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选浙江松阳县新兴镇茶鲜叶市场3km外的一段乡镇公路,路两边连着茶园。路的一侧分别密植3段200m长且高度分别为1.5m、2.0m和3.0m小松树为绿篱,邻接的不植树200m路段作为CK。种植绿篱前测得1芽1叶嫩梢、成叶、表土层的铜含量:路边的含量分别为13.96~15.61mg/kg、9.11~10.11mg/kg和7.68~8.02mg/kg;距路边50m的则为9.48~13.72mg/kg、7.01~9.49mg/kg和6.71~7.86 mg/kg;100m的为8.02~12.02mg/kg、5.72~8.62mg/kg和6.79~7.79mg/kg;200m的为8.07~11.63mg/kg、5.69~8.01mg/kg和6.38~8.11 mg/kg,即公路粉尘铜对于路边0~50m范围内茶园有少量污染。种植绿篱1.5年之后,绿篱区路边1芽1叶嫩梢、成叶、表土层的铜含量分别下降5.0%~19.4%、1.4%~12.1%以及14.2%~15.8%,而CK区路边1芽1叶嫩梢、成叶、表土层的铜含量分别增0.9%、增0.6%以及增2.2%。亦即绿篱阻隔了铜对路边嫩梢、成叶和表土的污染,3m高绿篱阻隔效果较好,但距路边50m之后绿篱阻隔作用微弱。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由于高铜的添加使用所导致的环境、畜禽机体和人体受到的不同程度的危害。结果表明,土壤污染的铜含量为>100 mg/kg时,土壤肥力下降,植物生长受阻;畜禽日粮中铜含量为>500 mg/kg时,畜禽机体受到中毒甚至死亡;国标规定食用肉类中含铜量不得超过10 mg/kg。  相似文献   

3.
我国畜禽饲料资源中微量元素铜含量分布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我国不同地区间各种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情况,以及我国畜禽基础饲粮中铜水平,从而为饲粮中合理添补铜提供依据。方法 对采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7大类(谷物籽实、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植物性蛋白饲料、动物性蛋白饲料、牧草类、秸秆类和矿物质饲料)37种饲料原料共3 903个饲料样品,经预处理后用MARS6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微波消解,然后用IRIS Intrepid I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其铜含量。用国家标准物质猪肝粉或黄豆粉作为参照标准,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饲料原料中铜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谷物籽实(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和大麦)平均铜含量为3.95 mg·kg -1(范围为2.50—5.34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包括玉米蛋白粉、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次粉、小麦麸、小麦DDGS、碎米和米糠)平均铜含量为7.16 mg·kg -1(范围为1.62—12.13 mg·kg -1);植物性蛋白饲料(包括膨化大豆、大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亚麻粕和葵花粕)平均铜含量为16.37 mg·kg -1(范围为6.45—30.40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包括鱼粉、肉粉、水解羽毛粉、肠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平均铜含量为11.14 mg·kg -1(范围为1.90—20.04 mg·kg -1);牧草类(包括羊草、黑麦草、苜蓿和青贮玉米)平均铜含量为7.85 mg·kg -1(范围为4.31—9.92 mg·kg -1);秸秆类(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秸和甘薯藤)平均铜含量为7.50 mg·kg -1(范围为3.38—13.89 mg·kg -1);矿物质饲料(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骨粉和贝壳粉)平均铜含量为6.79 mg·kg -1(范围为3.39—11.45 mg·kg -1)。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铜含量范围为1.62—30.40 mg·kg -1,而各类饲料原料铜含量分布规律是:植物性蛋白饲料(16.37 mg·kg -1)>动物性蛋白饲料(11.14 mg·kg -1)>牧草类饲料(7.85 mg·kg -1)>秸秆类饲料(7.50 mg·kg -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7.16 mg·kg -1)>矿物质饲料(6.79 mg·kg -1)>谷物籽实(3.95 mg·kg -1)。以省(区)为单位比较,发现不同地区间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粕的铜含量差异显著(P<0.05)。四川省玉米和大豆粕铜含量最高(分别为2.97和15.74 mg·kg -1),内蒙古自治区最低(分别为1.66和11.72 mg·kg -1);甘肃省小麦铜含量最高(5.61 mg·kg -1),河北省最低(4.02 mg·kg -1)。根据全国各地猪、鸡常用的152个饲料配方计算出基础饲粮中可提供的铜含量为5.07—6.54 mg·kg -1,如根据我国及美国NRC猪、鸡饲养标准中铜营养需要量的要求,基础饲粮中的铜含量基本可提供猪的铜营养需要,可提供鸡大部分铜的营养需要,但上述估算尚未考虑不同饲料原料中铜的利用率。结论 我国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差异较大,全国猪、鸡常用基础饲粮配方中铜含量可提供猪、鸡大部分的铜营养需要量。因此,建议在配制饲粮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铜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需要,同时减少铜的添加和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湖南稻草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稻草秸秆的资源与利用现状。稻草还田的主要方式及其配套技术。长期定位试验表明,稻草还田与对照区比较,土壤中1~0.05粗微团聚体含量高133~135.7g/kg,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5个百分点,土壤容重降低0.09mg/m^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8~3.3g/kg,土壤速效氮含量提高17.1—32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13.2—83mg/kg。早稻草覆盖、晚稻免耕栽培与对照区(稻草直接翻压)比较。水温低1.4—2.9℃,泥温低1~2.2℃,Eh值低50.6mV,稻草上的细菌数多3—5倍,真菌数多10倍。冬季稻草覆盖蔬菜。土壤含水量提高6.44—8.58个百分点,土壤5cm处温度高0.66—1℃。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配合稻草还田。每公顷增产稻谷510—2535kg。增产率为4.5%-22.7%。  相似文献   

