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以西伯利亚百合为研究对象,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可溶性糖的含量,还原性糖的含量,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淀粉酶的活性等多个方面探究了不同氮水平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对西伯利亚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从结果看出,在观赏百合栽培过程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合理的配比施用,既可使氮素被植物成分吸收利用,也避免了氮素积累所引起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高洪波  郭世荣  汪天 《园艺学报》2004,31(2):236-238
 研究了根际低氧处理对网纹甜瓜幼苗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处理使幼苗根系和叶片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根系热稳定蛋白含量增加,而且根系比叶片反应更敏感;与低氧耐性较弱的‘西域一号’相比,耐性较强的‘刚强’品种在低氧处理下硝态氮、铵态氮、蛋白质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表明较高的硝态氮、铵态氮、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对提高网纹甜瓜低氧耐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外源氢气(H2)对低温下黄瓜幼苗光合碳同化及氮代谢的影响,以‘津优 35 号’黄瓜为试材,将种子分别用饱和富氢水(HRW,H2 供体)和去离子水(对照,Control)浸种 8 h,常温下育苗,幼苗长至 2 叶 1 心时移至光照培养箱中进行低温(昼/夜温度 8 ℃/5 ℃)处理。结果表明:低温抑制黄瓜幼苗的生长,造成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下最大天线转换效率(Fv′/Fm′)、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和根系活力逐渐降低,而胞间 CO2 浓度(Ci)和初始荧光(F0)趋于升高。此外,低温胁迫诱导了黄瓜幼苗碳代谢关键酶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总糖、蔗糖含量有所升高,淀粉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发现,低温下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及总氮、铵态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硝态氮含量略有升高。富氢水浸种的黄瓜幼苗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对照一致,但低温胁迫过程中除 Ci 和 F0显著低于对照外,其余指标多显著高于对照,说明外源 H2 可以通过提高黄瓜幼苗光合关键酶活性,减轻光抑制,维持较高的碳、氮代谢水平,进而增强对低温胁迫的耐性。  相似文献   

4.
氮肥用量对温室草莓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研究了温室栽培条件下,0、40、80、120mg/kg不同土壤氮素水平对草莓果实发育阶段叶片的光合色素、最大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草莓土壤氮素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花期和坐果期,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以120mg/kg氮素处理促进作用最强;在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氮素水平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以80mg/kg氮素处理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5.
以"津优35"黄瓜为试材,研究了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黄瓜植株氮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N量对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黄瓜植株氮代谢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在I2(0.8Ep)、I3(0.8Ep)2个灌溉水平下无显著差异;结果期黄瓜植物叶片中硝态N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但I2、I3处理差异不显著。在I2、I3灌溉水平下,N2(600kg/hm2)处理下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活性显著高于N3处理,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硝态氮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N3(750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根据黄瓜氮代谢相关酶及相关物质含量,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黄瓜作物最佳灌水量应为0.8Ep,施N量为600kg/hm2。  相似文献   

6.
朱玉珍  惠竹梅  张辉 《北方园艺》2012,(16):142-145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供试材料,于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分2个时期对‘赤霞珠’植株分别进行10、20、30、40g/株施氮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葡萄叶片氮素化合物含量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4种施氮处理均使葡萄叶片硝态氮、氨态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同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也升高,依次为40g/株30g/株20g/株10g/株,且40g/株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及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人工气候培养箱条件下,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5、15、25℃)对2个普通白菜品种(低富集硝酸盐的揭农4号、高富集硝酸盐的香港特选)生物量、硝酸盐含量、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植物-土壤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是2个普通白菜品种最适生长温度,香港特选和揭农4号的地上部干质量较5℃处理分别增加了23.2%和26.8%。随着温度的升高,香港特选和揭农4号叶片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与5℃处理相比,15、25℃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分别增加了15.0%、18.3%和6.7%、16.7%。与5℃处理相比,15、25℃处理的香港特选和揭农4号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增强;亚硝酸还原酶(Ni R)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随温度的升高,香港特选土壤NO3--N含量逐渐升高,而揭农4号土壤NO3--N含量则显著降低。3种温度处理下,揭农4号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含量均低于香港特选。  相似文献   

