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野苹果的管理现状和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野苹果,又名塞威氏苹果,是新生代第三纪古亚热带大叶树种阔叶林的孑遗植物。在中国只分布于新疆伊犁地区,为中国的特有物种。生长范围在海拔1000~1600米之间的山坡中下部或山谷底部。新疆野苹果是现代人工栽培苹果的直系祖先,是中国经济果树资源中惟一的天然基因库,也是世界野苹果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明确新疆野苹果的分类地位和亲缘关系,并为野生苹果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以28份新疆野苹果和28份新疆不同栽培品种苹果树的花粉为试材,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花粉壁微区进行了矿质元素定性定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的变异系数为3.30%~418.50%,比栽培品种更加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新疆野苹果和栽培苹果花粉中矿质元素含量较多的元素组成基本一致,矿质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也近乎相同,但也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保护天山野果林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雪梅 《新疆林业》2007,(6):42-42,44
天山野果林分布在伊犁河谷,面积达2万公顷以上,是中国经济果树资源中天然基因库的重要分布区,对植物物种的变迁演化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也是研究世界温带果树遗传多样性和基因进化的重要种质基因库。其野果资源以巩留、新源的野生塞威士苹果、霍城大西沟的野生樱桃李、巩留县吾吐布拉克沟的野核桃等为代表。这一地区除了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外,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药材、蔬菜、观赏植物和食用菌资源。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2月4日讯:根据科学考证,生长在新疆境内的野苹果,是第三纪孑遗植物,距离现在至少百万余年,是非常古老而宝贵的天然基因库。由于过度放牧及病虫害等破坏,生存境况令人担忧。日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发布针对野苹果的保护计划。据基金会陆吉瑞介绍,开展对国家濒危二级保护植物新疆野苹果的保护,缘于国务院参事刘秀晨等专家教授的考察倡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世界苹果属植物重要的起源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起源于我国的苹果属植物野生种就有21个,其中新疆野苹果(塞威士苹果)被许多学者研究证实为现代栽培苹果的直接祖先。新疆野苹果仅分布于天山山脉,新疆伊犁河谷是新疆野生果树种类最多、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和利用价值最有前途的地区。近年来由于苹果小吉丁虫、农田开发、过度放牧  相似文献   

6.
新源县野果资源丰富,以塞威氏苹果和野山杏为主,其中野苹果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珍贵资源,是我国唯一的天然宝贵基因库,也是世界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多年来,这片野果林不仅为新源县林业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优质种源,而且在防蚀固土、改善生态环境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极积作用。  相似文献   

7.
伊犁河流域珍贵野果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犁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环境是众多珍贵稀有动物的栖息地和野生植物天然种质基因库,由于山区天然林区萎缩和被破坏,不少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难觅踪迹,特有的一些野生植物也趋于绝种,野苹果资源已经从1959年的9000公顷减少到现在的3000公顷,野生巴旦杏已经消失,野生欧洲李分布和数量急剧萎缩……,野果林资源亟待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一、伊犁珍贵野果林概况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繁荣的基础,伊犁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野生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据初步统计,已知植物108科1419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有野生食用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  相似文献   

8.
新疆经济林种质资源丰富。本文对11属、65种、35变种(包括亚种、变型)的经济林种质资源系统地进行了概述,并对该区野生经济林和人工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及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新疆野苹果种群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野果林不同自然分布区的野苹果为调查对象,在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坡度设置20个样方,进行野苹果种群受损情况的实地调查.[结果]样地中未受损野苹果树为376棵,占总数的34.03%,其中有357棵为野苹果树苗,占未受损野苹果总数的94.68%.受损新疆...  相似文献   

10.
《林业实用技术》2007,(11):21-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林木种质资源采集、保存、鉴定、开发和利用,林业基因资源保护,林木良种选育;名特优新经济林基地建设;经济林果品储运、保鲜、分选、包装、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及现代物流配送产业;花卉和林木种苗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