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油松容器苗培育1、容器选择:塑料薄膜容器具有制作简便、价格低廉、牢固、保温、保湿,播种后出苗早,育苗效果好等优点.适于培育各种树种和不同规格的容器苗。生长中常见采用单个株形有底塑料容器袋,规格为7×12cm塑料容器袋,价格低廉但装土慢、费时费工。实践中以山西省林科所育苗容器厂生产的可降解蜂窝式无底塑料容器组合为最好。  相似文献   

2.
侧柏育苗容器规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规格的容器袋对侧柏苗生长的影响及各种规格容器袋的育苗成本的分析,结果表明:4cm×12cm的容器袋是培育侧柏“百日苗”的最佳规格。  相似文献   

3.
针对铅笔柏容器苗搬运不便和起苗断根造成的缓苗现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规格塑料容器袋和限根育苗措施,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实生苗1年半生即可出圃造林,并发现铅笔柏幼苗长势变异大,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建议在育苗生产中应加强规范化标准管理,以便苗木生长健壮整齐,提高出苗率。  相似文献   

4.
红叶石楠营养繁殖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穴盘扦插,生根后栽入营养钵(袋)培育红叶石楠容器苗,与常规大田育苗相比,具有育苗周期短、规格易于控制、苗木质量好、节省繁殖材料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乔和爱 《防护林科技》2017,(12):33-34,110
通过采用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容器进行油松育苗试验,测定了1年生长期后油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和总根长等生长指标,分析不同容器类型和规格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有明:苗高和地径以硬塑料容器处理最大,分别达到了15.5cm和2.66mm;苗木主根长以小规格黑色塑料容器处理最大,达到29.8cm;苗木根系总长以大规格黑色塑料容器最大,达到740.4cm。可见,硬塑料容器有利于油松容器苗地上部分生长,黑色塑料容器对容器苗根系生长促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用塑料容器袋将梨苗装入袋内短期培育成活后,雨季上山栽植成活率达到98%,裸根苗栽植成活率67%,容器苗栽植比裸根苗栽植成活率高31%,栽植成本降低40%。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容器规格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苗木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规格的无纺布容器袋和黑色塑料容器袋培育容器苗,测定苗高、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冠比、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直径等生长指标,筛选出适宜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的容器规格。结果表明,不同容器规格对苗高、地径、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影响极显著。在19 cm×25 cm的无纺布容器袋中,容器苗各项生长指标均较优,苗高23.05 cm,地径6.04 mm,总干重13.04 g,根长1 330 cm,根表面积717 cm2,根体积62.15 cm3;在26 cm×21 cm的黑色塑料容器袋中,容器苗也表现较好。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19 cm×25 cm无纺布容器袋;如考虑成本,可选择26 cm×21 cm黑色塑料容器袋。  相似文献   

8.
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对容器育苗的研究进展,从容器苗的育苗容器、育苗基质、培育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苗木容器育苗研究现状.育苗容器主要从容器的种类、容器的形状及规格等方面进行评述.育苗基质主要从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质量的影响进行评述.容器苗培育技术主要从育苗方法、断根技术、炼苗、肥力管理、化学调控技术、光周期控制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
对中甸山楂、西南花楸、川白桦、光核桃等4种滇西北亚高山乡土阔叶树种1年生容器苗的育苗容器规格和育苗磬质进行了研究。其相关的试验结果表明:4种树种不同育苗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处理的150日容器苗苗木的苗离、地径、苗木主根长、侧根数、苗木的干、鲜重6项指标在不同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依据试验结果提出中甸山楂、西南花楸一年生容器苗培育宜采用巾型规格的容器,其容器规格为11cm×15cm。白桦和光核桃一年生容器苗培育需使用中、大型规格的容器,其容器规格为11cm×15cm或15cm×18cm。中甸山楂和西南花楸一年生容器苗培育宜选用C基质生土(40%)+山基士(40%)+沙子(20%)和D基质生土(40%)+火烧土(40%)+山基土(20%);白桦一年生容器苗培育宜选用C基质;光核桃一年生容器苗培育宜选用C基质或D基质,但推荐用D基质。  相似文献   

10.
针叶树幼树移栽与容器大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半干旱地区针叶树造林的成活率,在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林场开展了针叶树幼树带土坨移植试验与塑料容器大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8年生境子松幼树移植成活率达88% ̄98%;4年生不同树种容器苗造林成话率达76% ̄87%。樟子松容器苗成活率比裸根苗高53%;流动风沙土造林地比生草风沙土造林地高45%。  相似文献   

