度粘性灰化黑钙土上用~(15)N标志法对早熟的番茄、黄瓜、胡萝卜、莴苣和马铃薯进行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花椰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花椰菜高产的适宜施氮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施氮量处理间花椰菜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施氮能显著提高花椰菜产量,但施氮量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施氮肥产量下降,说明花椰菜施氮量存在阈值.在该试验条件下,花椰菜氮肥的施用量应控制在38 kg/667m2,试验推荐施氮量是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的土壤及生态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对当地及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花椰菜氮肥施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桂中双季稻区的水稻氮肥施用效应,为当地水稻生产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2008—2009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氮水平对早稻生长性状、产量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桂中稻区晚稻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能明显地改善水稻的产量结构,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氮相比,2年晚稻施氮处理的株高与有效穗分别平均提高10.33%、37.18%,单穗总粒数与千粒重分别平均提高17.06%、7.17%,产量平均提高37.00%。但当氮肥施用量〉325.5kg/hm2时,随着氮肥的继续施用,晚稻氮肥农学效率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增加,环境污染严重。可见,在桂中稻区早稻施氮163.5~325.5kg/hm2时,既能稳定水稻高产,确保当地粮食安全,又能保证肥料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是桂中地区晚稻一个比较合理的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施氮水平对湖南地区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费乌瑞它’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对马铃薯出苗率无明显影响;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株高、SPAD值、净光合速率总体先增加后趋于平稳;随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以施氮量150 kg·hm~(-2)达到最高,较不施氮处理提高60.17%;马铃薯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呈下降趋势。随施氮量增加,马铃薯块茎中总糖及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马铃薯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块茎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提高,湖南地区‘费乌瑞它’秋种推荐施氮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5.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建立的马铃薯-大白菜双季栽培体系下通过大白菜茬口5水平氮肥施用量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大白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栽培体系下,大白菜产量,体系净收益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复种茬口施氮量≥120 kg•hm-2时,大白菜产量、体系净收益不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总施氮量225~405 kg•hm-2范围内双季栽培体系氮素累积、氮肥利用率比传统马铃薯单季露地栽培显著提高|大白菜硝酸盐含量、收获后0~16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复种茬口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复种茬口施氮量≥120 kg•hm-2时,大白菜硝酸盐达到高度累积,0~16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162 kg•hm-2,在秋浇水时加剧了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合理控制氮肥施用量是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降低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和提高经济净收益的有效平衡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天祝干旱山区马铃薯生产中施肥过量和氮磷钾施肥不科学不合理,导致肥料利用率较低、产量不高不稳的问题,进行了马铃薯"2+X"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以确定最佳氮肥使用量,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最终形成新的测土施肥技术,为指导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优化施肥技术处理的(N 150 kg·hm~(-2)、P_2O_5150 kg·hm~(-2)、K_2O 75 kg·hm~(-2))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均明显优于常规施肥技术。在试验研究范围内,施氮处理马铃薯成熟期推迟1~2 d、生育期延长1~3 d;施氮对马铃薯株高、单株块茎数、单株结薯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过多的施氮量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呈负效应。综上所述,马铃薯施氮效果以优化施氮量即每hm~2施N 124.2 kg、P_2O_5149.9 kg、K_2O 74.8 kg为佳,施氮量不足或过多,都会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和产量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绥化市北林区马铃薯氮肥、磷肥和钾肥最佳配比及最佳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增产和施肥效益的最大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个处理的马铃薯氮、磷、钾每667 m2施肥量(纯量)分别为8 kg、6 kg和10 kg的最佳施肥措施为2/3氮肥及全部磷肥、钾肥做底肥1次施入,1/3氮肥在花前发棵期追施,每667 m2产量达2590.8 kg,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铃薯不同产区氮肥利用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研和文献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6 个马铃薯主产区氮肥施用量、基肥量、追肥次数、马铃薯产量等因素,对马铃薯氮肥利用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提高马铃薯氮肥偏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不同产区马铃薯氮肥偏生产力差异较大,东北区为184 kg · kg-1、西南区110 kg · kg-1、中原区104 kg · kg-1、华南区99 kg · kg-1、西北区95 kg ·kg-1、华北区84 kg · kg-1;氮肥施用过量是氮肥偏生产力低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大配方、小调整”区域配肥技术、土壤测试与植株营养诊断相结合的氮肥推荐方案、新型肥料和有机肥配施的施肥方式进行马铃薯产量潜力的充分挖掘是实现减氮增效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夏季露地黄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种氮肥(颗粒尿素和尿素硝铵液态肥)不同用量对黄瓜产量和品质、肥料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氮肥配合施用时,2个用量水平下黄瓜均增产显著,比单施等量单一氮肥更能促进产量的形成。尿素硝铵液态肥能提高黄瓜品质。氮源相同时,225 kg·hm~(-2)施氮水平下氮肥利用率高于300 kg·hm~(-2)水平处理。黄瓜收获后,土壤pH略有下降,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试验区露地种植黄瓜氮源以底肥150 kg·hm~(-2)尿素配合150 kg·hm~(-2)尿素硝铵液态氮肥作追肥效果最佳。