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窄冠黑杨窄冠黑白杨的选育(Ⅱ)木材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所育成的窄冠黑杨、窄冠黑白杨心材的比例小,颜色浅,有利于提高制浆的白度,木材的基本密度随树高而增大,木材纤雏长度与树高的关系不大,但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长,纤维长度5年生时基本稳定,可达1mm。因此,为提高制浆质量,以5年生以上采伐利用为好,为提高树木的经济价值,最好10年生采伐利用,4m以下做胶合板材,4m以上制浆造纸。  相似文献   

2.
窄冠黑杨、窄冠黑白杨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杂交育种 ,选出了 6个窄冠黑杨、1个窄冠黑白杨无性系 ,材积生长量分别接近对照I—6 9/ 5 5、中林4 6和窄冠白杨 3号。窄冠黑杨单株立木干物质产量超过中林 4 6 ,冠幅比对照小 1/ 2~ 1/ 3,适用于农田林网及农林间种。窄冠黑杨耐盐碱能力较强 ,容易扦插繁殖 ,造林成活率高。木材基本密度 36 0~ 394kg/m3 ,木材纤维长 1mm左右 ,随年龄增长而加长 ,5a生时趋于稳定。因此从制浆造纸来看 ,以 5a生以上利用为好。经制浆及检测、胶合板制作证明 ,木材适用于制浆造纸及作胶合板原料。  相似文献   

3.
窄冠刺槐无性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选自河南省淮阳县的窄冠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过程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无性系繁殖与育苗方法以及无性系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研究.多点测定结果表明:窄冠刺槐生长快,在不同栽培条件下4~8年生时,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1.5~I.8 m,胸径2.1~2.5 cm;干形好,树干通直,形率达0.7~0.8;树冠窄,紧凑而圆满,分枝角度<35°;托叶刺少或无.窄冠刺槐无性系是营建速生丰产用材林、生态防护林、农林复合系统以及园林绿化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窄冠刺槐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10月用全挖法和分层分段挖掘法,研究了窄冠刺槐根系的分布特征、根系生物量以及不同密度林分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窄冠刺槐个体根系水平分布在株间可达到6.6 m,在行间可达到5.0 m;主根可深达2 m以上,侧根垂直分布集中在10~40 cm土层内.窄冠刺槐根系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16.82%,主根、侧根的生物量在根系生物量中分别占87.13%、12.87%.窄冠刺槐林分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分别为6 160.2~10 940.55kg·hm-2和970.35~1 607.4 km·hm-2,并呈现出根系生物总量和根总长与林分密度成正相关的规律.在垂直方向上,林分根系中直径D<15 mm的根主要分布在地下0~20 cm土层内,而直径D≥15 mm的根主要分布在地下20~40 cm土层内;在水平方向上,直径D≥5 mm的根数量随距树干距离增加而减少,而直径D<1 mm的根数量则随距树干距离增大而增大,主要集中分布在距树干0.5~1.5 m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窄冠白杨5号、6号的选育,是作者进行的白杨派树种杂交育种工作的一部分,目的是育出一批适于林粮间作和农田林网采用的优良无性系。经过室内杂交、苗期无性系测定、观察性造林试验,多点无性系对比试验,根系及材性研究和杨粮间作试验,证明窄冠白杨5号(12—3)、6号(4—3),具有树冠窄、根系深、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主干圆满通直等特性。两无性系用于林粮间作,行距15—20m,株距4m,每亩8—10株,10年生,可长成30cm的中径材,间作区粮棉基本不减产。  相似文献   

6.
利用窄冠毛白杨冠窄根深、基本无缓苗期、成活率高、生长快、材质好的特点营建农田林网 ,是改变本地林网树种单一、栽植成活率低、树木成材慢、材质劣、效益不高的有效途径。 1996年在枣庄市薛城区营建窄冠毛白杨林网 40 0 0hm2 ,并在 3种不同土壤类型范围内 ,对不同的整地挖穴方式及树种、品系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证明 :窄冠毛白杨适宜薛城区不同土壤农田林网栽植 ,成活率达 96 %以上 ,比其它品系毛白杨高出 2 5 .8个百分点 ,4年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高出中林杨 11% ,高出鲁毛 5 0毛白杨 5 4.5 %。  相似文献   

7.
窄冠型杨树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杂交和无性系选择 ,育成了窄冠白杨、窄冠黑青杨、窄冠黑白杨、窄冠黑杨等 4大类 13个窄冠型杨树新无性系 ,并用窄冠白杨 5个无性系进行了杨粮间作的研究。 11a研究结果表明 ,窄冠型杨树用于农林间作“胁地很轻”是适用于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优良品种 ,可在华北和中原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窄冠型杨树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杂交和无性系选择,育成了窄冠白杨、窄冠黑青杨、窄冠黑白杨、窄冠黑杨等4大类13个窄冠型杨树新无性系,并用窄冠白杨5个无性系进行杨粮间作的研究。11a研究结果表明,窄冠型杨树用于农林间作“胁地很轻”是适用于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优良品种,可在华北和中原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杂交育种,苗期选择,无性系测定,选出了6个窄冠黑杨,1个窄冠黑白杨无性系。前者生长量接近对照I-69/55和中林46,冠幅比对照小1/2—1/3,耐盐碱能力较强,容易扦插繁殖,造林成活率高。后者生长量与窄冠白杨3号相当,冠幅比窄冠白杨3号更窄,繁殖方式同一般毛白杨。两类品种均为适合于农田林网及农林间作的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白杨派优良无性系——窄冠白杨为研究对象 ,易县毛白杨雌株为对照品种 ,以窄冠白杨的配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研究重点。着重研究了不同配置的窄冠白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从中选出最佳栽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 ,株行带距为 (2 m× 4 m)× 2 0 m的配置 ,是最理想的栽植模式 ,即双行林带株行距为 2 m× 4 m,农作物带宽为 2 0 m,小行距内和距林带 0~ 4 m为显著增产区 ,4~ 10 m为增产区 ,未出现减产区  相似文献   

