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实证分析了非农就业不稳定性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不稳定性总体上对农户收入产生负向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在非农就业不稳定性—农户收入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具体而言,非农就业不稳定性通过减少农户纯非农劳动力配置降低农户收入;就业公平感知负向调节非农就业不稳定性对劳动力资源纯非农化配置的影响;非农就业不稳定性对起步期、稳定期、抚养期和赡养期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而对负担期和空巢期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非农就业不稳定性对东部和西部农户收入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中部地区农户收入影响不明显。为此建议,通过改善劳动力就业环境、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及加强就业信息精准传达,减少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不稳定性;发挥正式制度及非正式制度的积极作用,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公平感知;根据农户特征和地区产业经济水平,制定适宜的政策,引导农户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户增收。  相似文献   

2.
利用甘肃省民勤绿洲调研数据,运用无序多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信息获取渠道、学习能力对农户灌溉技术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具有多样性,且不同信息渠道对不同类型技术选择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社会网络对简单技术采用的边际影响较大,而政府推广对复杂技术采用的边际影响较大;学习能力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具有促进作用。建议拓宽农户基于政府推广和社会网络的信息获取渠道,并针对不同类型节水灌溉技术,结合技术复杂程度和农户学习能力,制定最优的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和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区域,扩大非农就业对实现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770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LS方法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将非农就业细化为非农经营、本地务工和外地务工三类,进一步探讨不同非农就业类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对农户总收入具有显著性的促进作用。2)不同非农就业类型均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户增收,且对农户增收效应具有差异性,其中本地务工的增收效应最强,其次是非农经营,最后是外地务工。3)非农就业对异质性群组收入影响表现出明显差异,对于一兼农户、二兼农户和非农户、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户、低于平均经济水平农户收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大力发展非农就业产业,促进农户多渠道转移就业;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农户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加强农户人力资本积累,定期为农户开展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4.
非农就业对提高农户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文中基于南疆四地州688份农户有效问卷,运用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南疆四地州非农就业对农户收入增长效应。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农户家庭收入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从非农就业对农户收入影响的样本异质性分析可以得出,非农就业对学历较高的农户增收效应更显著;已土地流转的农户非农就业后其收入提高的程度更高;非农就业对已接受就业指导服务的农户收入增长效应更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文中对拓宽就业岗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非农就业农户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八省2185户微观调查农户数据剖析了农户两种政治社会资本对其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交易成本是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主要因素,非正规金融借贷是农户首选贷款渠道,其贷款的交易成本低于正规金融。亲戚朋友拥有干部身份的农户,其正规金融借贷具有资金成本和信息成本优势;而家庭成员拥有干部身份的农户,其非正规金融借贷具有多种交易成本优势。实证分析表明,内在政治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而不影响正规金融借贷,外延政治社会资本显著正向影响正规金融借贷而不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创新农户借贷担保机制、降低农户借贷成本是推进农村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替代是改善农业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其收入效应是实现政府环境管控与农户增收目标相容的关键问题.为研究有机肥替代对农户增收的重要作用,文中以山东省917个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为例,构建内生转换模型探究有机肥替代的收入效应及增收机制.结果表明:蔬菜种植年限、对有机肥替代的了解程度、种植规模与种植户的有机肥替代行为显著正相...  相似文献   

7.
旅游是民族村寨农民实现可持续增收的关键途径,影响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的因素众多,但民族村寨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的影响机制却鲜有学者基于科学的理论框架进行系统化研究,更难以将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置于同一模型中进行研究。文章以可持续生计理论为基础,以DFID-SLA为理论框架,以广西桂林金坑大寨(瑶)、平安壮寨(壮),贵州黔东南肇兴侗寨(侗)、西江苗寨(苗)为案例地的540份问卷调查和63份访谈为数据资料,测度影响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的因素,揭示旅游可持续增收机制,从农户尺度分析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发现:1)农民生计资本、制度环境感知和生计策略均对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有正向效应,制度环境感知作为外源因素对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有显著正向效应,生计资本是影响旅游可持续增收的最主要因素。2)生计策略多元性在农民生计资本到旅游可持续增收结果这条路径上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是不同村寨的传递效应存在差异。3)7种类型农户在农民生计资本、制度环境感知和生计策略存在差异显著,且在生计资本要素上差异最为显著。据此,研究构建的民族村寨农民旅游可持续增收机制框架得以检验,为民族村...  相似文献   

