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农民以开展农业生产立业,普及农作物科学种植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加快农业发展进程。吉林省是产粮大省,是著名的玉米黄金地带,玉米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积极普及玉米种植技术,有利于提高吉林省农户收入,保证吉林省粮食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农民立业之根本,我国农民以种地为生,不同地区种植的作物各不相同,其中马铃薯是比较常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在吉林省乃至很多省份也都有种植。马铃薯要想获得高产增收从选种到收获各个环节都要引起注意,不能小视。其中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关键,稍有不注意或者防治得不及时就有可能造成马铃薯减产,影响农户收益,本文主要总结了马铃薯常年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仅供读者借鉴参考,希望对马铃薯生产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8年前,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新屋村还是一个负债百万的贫穷村庄;8年后一跃成为年经济总量超过1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298元的巴南区乃至重庆市的名村强村。近年来新屋村先后荣获区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中国特色村、全国巾帼示范村等多项荣誉。完成这一嬗变的关键人物竟是一  相似文献   

4.
下林村发展村域经济的调查与启示熊森林村域经济是农村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它包含一个村内多种经济成份、各类产业部门、不同经营层次的全部经济活动。村域经济作为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群,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关系列整个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乃至“小康...  相似文献   

5.
在山东省蒙阴县常路镇田家岭村有一位普通的农民,把一个生产镢头、铁锹等简单农具的铁匠铺,发展成一个能锻造矿山配件和汽车配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年产值3500万元,利税290万元,并带动全村200多户农民靠铁业加工走上了致富路,成为全镇乃至全县名副其实的铁业加工专业村.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农民立业的根本,是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的平台。自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来,农村土地确权问题一直是农民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总结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基本原则,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相似文献   

7.
锦生  大江 《农家顾问》2004,(2):18-19
近一年来,江苏省启东市工商局吕四分局多次接到四川、广东等省边远地区农民的投诉,反映启东市吕四港镇纯阳路13号立业事务所发布不实广告,骗人钱财。  相似文献   

8.
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土地,土地是农民立业之本,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农村土地,提升农村土地价值。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将乐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例,对落实好此项工作进行阐述,希望能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发展一村一品,是培育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央每年都反复强调,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为了解各地的一村一品发展情况,本刊记者分头行动,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报道活动。这一次来到了中国湖城——江西省鄱阳县。在鄱阳县,只要提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几乎所有的农民都知道,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遍布鄱阳县各个乡镇和80%以上的村。据了解,该县90%以上的种养大户都加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1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农业各个领域,覆盖面广,产业繁多,可充分满足农民参与的需求,10万农户由此脱贫致富。如今,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无公害农产品28个、绿色食品77个、有机食品96个、江西省名牌产品4个、著名商标2个。在这个"浪花上的城市,鸟语下的乡村"里,就有这么一个村,为全县乃至全省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走出了一条具有鄱阳特色的美好乡村发展之路,它就是鄱阳县高家岭镇龙岭村。近年来,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高家岭镇龙岭村建成了蔬菜大棚产业示范园区,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彰显出"一村一品"良好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0.
米王村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试点村以来,始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培训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这一目标,把创新工作机制的核心锁定在如何使农民成为建设的主体、增收成为建设的主渠道、农村成为建设的主阵地上,区、乡、村三级联动,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为全区乃至全市科学发展树立了新模样,探索出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金胜利 《甘肃农业》2013,(24):40-41
2011年2月22日榆中县衣技中心成立了甘肃省第一所农民田间学校,榆中县农民田间学校,第一期共招收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康营村、石头沟村、红土坡村、中连川村、高墩营村五所衣民田问学校共223名学员,经过两年的系统培训,有197名学员于2012年底正式毕业,毕业率88.3%。第二期扩大到八所农民田间学校招收263名学员,招生范围包括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村级农民技术员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员,已于2013年正式开学。  相似文献   

12.
卓根 《今日农村》2006,(3):12-12
湖南省新邵县水塘镇清江村远离国道省道,即使离乡道也较远。可就是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却是新邵县重要的西瓜生产基地,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都小有名气。西瓜带给清江村不仅是“名声在外”,更重要的是大把大把的钞票“流”进了清江农民的腰包里,并带动了周边村西瓜生产的发展。近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农业部继续为农民办理二十一件实事,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新型农民.在3万个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在实行整村推进的基础上,每村确定40名农民作为基本学员,培训机构进村开展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5天,现场指导不少于15次.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过去是“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如今这种情景变了:“村看村,屯看屯,农民看能人。”能人成了带领农民致富的“金凤凰”。“凤凰”在哪?许多农民都说,农村专业协会的“头头”就是能人。刁俊德,就是这样一只引领农民奔向富裕的“金凤凰”。刁俊德,年近五旬,是集安市  相似文献   

15.
<正>一、创新土地流转协调服务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村组织和乡镇政府在土地流转中主要的角色就是协调服务。从问卷调查看,在回答"土地流转中农民最需要村组织做什么"时,有51%的农民认为,村组织首先应做好协调工作,并有40%的农民愿意委托村集体组织流转土地,有37%的农民认为村组织(包括协会)和乡镇政府应该协同做好流转合同的鉴定服务和纠纷调处工作。在回答"农民最希望政府做好哪些促进土地流转工作"时,80%的农民认为应  相似文献   

16.
米王村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试点村以来,始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培训新农民、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这一目标,把创新工作机制的核心锁定在如何使农民成为建设的主体、增收成为建设的主渠道、农村成为建设的主阵地上,区、乡、村三级联动,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为全区乃至全市科学发展树立了新模样,探索出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8月22日,农业部在青海西宁举办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村企对接活动,并向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颁发了证书。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出席活动并致辞,要求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推动下,一村一品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5.3万个,从业人员5529万人,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076元,高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4.6%。一村一品已成为活跃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开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民离村成为中国乡村社会的普遍现象,引起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视作严重的社会问题与农村衰落的重要标志。苏南农民离村的形态反映出历史的复杂面相。它是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苏南地区出现的正常现象,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苏南农民离村问题并不严重,一般是在农村出现劳动力过剩后,仅靠农业生产无法维持家庭各项开支,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为农民离村创造了条件。农民离村促进了迁出地与流入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沉重的人口压力得以纾解,从而支撑起过密化的小农社会。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泥河村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命名为“中原书法村“。在鹤壁市淇县书法文化产业展销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泥河村的数十名村民正在挥毫泼墨,一幅幅颇见功底的书法作品跃然纸上。展销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泥河村书法协会会长贾文海介绍说,泥河村1984年成立了农民书法协会,协会先后组织了12次农民书法邀请赛和农民书法展览。目前,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塘咀村、官厅村的实地调查,分析总结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农民积极性不高、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原因,并对如何提高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