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贾雪 《农业与技术》2010,30(4):150-153
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建筑中的现场总线以及智能家居的最新发展,讨论了现场总线对智能建筑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介绍了现场总线特点及其在智能建筑方面的应用,结合智能建筑特点,给出三类现场总线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智能建筑这一诞生不到20年的新生事物,以其高效、安全、舒适和便利等优点,势不可挡地进入现代高层建筑.本文从智能建筑的含义入手介绍了智能建筑组成的各个部分,然后对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特点加以探讨,对智能建筑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面对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趋势,本文重点探讨智能建筑中的集成技术的应用和实现,并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到智能建筑集成系统之中,进行智能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智能建筑的智能化、集成化设计和管理,较好地提高智能建筑的管理服务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4.
基于微处理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高性能工作环境的需求,开发人员考虑向他们的新建筑添加"智能",以此来提高建筑物运营有效性和效率,进而提高建筑的可销售性。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与现代信息化技术融合后的结晶,而智能建筑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建筑的自动化系统。本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智能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以期为智能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对于智能建筑工程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提高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及质量,从而保证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进而为施工单位节约更多成本,便有必要在综述雷电防护技术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智能建筑工程的雷电防护要求,以现代雷电防护技术为切入点,就提出具体的应用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能耗高的空调的市场已经越来越狭窄.这使得空调行业人士积极研究节能型空调.而在建筑行业积极建设智能建筑的当下,要想使节能空调有效应用于智能建筑中,需要探究行之有效的节能方法,促使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具有节能功能.对此,本文将围绕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方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希望实现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7.
安徽建筑大学智能建筑特色学科及其拥有的相关专业资源,成为构建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的基础。文章从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出发,着手建设一个全面系统的智能建筑特色数据库的检索平台,把分散于各方面的智能建筑类文献信息集中起来,依赖先进的信息检索技术和互联网信息媒介,为科研用户提供特色数字化资源服务。数据库经过试运行一段时间,总体比较顺畅和有效,也存在一些不足。根据反馈情况,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在智能建筑已是社会上的一种主要建筑,在其接地装置上不同于老式办公建筑和民用住宅建筑,本文对现代智能建筑的接地装置的类别和要求进行阐述,并提出现代智能建筑接地装置的新做法。  相似文献   

9.
2014年4月我国出台的《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未来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智能建筑作为智慧城市最基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将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不断深入,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并将逐渐成为未来城市建筑的主流建筑,其智能化程度也将不断提高。这就对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自动化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重点探讨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以此来保证智能建筑电气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得到显著发展,建筑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其中,智能建筑是现代化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依靠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发展起来的.智能建筑使用功能与特性比起传统的建筑有非常多的优势,能够集办公、自动化、服务、管理为一体,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更为便利的服务.本文就对智能建筑中电气安装技术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表现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安装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韩辉 《农业灾害研究》2019,(4):69-70,114
针对工业厂房功能明确、结构复杂、布局繁杂的特点,通过与普通建筑物的对比,分析了工业厂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特征,并以某卷烟厂为例,分别从截收面积处理、风险区域划分、重点厂房风险处理等方面讨论了工业厂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首先阐述了雷电和雷击灾害的形成原理,介绍了容易被雷击的对象,指出雷电对人的伤害方式有直接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和跨步电压4种,提出要充分利用雷电预警信号提前防雷。最后从建筑物防雷和个人防雷方面介绍了雷电灾害防御措施,对有效规避和降低雷击灾害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雷电灾害是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的主要自然灾害,根据南京中山陵建筑物的特点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特征,结合雷击原理和防雷类别划分,对中山陵雷击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防雷设计方案,为减少和避免中山陵遭受雷击损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丘陵山地农村雷击原因剖析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38-13239,13245
福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与盆地穿插其间,两大山带及其中间长廊状谷地所形成的马鞍状地形,导致强对流天气的多发,雷电灾害的频繁。笔者通过对福建省丘陵山地雷电活动的地域、时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从农业生产现状、农村建筑物防雷装置现状、农民的防雷意识、农村雷电安全管理等方面剖析丘陵山地农村雷击原因,进一步从加强防雷宣传、增强农民的防雷意识,建立农村防雷减灾管理体系,完善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建设农村防雷安全设施等方面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柳宾  李文瀛 《油气储运》1997,16(11):44-46
介绍了消雷器消雷的理论依据--“中和理论”及消雷器消雷失败的实例,了消雷器消雷的关键是消雷器在雷云电场作用下产生的电晕电流能否“中和”雷云中的电荷。通过采用多针导何体消雷器和避雷器对比方法测量电晕电流,对其结果进行消雷可能性分析,得出结论:一般雷云携带电荷量约20-100℃,依靠消雷器释放的电荷“中和”20C雷云电荷需80h,而雷云移过建筑物的时间只有2.7min,因此仅在2.7min内消雷器不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ZigBee模式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智能粮食综合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检测系统有线检测元件在仓库布置大量检测连接电缆、装拆更换繁杂、易受雷击等弊端,甩开众多束缚电缆,不需要昂贵的无线通信基站支持、拆装简便、无人值守、低成本、低功耗,可动态监测仓库粮食温湿度变化情况,为粮食的安全储藏提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是把专家系统知识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一项计算机技术。为了更好的对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进行开发和应用,进一步发挥其在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换中的重要的积极作用,采用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对农业智能专家系统的开发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采用基于农业智能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基础之上的二次开发方法已经成为主流。重点介绍基于PAID5.0的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流程、知识规则库的建立及功能模块设计,为农业智能专家系统提供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路,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实现人与新农村的和谐发展,在这个标准下农村防雷减灾工程就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做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减雷防灾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楼宇智能弱电系统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本文结合西昌电业局检修中心智能弱电系统工程,简要介绍了楼宇智能弱电系统的构成及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