8.
矮生菜豆叶片衰老过程中碳氮代谢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矮生菜豆品种美国贡豆和哈菜豆六号为试材,研究了矮生菜豆叶片衰老过程中碳氮代谢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矮生菜豆叶片展开至衰老过程中,叶片全氮含量逐渐下降,而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抛物线型变化,且峰值均出现在叶片展开后14 d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精量调制光源,以番茄品种‘SV0313TG’为试材,设置红光、蓝光和红蓝(3︰1)组合光处理,以白光处理为对照,测定番茄幼苗叶片中主要含氮物质(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天冬酰胺合成酶(A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红蓝组合光处理下硝态氮含量、NR和GDH活性及6种氮代谢关键酶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红光和对照处理,但与蓝光处理无显著差异;与对照和其他处理相比,蓝光处理下铵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NR、NiR、GS和GOGAT活性及NR、NiR、GS2、FdGOGAT和LEAS1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红光显著降低了全氮含量,NiR、GOGAT、GDH和AS活性及GDH1表达量均受到抑制。综上,与对照相比,红光处理降低了番茄幼苗叶片全氮含量和部分氮代谢酶活性;蓝光处理则提高了游离氨基酸和铵态氮含量;红蓝组合光能够提高氮代谢相关酶转录水平和部分关键酶活性,进而促进氮素吸收并向可溶性蛋白转化。可见,适宜比例的红蓝组合光可促进番茄幼苗氮的同化及转化氮的吸收,加速物质积累,进而促进番茄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
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龙牙百合在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叶片和鳞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还原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牙百合的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鳞茎好,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还原性糖含量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肥对韭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氮肥对韭菜生长、叶绿素总量、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完全使用铵态氮会抑制韭菜的生长,降低产量;随着硫酸铵的浓度增大,硝酸盐含量逐渐减少,但可溶性糖含量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提高硝酸钙浓度,可明显提高维生素C含量和叶绿素的总量,但可溶性蛋白却下降;尿素可明显提高产量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综合比较,当硫酸铵、硝酸钙、尿素浓度分别为0.4%,0.6%,0.6%时,韭菜产量高且硝酸盐含量低,品质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3个花椰菜品种幼苗期叶片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花椰菜幼苗期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总体上都表现为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呈现波动性变化,但还原糖含量的值都显著低于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3个不同熟期甘蓝品种幼苗期叶片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舍量、还原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3种甘蓝幼苗期蛋白质舍量和叶绿素含量总体上都呈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都表现为在幼苗期的前3周逐渐升高并在第3周达到最高值,在第4周显著降低后又逐渐升高.还原糖含量多呈现无规律的波动性变化,但是还原糖含量的值都显著低于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砂培条件下,几种新型立体装置对意大利生菜形态指标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立体装置T4(有网芯,有溢水孔)能缩短生菜的生育周期,提高产量.在生菜的品质方面.收获前叶片硝酸盐含量明显降低,VC、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较对照都有明显提高,叶绿素含量、地下部干、鲜质量较对照差异显著.表明新型立体装置T4能改善根际环境.使植株更好地生长,在提高品质和产量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以"魁冠宏丰"番茄为试材,采用珍珠岩/蛭石(V/V 2∶1)栽培方式,在总氮水平15 mmol·L-1下,设置铵态氮+硝态氮0 mmol·L-1+15 mmol·L-1(A0N15,对照)、5 mmol·L-1+10 mmol·L-1(A5N10)、7.5 mmol·L-1+7.5 mmol·L-1(A7.5N7.5)、10 mmol·L-1+5 mmol·L-1(A10N5)、15 mmol·L-1+0 mmol·L-1(A15N0)处理,研究了同一氮水平下,不同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和铵同化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番茄铵同化能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植株的总干质量在A5N10、A7.5N7.5处理较对照增加了27%、20%,A10N5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A15N0处理则降低了22%;分析发现根系和叶片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随着铵态氮配比的增加而增加,增加了40%以上。参与氮代谢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在根系中均显著高于对照;同时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含量随着铵态氮配比的增加不断增加,但A10N5、A15N0处理Glu含量显著下降,同时可溶性糖、淀粉、叶绿素含量下降。营养液中铵态氮浓度达到10 mmol·L-1及以上水平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一方面是叶片叶绿素减少导致碳同化受阻,影响根系的氮同化,另一方面是Glu含量减少导致氮同化受抑制,从而植物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百合品种‘索邦’为试材,以室温(昼/夜温度22℃/14℃)为对照(CK),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昼/夜温度8℃/2℃)对其胁迫处理3、7、10 d,随后立即增至室温,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等常规方法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探讨低温胁迫后增温对百合10叶期、20叶期及现蕾期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冬季日光温室的调温及切花百合的种植管理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与CK相比,低温胁迫后各生长期百合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相对电导率(REC)、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胁迫10 d后分别达到各期CK的0.97~2.33、2.05~5.26、1.84~2.14、2.40~2.49、0.87~1.87、1.77~5.33倍,增温处理后其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REC、Pro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增温10 d后趋于各处理,分别为CK的1.03~1.26、1.12~2.18、1.02~1.12、1.35~1.72、0.87~1.03、0.56~1.32倍。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百合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变化最为明显,且低温胁迫后增温可缓解‘索邦’百合不同生长期所遭受的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17.
水涝胁迫对常绿欧洲荚蒾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常绿欧洲荚蒾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幼苗在浸水处理条件下的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水涝胁迫下,常绿欧洲荚蒾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表明常绿欧洲荚蒾通过积累这些物质来适应水涝逆境。到水涝胁迫处理12 d,尽管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相对电导率增至24.8%,但与对照相比,植株外表的生长状况并无多大变化,说明常绿欧洲荚蒾较耐水涝。  相似文献   

18.
以实生苗榆叶梅幼苗为材料,在遮雨棚中盆栽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在分别干旱处理3d、6d、9d、12d后采样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观察,系统研究干旱胁迫下榆叶梅幼苗体内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及程度的加重,榆叶梅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细胞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榆叶梅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均降低,叶绿素b含量变化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