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农大 4号 (原代号为 177)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杂交育成的啤饲兼用的高产二棱大麦品种 ,母本为 89- 2 1(威 2 4/渝裸 12 3∥渝裸 12 3) ,父本为 89- 0 915 (上海市农科院黄培忠先生提供 )。1991年进行杂交 ,1995年参加区试 ,1999年 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1  1994年品比中 ,川农大 4号小区折合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5 6 2 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增产 8.8%。 1995年川农大 4号参加省院、校大麦育种协作组的区试 ,5点平均单产 46 35 kg,比对照浙农大 3号增产 10 .2 %,居全试验之首。 1996年区试中 ,因低温…  相似文献   

2.
农大棉 6号 (原农大 KZ0 1 )是河北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选育的棉花杂交种 ,2 0 0 4年 2月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正式定名为农大棉 6号。1选育过程。 1 997年开始配制杂交组合 ,经过产量比较试验、异地适应性鉴定及病圃抗病性鉴定 ,农大棉 6号均表现抗枯、黄萎病 ,增产幅度大 ,适应性广等特点。与此同时 ,对其亲本进行提纯复壮和繁殖 ,并探索了高效率制种技术 ,提高了制种产量 ,降低了制种成本。2 0 0 2 - 2 0 0 3年参加冀中南春播常规棉组区域试验 ;2 0 0 3年参加冀中南春播常规棉组生产试验 ,河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川农大 5号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杂交育成的啤饲兼用的高产二棱大麦品种 ,原代号为 1 1 2 1 ,母本为 89- 0 91 5×渝裸 1 0 9,父本为浙农大 3号。其中 89- 0 91 5由上海市农科院黄培忠先生提供 ,渝裸 1 0 9和浙农大3号分别来自重庆市作物所和浙江农业大学。该品种于 2 0 0 2年 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1 区试中的产量 :2 0 0 0年川农大 5号参加四川省院、校大麦育种协作组的区试 ,5点(德阳市、邛崃市、三台县、仁寿县和射洪县 )平均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 5340kg ,比对照浙农大 3号增产 1 1 1 % ,居全试验…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农大棉8号(原农大156),系河北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培育,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浙农大6号是浙农大农学系采用组合(朝日19×皮穗波)F_2×浙农12育成的新品种。经几年的联合鉴定、试验与试种,证明该品种具有粒大早熟的优点和抗倒增产的潜  相似文献   

6.
新农大棉4号是201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熟、优质陆地棉新品种。本文介绍了新农大棉4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新农大棉4号是201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熟、优质陆地棉新品种。本文介绍了新农大棉4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大麦浙农大3号(原名82—03、83—28、84—17、我县为83—28)系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大麦组育成的新品种,杂交组合为76—6477×76—20,1984年冬引入我县,经两年试种,一致认为该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性好,并己列为我县大麦当家品种,至87年冬种可普及推广。一、产量水平浙农大3号产量水平较高,且稳产。84—85年县区试,6个点平均产量为278.8公斤,居区试首位,比对照品种早熟3号  相似文献   

9.
湘农大棉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农大棉1号是湖南农大金农种业有限公司和湖南农业大学共同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具有耐高温高湿、结铃性强、适应性广和高产稳产等优异特性,适宜于湖南省和长江中下游主产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接种白粉菌后24 h甘农大7号材料的叶片为实验组(tester),未接种白粉菌材料的叶片为驱动组(driver),分别提取c DNA,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构建"甘农大7号"白粉菌诱导早期应答基因差减文库。对所获得的EST序列去污染后,通过与核酸和蛋白数据库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其中有219条非重复序列与已知序列同源性较高。对这些序列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发现这些注释的基因主要在信号转导、基础物质代谢等方面发挥作用。本结果为后续探究青稞品种甘农大7号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方向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辐射诱变是小麦产生有益突变及培育优良品种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给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及理论参考,以优质小麦"农大179"为材料,用250 Gy的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并对M2群体内的510株单株进行了快速粘度仪(RVA)参数检测.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各粘度仪参数均产生了明显的诱变作用,高峰粘度、糊化温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崩解值、反弹值总体有变劣倾向,高峰时间有缩短趋势.筛选出糊化温度分别为83.9℃和86.4℃的单株2株、反弹值为14cP类似糯质小麦的变异株1株.  相似文献   

12.
介绍花生新品种“泉花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新育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新育1号”是新宾满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九交8604”为母本,“吉林20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蛋白质含量38·37%,脂肪含量21·84%,适宜辽宁省生育期124d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花11”原名“花98-11”是由嘉兴市农科院与上海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采用类型育种法和小孢子培养技术共同育成的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1],该品种在江苏省苏北地区种植,表现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等特点[2],为探索该品种在本生态区获得高产高效的最佳播期、播种量,给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特设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本试验设播种期、播种密度两因素,采用裂区设计,以播种期(A)为主处理,播种密度(B)为副处理。播种期设计4个水平(A1)10月25日、(A2)10月30日、(A3)11月5日、(A4)11月10日;播种密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香蕉新株系"漳蕉8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台湾北蕉”离体试管芽经^(60)Co γ射线辐照后所培育的试管苗,在苗圃培育长出新叶后直到大田栽培期间都可观察到大量的变异植株。1995-1999年对28个优良变异单株进行筛选、株系比较试验和多点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8号株系的假茎颜色、叶柄长度、株型以及果轴茸毛等性状与“台湾北蕉”有明显区别,且果穗外观较好,果指较长、较重;8号株系株产比“台湾北蕉”增加10%以上(差异达显或极显水平),果实品质略优于“台湾北蕉”。该株系现定名为“漳蕉8号”。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云麻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于2004年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试种成功.经过4年的种植,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并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本文针对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热带特色气候条件与"云麻1号"纤维产量和品质关系的分析研究及4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具区域特色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青酥2号”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选育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熟期早、经济性状好、鲜荚采收期长、适应性广等优点。“青酥2号”通过大棚栽培、小拱棚栽培等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模式,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于2004年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试种成功。经过4年的种植,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并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纤维品质。本文针对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热带特色气候条件与"云麻1号"纤维产量和品质关系的分析研究及4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具区域特色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双亚七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6409-669×Natasja)F1×78-99]×FR2,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出麻率高,纤维品质好,种子产量高和多抗等优点.区域试验的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分别为5831.5kg、664.3kg和493.1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23.1%和22.5%.生产试验的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产量分别为4785.4kg、789.8kg和537.6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8.7%、27%和34.4%,长麻率19.5%比对照高4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48.9牛顿,纤维号20#.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广西甘蔗优良品种"桂糖20号"的选育过程和主要特性特征,为甘蔗杂交育种和生产上推广种植提供参考。"桂糖20号"是广西甘蔗所用早熟、高糖、适应性强品种"桂糖11号"为母本,以具有直立、抗倒、高产品种"崖城73—512"为父本,进行系统地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早熟、稳产、高糖、成茎率较高、抗病虫能力强、耐寒、宿根性和抗倒伏较强、适应性广等特性。"桂糖20号"性状优良,2005年3月通过了国家品种委员会的审定,是值得推广的甘蔗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