5.
浏阳大围山土壤铜锌含量的剖面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浏阳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5种类型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按土壤发生学划分土壤层次采集剖面土样,分析测定了土壤中铜、锌总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研究山地土壤及剖面层次中铜、锌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围山山地土壤中,全铜平均含量为34.5 mg/kg,其中A层29.2 mg/kg,各剖面层次间全铜含量变化较小,分布相对均匀;而全锌平均含量为104.4 mg/kg,其中A层土壤97.2 mg/kg,小于B层或AB层全锌的含量。A层土壤中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分别为1.85 mg/kg和4.82 mg/kg,多数土壤有效铜低于临界值(2.0 mg/kg),而有效锌高于临界值(1.5 mg/kg)。有效铜含量随剖面变化出现表聚或淀积特征,而有效锌含量大多以A层大于AB层或B层。土壤有效铜、锌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总体来看,浏阳大围山多数山地土壤锌较丰富,而铜较缺乏。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对铜离子污染土壤具有较好修复效果的植物,选取长岭-威远一带非常规油气开发区域的黑麦草、玉米草、苏丹草、狼尾草、紫花苜蓿、白三叶草6种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这6种植物在不同含量铜离子条件下的发芽率,并开展其在不同铜离子含量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性试验,计算土壤中铜离子的去除率。结果表明,黑麦草、玉米草、苏丹草和狼尾草对铜离子的耐受性高于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玉米草、狼尾草、苏丹草中的铜离子主要富集在根系,在土壤中铜离子含量为100 mg/kg时,3种植物根系中铜离子含量分别达到了57.25、52.70、47.50 mg/kg;黑麦草中的铜离子主要富集在叶、茎,在土壤中铜离子含量为100 mg/kg时,黑麦草叶、茎中铜离子含量分别达到了23.29、12.12 mg/kg,根中铜离子含量仅仅1.24 mg/kg。当土壤中铜离子含量为25 mg/kg时,黑麦草与苏丹草的铜离子去除率均达到了60%以上,高于狼尾草和玉米草;而当土壤中铜离子含量为50 mg/kg时,苏丹草和玉米草的铜离子去除率均达到了55%以上,高于黑麦草与狼尾草。因此,在长岭-威远一带非常规油气开发区域,在土壤中铜离子含量较高(大于50 mg/kg)时,可选用玉米草作为修复植物;在土壤中铜离子含量低于25 mg/kg时,可选用黑麦草与苏丹草作为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7.
1.牛霉稻草中毒多在早晨突然发观,患牛步态僵硬,病肢不时提举。触摸患足,微热、微肿。数日后,肿胀蔓延到跗关节,明显跛行,重者蹄部皮肤破溃、出血、化脓,防治:立即停喂霉烂稻草.喂绐大量青绿饲料。冬季喂稻草时,必须将稻草翻晒.打掉泥沙及霉灰,并取200克食盐溶于3000毫升温水中,用小唢雾器喷洒在50千克稻草上,  相似文献   