11.
作者四年来在杉木容器育苗过程中,通过对容器规格,营养土配方的选择和容器扦插育苗,容器播种苗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试验研究,并用容器与裸根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完善系统的技术措施,经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几年来共培育容器苗70多万株(扦插苗20万株,播种苗50多万株)。  相似文献   

12.
针叶树是芬兰、瑞典、挪威、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主要的商品林树种。容器苗是针叶树重要的育苗类型。与裸根苗比较,容器苗具有育苗周期更短、造林季节可延长、苗木适应性更广、苗木质量更一致的优点。因此,容器育苗成为精准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借鉴欧美容器育苗的技术方法,提高我国容器苗的质量,为我国针叶树容器苗发展提供参考,文中主要从4个方面综述了欧美国家检测与提高苗木质量的方法,即列举了针叶树常用的苗木质量检测指标,总结了育苗容器与育苗基质的改良进展,介绍了养分、水分、光照与温度等培养条件的优化手段,简要概述了容器苗病虫害防控的进展,提出了我国相关树种容器苗生产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杨树容器苗雨季造林,是用营养钵(袋)在塑料大棚内当年育苗等雨季到来时带土坨移栽的全根全苗造林。由于容器苗带土坨根部不受损伤,容器中有充足的营养,加之又赶雨季造林,栽后不缓苗,具有成活率高、育苗时间短、省工、节水、无杂草等特点。特别是在春季干旱、多风,土壤瘠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造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火炬树容器育苗及其耐旱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 4种不同规格的容器袋及 3种不同育苗基质对火炬树进行容器育苗试验 ,并在春季持续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下 ,对 1年生火炬树容器苗与 2年生裸根苗进行长时期耐旱性试验 ,火炬树容器苗存活率为 57.4 %。认为火炬树育苗基质可选用混合土代替表土 ,选用规格为 8cm× 1 8cm(即扁径 8cm、高 1 8cm)无底无孔的容器袋作为育苗容器 ,可提高火炬树容器苗木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容器育苗就是利用各种容器装入配制好的营养土进行播种或移植芽苗。常见的容器种类有,纸质营养杯,稻草泥浆杯,营养砖,塑料薄膜袋等。一、容器育苗的优点。①容器育苗培育的苗木苗茎粗壮,根系发达,栽植时不损伤根系,容易成活,特别  相似文献   

16.
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容器大苗培育技术是容器苗育苗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 它是容器苗育苗技术研究的难点, 也是研究的重点。文中围绕容器、基质及其配套技术3个容器大苗培育的要素, 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生产现状, 并对容器大苗培育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福建低山丘陵造林,在培育麻栎苗过程中采用了容器袋育苗、遮荫网、综合控根等措施,当年9月点播的容器苗次年2月出苗率可达到80%以上,苗木出圃规格达到合格苗标准。育苗次年在林冠下造林表现良好,当年造林成活率平均可达90%以上,保存率85%以上。在麻栎容器苗培育中,宜采用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浸泡种子24 h、30~70%透光率遮阴网、使用修枝剪断根的物理切根辅以定期挪动容器苗采用空气切根进行控根处理。  相似文献   

18.
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对容器育苗的研究进展,从容器苗的育苗容器、育苗基质、培育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苗木容器育苗研究现状。育苗容器主要从容器的种类、容器的形状及规格等方面进行评述。育苗基质主要从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质量的影响进行评述。容器苗培育技术主要从育苗方法、断根技术、炼苗、肥力管理、化学调控技术、光周期控制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9.
干旱瘠薄山地侧柏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侧柏不同育苗时间对苗木高生长的影响、不同材料的育苗容器对造林损失率的影响、侧柏容器苗与裸根苗在瘠薄山地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土质、纸质、塑料3种材料的容器中,以塑料容器苗造林时损失率最低,效果最好。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造林成活率高60%左右。  相似文献   

20.
王涛 《陕西林业》2011,(3):41-41
一、容器育苗技术推广 用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是不受栽植季节限制:容器苗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二是节约种子;三是可缩短育苗年限;四是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五是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六是有利于提前发挥效益。起苗前浇一次透水,起苗时要按容器排列顺序,从苗畦一端将土扒开,将容器袋逐个取开,轻轻装入筐内运往造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