8.
建立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推进闲置宅基地进一步腾退和盘活,是缓解当下中国农村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重要举措。基于山东省典型试点区农户的实地调研,运用SEM模型实证分析兰陵县农户家庭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结果表明:1)资本禀赋对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且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政策资本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影响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政策资本。2)功能认知在资本禀赋对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形成“资本禀赋-功能认知-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路径。据此,宅基地退出首先需要考虑农户家庭资本禀赋及其宅基地功能认知因素,结合农户家庭差异化的宅基地功能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做到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有序退出宅基地。  相似文献   

9.
利用内蒙古地区313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上对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改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9.97%的农户愿意参与灌溉管理改革,对改革表示认可,30.03%的农户不愿意参与改革,对改革不认可或持无所谓态度。农户参与灌溉管理改革的行为受到户主的文化程度、水浇地面积、种植业收入比例、农户社会资本、当地政府支持程度以及农户对灌溉管理改革内容的了解程度等6个因素的影响。而年龄、劳动力数比例、农户家人有无村干部、非农劳动人数占比等4个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锡林郭勒盟入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草原流转对牧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未流转牧户比,流转牧户的家庭人均收入提高52. 4%,因此草原流转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相比较而言,草原流转更利于转出户收入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劳动力转移效应和学习效应的非牧增收机制在起作用。对于转入户而言,较小规模的草原转入对其收入影响并不显著,而较大规模的草原转入对其收入影响为正,这主要是因为规模效应和拉平效应的牧业增收机制在起作用,但就其平均水平来说,草原转入的增收效果有限,毕竟转入户的实际草原经营规模与最优草原经营规模之间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是农户调整生计行为、延伸生计空间的重要选择,是生计资本约束下的农户非传统性生计策略。基于西北S地区1451个农户的问卷调研信息,应用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农户退耕参与决策的影响机制,为促发农户退耕参与决策提供现实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退耕参与决策受其生计资本水平的约束与调节,生计资源禀赋分化将影响退耕区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2)从统计学意义上看,人力、自然、金融、社会与心理资本将显著影响农户退耕参与决策,显现了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联机制;3)农户林业经营技能、非农就业能力、生产资金获得难易程度、亲戚中是否有村干部、韧性指数等是农户退耕参与决策制定的关键要素,是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激励政策制定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近年来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探讨社会资本对藏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文中采用国内外通用的社会资本研究方法,通过设计藏东南地区社会资本指标体系,以藏东南昌都、林芝地区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参与性农户评估(PRA)研究方法的形式,分析了藏东南农牧民的社会资本存量特征,并解释了影响农牧民社会资本的因素。藏东南地区农牧民的社会资本总量偏低,牧区县社会资本指数高于半农半牧县,半农半牧县又高于农业县。社区分异和宗教信仰影响社会资本指标。城镇社会资本指数高于农村。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新平县元江干热河谷地区5个村寨的调查数据,从自然环境与生计资本两方面对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户的生计策略受到当地气候环境与生计资本的双重影响。为了适应干热河谷的气候环境,农户大都选择以种植多季节蔬菜和热带亚热带水果以及周边打工相结合的生计策略。农户的各类生计资本中自然资本指数最高,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居中,社会资本指数最低。生计资本决定着农户生计类型,其中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较多的家庭往往从事以农为主型生计,而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较多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非农为主型生计。  相似文献   