8.
研究饲料中铜对草鱼生长性能、肝胰脏和肌肉中铜铁锌含量的影响,为饲料中铜的安全添加提供理论依据。用铜含量分别为9.38(对照),28.17,46.21,80.07,208.54,439.50,679.72,873.37,1 365.42mg/kg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25.57±0.47)g的草鱼56 d,每14 d取样1次。结果表明:饲料铜含量对草鱼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鱼体水分、鱼体粗脂肪和鱼体粗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而饲料铜含量≥873.37 mg/kg时,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铜含量的升高,草鱼肌肉铜含量无显著变化(其含量为1.52~1.65 mg/kg),铁含量显著升高,锌含量则仅在14 d时显著降低;肝胰脏铜含量显著升高,56 d时,在铜含量1 365.42 mg/kg的试验组达到22.97 mg/kg;肝胰脏铁含量14 d时显著升高,但在56 d时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肝胰脏锌含量在14 d时显著降低,而在56 d时,饲料铜含量≥439.50 mg/kg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草鱼肝胰脏和肌肉中铜含量均低于我国水产品相关标准中规定的铜的限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几种无铅工艺加工皮蛋的产品品质和蛋内重金属含量.使用铜盐料液腌制皮蛋会明显提高蛋中铜含量,从鲜鸭蛋的4.61 mg/kg提高到5.77 mg/kg;使用锌盐料液腌制皮蛋能明显提高蛋内锌元素含量,从鲜鸭蛋的21.36 mg/kg提高到29.97 mg/kg;用铜锌混合法加工皮蛋对蛋内铜和锌的增加量少于铜法和锌法,其中铜从4.61 mg/kg提高到4.93 mg/kg,锌含量从21.36 mg/kg提高到27.98 mg/kg.浸泡过程本身也降低了皮蛋中其他重金属的含量,在铜锌混合法加工过程中,蛋内铅含量从0.020 mg/kg降低到0.014 mg/kg,镉含量从0.015 mg/kg降低到0.009 mg/kg,铬含量从0.060 mg/kg降低到0.040 mg/kg,砷含量从0.084 mg/kg降低到0.063 mg/kg.结果说明,使用无铅工艺加工皮蛋能降低蛋内铅、砷、镉、铬等重金属含量,但存在铜、锌超标的隐忧.  相似文献   

10.
 摘要:研究饲料中铜对草鱼生长性能、肝胰脏和肌肉中铜铁锌含量的影响,为饲料中铜的安全添加提供理论依据。用铜含量分别为9.38(对照),28.17,46.21,80.07,208.54,439.50,679.72,873.37,1 365.42mg/kg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25.57 ± 0.47)g的草鱼56d,每14d取样1次。结果表明:饲料铜含量对草鱼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鱼体水分、鱼体粗脂肪和鱼体粗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而饲料铜含量≥87337mg/kg时,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铜含量的升高,草鱼肌肉铜含量无显著变化(其含量为1.52~1.65mg/kg),铁含量显著升高,锌含量则仅在14d时显著降低;肝胰脏铜含量显著升高,56d时,在铜含量1 365.42mg/kg的试验组达到22.97mg/kg;肝胰脏铁含量14d时显著升高,但在56d时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肝胰脏锌含量在14d时显著降低,而在56d时,饲料铜含量≥439.50mg/kg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草鱼肝胰脏和肌肉中铜含量均低于我国水产品相关标准中规定的铜的限量。  相似文献   

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水果中的微量元素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的合理健康问题了。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常见蔬菜水果中的铜元素进行了测定。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常见蔬菜水果中含有不同程度的铜,均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含量差别较大。在所测的10种样品中,茄子铜含量最高,达到9.46mg/kg,最低为橙子,仅有0.105mg/kg。因此,对于缺铜的人群,应多吃含铜较高的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铜元素。对于体内铜较多的人群,应少吃铜含量较高的蔬菜水果,以避免铜中毒。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南方和中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秋收季节局部地区总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农民往往忽视对稻草的收集和储藏,以致稻草遭受风吹雨淋之后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霉烂现象。而进入冬、春季,一些养牛场饲喂牛群逐渐转为以稻草为主的秸秆饲料,如养牛场不注重对稻草的选择和收藏,使用霉烂的稻草饲喂牛群,则极易导致一部分牛发生霉稻草中毒现象。牛霉稻草中毒又称之为"烂脚病",  相似文献   

13.
正1铜缺乏症铜缺乏症主要见于牛、羊等反当动物,犊牛、羔羊多发,幼驹和猪时有发生,以春、夏季多发。本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土壤中缺铜,所产饲料中含铜不足或缺铜所致。继发性铜缺乏症,与土壤中钼和硫酸盐过多有关,影响铜在组织内的储存和利用。但是铜过量也会引起中毒。有资料报道,铜作为饲料添加剂,每千克饲料内含量不能超过250 mg,否则就会引起中毒。主要症状是家畜表现食欲减退或消失,下痢、贫血、  相似文献   