11.
在凤城宝山林场45年生日本落叶松冠下,研究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以冠下4m×5m和带状5m×5m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量影响最大。适宜的造林密度有利于幼树的生长,防止由于过密而产生的偏冠现象,3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较对照1.5m×1.5m提高21.8%~58.4.8%。  相似文献   

12.
窄冠刺槐幼林树体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河南省民权林场进行窄冠刺槐带干苗和截干苗造林试验和截干苗造林后幼林不同树体管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1)北方地区培育窄冠刺槐速生丰产林,宜采用截干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成活率比带干苗的高9.26%,造林当年、第2年和第3年的树高分别增加13.6%、11.1%和11.4%,且差异均极显著(P0.01),胸径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2)带干苗造林会发生死干现象,死干率高达52.30%,极大影响干形;(3)截干苗造林当年采取任何树体管理措施包括定株、抹芽及短截竞争枝都会降低窄冠刺槐造林当年的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生长量表现为不定株、不抹芽定株、不抹芽定株、抹芽,这种对生长的负面影响在造林后第3年会减弱或消除;(4)截干造林当年不采取任何树体管理措施,于当年冬季或第2年初春树液流动前进行去萌留主干并去除顶端竞争枝,可获得最大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并可以保持良好干形。  相似文献   

13.
窄冠黑杨Ⅰ号,Ⅱ号是以美洲黑杨与窄冠黑青杨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的杨树新品种,雄株;速生,材积生长量与对照中林46相近;树冠窄,冠幅比一般宽冠杨树小1/2~1/3;易生根;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在土壤含盐量0.3%,pH8~8.5的中轻度盐碱农田中,生长良好;是优良的农林复合经营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东部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应用窄冠白杨无性系进行林粮间作定位试验,11年的测试结果表明,以每公顷120株的密度进行林粮间作,农田内平均遮光率为15%左右,在小麦灌浆期可以有效地降低气温,减少干热风危害,对小麦有增产作用,每公顷增产可在225kg以上,间作可使玉米减产,但减产损失远小于小麦增益,特别是拥有树木的农户,其立木收入显著地高于减产损失。  相似文献   

15.
窄冠白杨6号育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窄冠白杨6号的花芽数量,花序长度及杨絮重量,发现大田情况下,窄冠白杨6号败育,无飞絮污染,而在温室条条下可育,但单株杨絮量仅为普通毛白杨雌株的15.6%。说明窄冠白杨6号作为行道树或用于绿色通道建设,不会产生飞絮污染,同时又可作为进一步杂交育种的母本。  相似文献   

16.
窄冠速生刺槐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窄冠速生刺槐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十多年的选育和测定,已通过国家鉴定的刺槐优良无性系。窄冠速生刺槐具备以下优良性状:(1)速生。1年生苗高可达5m以上,胸径可达3cm以上;2年生平均胸径可达5.2cm以上;6年生胸径可达24cm以上;8年生树高平均生长量1.5~1.8m、胸径2.1~2.5cm,是目前生长速度最快的荒山荒地绿化造林树种。(2)干形好。在较好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其树干形率达到0.8,树干通直。(3)树冠窄。分枝角度≤30&#176;,形成圆满树冠。(4)托叶刺小或无。由于窄冠速生刺槐具备上述几方面的优良性状,比过去选育的刺槐优良无性系更显特色,是营建速生丰产林的首选树种之一,而且还是城市园林绿化和营造景观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窄冠杨树新品系A118、钻×俄、斯×施的物候、抗寒、抗病虫、形态特征等指标,并对其抗寒性进了室内测定,揭示了窄冠杨树的生物学特性,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窄冠毛白杨林下、冠影内光合有效辐射性和树冠投影面积。遮光量的研究表明,窄冠毛白杨林下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比泡桐高1.8%,比宽冠毛白杨高17.696;树冠投影内的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窄冠毛白杨比宽冠毛白杨高7.3%,比泡桐高11.1%。窄冠毛白杨是农林间作和密植丰产栽培的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树木材纤维长度变异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分析了杨树木材纤维长度的径向变异规律及其与林木生长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木材纤维长度随树龄增长而增大,前3a快速增长,至第4年缓慢增长,趋于稳定,而与林木生长的立地环境关系不大。中龄林(4~7a生)木材适合造要求纤维长度为0.6~1.0mm吸墨纸等纸,成熟林(8a生以上包括8a生)木材适合造要求纤维长度为0.8~1.1mm打字纸等纸。  相似文献   

20.
盐亭县窄冠刺槐引种造林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窄冠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e1.Zhaiguan)是刺槐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具有生长快、干形好等优良性状,于2004年开始在盐亭县引种栽培。在造林成活率调查及林木生长测定基础上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窄冠刺槐表现良好,适合在盐亭县及类似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