14.
使用历次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了自然灾害频发通过预期冲击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持续影响及其应对之策,考虑到西南民族地区灾害多、受灾重、收入低,同时对这一典型区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频发的自然灾害加重了农民的“生活无意义感”等悲观预期,降低了农民“对未来的信心”等乐观预期,最终对增收产生长期持续影响。2)在西南民族地区,由于脱贫攻坚背景下强有力的救灾援建,灾害频发对农户收入流量的冲击较小,但对其存量资产和预期的负面冲击更大。3)事前防灾基础设施能够有效地稳定和改善农民的预期,最终促进农户长效增收。4)而且对西南民族地区而言,预期干预作用以及增收效果更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加速共同富裕,建议通过建立成本分摊机制强化政府投资、壮大集体经济鼓励自治组织投资、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户投资等方式,强化农村防灾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收入长期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基于532份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情况,运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从产业融合参与、产业组织利益联结和产业融合服务3个环节探讨农村产业融合对欠发达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融合参与、产业组织利益联结、产业融合服务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具体而言,农产品加工品销售、与经营组织协作、互联网作用、政府职能效用4个变量对农户增收影响显著,也表明农业产业链纵向延伸和农村产业发展配套服务对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影响显著。因此,应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农业经营组织,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共服务机制,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6.
订单农业参与率低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文中以内蒙古534户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Logistic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农户的社会资本、信息可得性与订单农业参与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和信息可得性对农户的订单农业参与行为有促进作用;同时,社会资本在信息可得性对农户订单农业参与行为的正向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2010年内蒙古地区实地调查430份农户的微观数据和1998-2011年的宏观数据为基础,从农户的资本要素禀赋、经营结构、外部环境三方面,实证分析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结果显示:2010年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72.9%,农产品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打工收入,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比例也对农户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在市场难于预测、种植结构难以调整的情况下,扩大种植面积和打工是提高收入的主要手段。内蒙古地区农户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家庭外出打工人数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呈现显著正相关,平均影响程度分别为35.38%、22.5%。要想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城镇化建设,加强土地流转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在种植业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重较低的背景下,研究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可能会因为遗漏重要影响因素而导致结论偏误.为了消除农业收入的重要程度对农业保险收入稳定效应的影响,文中选取畜牧业保险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年和2013年对内蒙古包头市奶牛养殖户的问卷跟踪调查,采用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农业保险的收入稳定效应.研究表明,参加奶牛保险对养殖户收入增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保险政策的农牧民收入稳定效应明显.因此,加大发展农业保险政策,扩大补贴范围,提高农牧民的保险意识,有利于稳定农牧民的收入,促进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随着气象灾害越发频繁,如何提升农户气象灾害适应行为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当前农户应对气象灾害能力现状是提升农户适应能力的前提.以江西省229户种粮大户为例,对其适应行为能力综合绩效进行评价.[方法]以社会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获取其适应行为能力的绩效评价结果.[结果]社会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的最大隶属度为0.5452、0.5992、0.7998,评价结果为"一般"、"一般"、"较差".其中,社会绩效得分最高,为67.6523分,环境绩效得分最低,得分为46分.综合绩效最大隶属度为0.5368,得分为60.5439分,隶属于评价集中的"一般".[结论]环境绩效是阻碍农户适应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而农业收入、政府交流、化肥农药使用程度是提升农户适应能力综合绩效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以下建议:增强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收入增加,提升经济绩效;增强农户与各级政府之间的交流,减少信息壁垒,提升社会绩效,进而提升适应行为能力;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环境绩效.  相似文献   

20.
文中试图实证检验新疆林果种植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在县级层面,基于新疆68个县5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林果种植对农户净收入的影响;在农户微观层面,基于新疆六地州50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林果种植对其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和总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1)县级层面林果业发展对农户净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2)微观层面农户参与林果套种对其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工资性收入影响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农户参与林果种植有利于其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和总收入的增加,但对于家庭工资性收入影响甚微。基于此提出政府在推行林果种植与脱贫攻坚时,应加强林果种植科技宣传与培训,重视林果业生态与经济效应,发展林果专业合作社为零散种植户提供管理与销售服务,为剩余劳动力提供非农就业渠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