14.
21头次1岁龄江苏小型山羊,先期增按8mg/kg体重铜的硫酸铜口服19周而未显示出明显临床症状,被分为5组,分别作铜中毒和用三硫钼酸盐予以预防和治疗铜中毒.另6头健康山羊,分别静脉注射三硫钼酸钠或生理盐水,作上述实验对照。发现:(1)三硫钼酸盐有治疗急性铜中毒作用,剂量按每羊 0.5-0.8mg/kg体重钼换算成三硫钼酸盐一次静脉注射是安全有效的。(2) 在给予硫酸铜之前3h预先注射硫钼酸盐,对中毒病羊仅有部分预防作用.(3)以 0.5mg/kg体重钼的剂量换算为三硫钼酸盐,一次静脉注射,对健康山羊无明显副作用。(4)硫钼酸盐治疗急性铜中毒的机制可能与它增加了TCA不溶性血浆铜,延缓了铜离子向组织和器官渗透并产生毒害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调查了江西省主要金属厂矿所致的环境污染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各钨矿附近地区钼和镉的污染严重,词料中铜、钼含量比例严重失调,导致耕牛发生钼、锅中毒综合症的广泛流行,其它家畜也不同程度受到危害。江西主要铜矿和铜冶炼厂附近地区的农田和饲料主要被铜和镉所污染,农田土壤最高含铜量达3755mg/kg,饲料最高含铜量达1572mg/kg,农田土壤含镉量最高的达29.77mg/kg,饲料含镉量破高的达16.06mg/kg,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威胁性,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冀东地区常见的22种饲草中铁、铜、锰、锌4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饲草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铁27.87~1120.33mg/kg,铜3.53~73.69mg/kg,锰3.58~231.02mg/kg,锌2.20~104.50mg/kg,4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为:铁152.49mg/kg,铜12.70mg/kg,锰101.70mg/kg,锌76.24mg/kg,冀东地区饲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品种差异和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日粮铜水平对鹅血液和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试验将1周龄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4组,1、2、3、4组分别饲喂铜水平为39.55,127.60,194.75,255.22 mg/kg的日粮,在鹅4,6,8,10,12周龄时对血液、肝脏、胸肌和皮下脂肪中的铜含量进行测定,然后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日粮铜水平、周龄与性别三因素对鹅血液和组织中铜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铜水平对鹅血液、肝脏中的铜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2组(饲喂铜水平为127.60 mg/kg日粮)鹅胸肌铜含量显著高于1组(饲喂基础日粮,铜水平为39.55 mg/kg)(P0.05),4组(饲喂铜水平为255.22 mg/kg日粮)鹅皮脂中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另外,周龄对鹅血液、肝脏、胸肌和皮脂中的铜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因素对鹅血液和组织中的铜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以肉仔鸡为原料,采用4×2(Cu×V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铜和维生素A水平对肉仔鸡体内铜含量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铜水平为150 mg/kg,鸡肉中铜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值,与维生素A水平高低无关。此时维生素A与铜的交互作用使肉鸡的代谢处于旺盛状态。而当铜添加水平上升为225 mg/kg时,鸡肉中铜的含量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稻草还田量对耕地土壤肥力及烟后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稻草还田500 kg,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提高1.18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5.7 mg/kg、7.4 mg/kg和3.7 mg/kg;显著提高水稻结实率、千粒重,每667 m~2水稻产量增加69.9 kg,净收益增加216.9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日粮添加低剂量甘氨酸铜替代硫酸铜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参数及粪铜排放量的影响,以确定甘氨酸铜替代硫酸铜在断奶仔猪上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与200 mg/kg硫酸铜组相比,100 mg/kg甘氨酸铜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腹泻率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与其他两组相比,50 mg/kg甘氨酸铜组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显著升高.各处理组血清铜和铁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100 mg/kg甘氨酸铜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处理组.50 mg/kg和100 mg/kg甘氨酸铜处理组粪中铜含量显著低于200 mg/kg硫酸铜组;各处理组粪中铁和锌的含量均未见显著差异.结果提示,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00 mg/kg的甘氨酸铜可有效替代200 mg/kg的硫酸铜,甘氨酸铜的使用可大幅度减少饲料中铜的添加量,降低铜排泄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