该试验结果为黄瓜种植上氮肥配施用量及施用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氮肥及巨大芽孢杆菌对油菜生长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巨大芽孢杆菌对油菜生长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氮水平下增施巨大芽孢杆菌菌液能提高油菜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硝酸盐含量T4较T1降低了40.81%,T5较T2降低了18.47%;高氨水平下增施巨大芽孢杆菌菌液能提高油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初步认为巨大芽孢杆菌菌液是通过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氮肥总量控制试验,探讨氮肥不同用量对大白菜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用量对大白菜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影响明显,合理的施氮量能提高大白菜单产和氮肥农学效率;施氮量为11.5 kg/667 m~2时,白菜单产最高,为3 023.7 kg/667 m~2,氮肥农学效率最高,为38.2 kg/kg。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增加大薯块的个数,提高马铃薯上市的等级,增强销售竞争能力。然而,马铃薯是忌氯作物,过量施用氯化钾,其氯离子会影响马铃薯对氮的吸收。同样,过量施用硫酸钾,其硫酸盐通常会造成叶尖坏死、干物质重量降低直至减产。硝酸钾中含有46%氧化钾和13%氮,所含的全部养分是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马铃薯生产理想的含钾肥料。从1992年起,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接受以色列海法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委托,在上海郊区多种蔬菜、瓜果和经济作物上进行肥效试验,现将在马铃薯上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于静  李斐  樊明寿 《中国蔬菜》2012,1(8):20-25
长期以来氮肥的施用在马铃薯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氮肥利用效率势必会降低并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因此,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进行氮肥的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已成为业界共识。然而,传统的氮肥推荐方法如土壤测试的方法费时费力、实时性差。随着遥感测试技术的发展,一些传感器应运而生,使基于光谱的植株氮营养快速检测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主动作物冠层传感器GreenSeeker对作物营养诊断的原理及其在玉米、小麦等作物上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和精确施肥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莴笋氮肥用量,为莴笋高产栽培提供参考,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喀斯特山区莴笋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无氮区(处理1)莴笋产量最低,仅991.7 kg/667 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莴笋产量显著提高,70%优化氮区(处理2)产量1 245.9 kg/667 m2,优化氮区(处理3)产量1 408.4 kg/667 m2,130%过量氮肥水平(处理4)产量最高,为1 579.2 kg/667 m2,且处理4纯收入、投入产出比、氮肥利用率均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肥水平下烯效唑对水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氮肥水平下,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对水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烯效唑处理均有利于水萝卜产量的提高,在低氮与高氮水平下,提高幅度分别为7.0%~43.3%和5.0%~24.8%;在增产的同时,烯效唑处理还能有效改善水萝卜的品质,表现为显著提高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体内硝态氮的含量;喷施烯效唑还可以增加水萝卜叶片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叶片的同化能力。试验条件下,水萝卜达到高产、优质的烯效唑浓度为30 m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促进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砂田西瓜水氮高效利用和可持续性生产,探索适宜的有机氮替代无机氮水平。【方法】2016—2017年在甘肃省皋兰县砂田西瓜主产区进行了连续2 a的大田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单施化学氮肥不施有机肥(OF-0%)、有机肥25%替代化学氮肥(OF-25%)、有机肥50%替代化学氮肥(OF-50%)、有机肥75%替代化学氮肥(OF-75%)、有机肥100%替代化学氮肥(OF-100%)和不施氮肥对照(CK),研究了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对砂田西瓜生长、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在200 kg·hm-2施氮水平下,有机肥氮替代处理对砂田西瓜增产增效作用显著,与单施化肥相比,50%~100%替代处理西瓜成活率提高了26.47%~34.16%,增产63.2%~156.6%,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8.1%~27.1%,氮素利用率提高了16.5%~18.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93.5%~176.3%。【结论】在相等的总氮量投入下,50%~100%是该地区20 a砂田西瓜有机氮替代无机氮的适宜水平,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梅琳 《现代园艺》2024,(10):30-31+36
近年来,正安县氮肥的过量施用导致马铃薯减产,因此,减少氮肥投入的同时确保马铃薯稳产,成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设置不减施氮肥(CK)、减施氮肥10%(T1)、减施氮肥20%(T2)、减施氮肥30%(T3)和减施氮肥40%(T4)共5个处理,研究氮肥施用量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与对照相比,氮肥减施10%处理可显著提高马铃薯植株的株高、茎粗和主茎数;在收获期,氮肥减施10%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和蛋白含量,产量较对照处理提高3.54%。综合分析,氮肥减施10%对提高马铃薯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水平的高低对秋播超甜玉米的产量与性状都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超甜玉米的产量,改善其性状,找出最适合超甜玉米使用的氮肥施用量,本文通过选用"华珍"超甜玉米作为试验品种,进行不同施氮量试验,测定其叶面积、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秃尖长以及百粒鲜重与干重等性状。结果显示,6组不同施氮量对秋播超甜玉米百粒干重、百粒鲜重、叶面积、穗行粒数、穗粗以及穗长都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最佳的氮肥施用量应保持在300kg/hm2左右,这样的施氮量不仅能提高超甜玉米的穗长和叶面积等产量性状,还能避免因过量施氮肥所造成的氮素营养过剩。一旦玉米营养体太繁茂,就会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延长玉米的生长期。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平果县马铃薯生产适宜的施氮量与施肥方式,2012年冬在广西平果县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肥力石灰性田上,马铃薯氮肥施用量应低于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推荐方案,在施足磷钾肥(P2O575 kg/hm2、K2O 180 kg/hm2)的基础上,用70%氮肥(68.25 kg/hm2)作基肥、30%氮肥(29.25 kg/hm2)作苗肥施用是当地冬季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的一种理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20.
氮钾配施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舅栽试验,探讨了氮甸配施对菠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氮肥对采有一定增产作用,但当氮肥用量超过0.3gN/kg、土时产量下降。单氮能提高菠菜蛋白质含量,但使干圾VC含量下降。硝态氮积累明显增加,不利于菠菜品质的提高。配施钾后,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