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沙质草原风蚀破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人工林和林下草本层、土壤进行调查,研究了采取不同治理措施9年后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在7种不同治理措施下,造林树种生长状况良好,保存率均达到85%以上;在不同模式下,林下草本层发育和生长受到明显影响。樟子松+山杏混交林、柠条锦鸡儿纯林模式下,林下草本植物丰富度和盖度较高。黄柳+杨柴+小叶锦鸡儿混交林下草本种类少,盖度和地上生物量较低。杨树+沙棘混交林、柠条锦鸡儿纯林草本群落中赖草、冰草占优势。沙棘和杨柴林下草本层以沙蓬、黄蒿、雾冰藜等1、2年生沙生植物为主;杨树+沙棘混交林和沙棘纯林林下枯落物较多,其次为黄柳+杨柴+小叶锦鸡儿混交林和杨柴人工林,其他模式下还没有积累枯落物;樟子松+山杏、杨树+沙棘混交林、樟子松林0~40 cm土壤含水率维持在4%~8%之间。黄柳+杨柴+小叶锦鸡儿混交林、柠条锦鸡儿和沙棘人工林下土壤含水率均低于3%,而且在不同土层之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
小兴安岭山地沼泽湿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干扰程度的山地沼泽湿地进行植被恢复与建设。研究表明:1)火烧和放牧中轻度干扰的灌丛沼泽和草本沼泽,采取封禁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效果很好,草本群落需要2 a的自然恢复就可以基本恢复到干扰前的状态,灌丛群落则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2)采矿强度干扰形成的退化湿地,应采取人工辅助方式进行植被建设。在选择的5种植物中,俄罗斯大果沙棘长势最好,保存率为100%,小叶锦鸡儿的保存率为88.23%,萱草的保存率为62.15%,紫穗槐和苜蓿全部死亡;在人工种植模式中,俄罗斯大果沙棘与小叶锦鸡儿行间配置模式效果最佳,俄罗斯大果沙棘与萱草行间配置模式、小叶锦鸡儿与萱草的配置模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青藏高原4种灌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锦鸡儿(Caragana sinica)、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唐古特莸(Caryopteris tangutica)4种青藏高原灌木树种为试材进行干旱胁迫模拟盆栽试验,通过对比干旱胁迫后4种灌木叶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对供选树种进行抗旱性能分析与评价,为青藏高原地区造林筛选优良耐旱灌木。研究表明,4种供试植物在轻度干旱时体内MDA含量缓慢升高,重度干旱时达到最大值,唐古特莸MDA含量峰值和增幅较另3个树种最小,其次是锦鸡儿和江孜沙棘,而砂生槐的MDA峰值和增幅都最大。SOD和POD活性的变化规律都为"单峰曲线",其中唐古特莸和锦鸡儿遭受干旱胁迫时SOD活性峰值出现最迟,值也最大,SOD活性降低最少,充分反映出该2种树种对干旱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及自我调节能力,江孜沙棘和砂生槐则相反。在干旱胁迫过程中,唐古特莸的POD活性始终维持在较低活性水平,而且增加的幅度最大,达到805.23%,增加幅度远高于另外3个供试树种,表现出超强的抗旱能力,而其余3个树种POD活性增幅较小,对干旱的适应性差。4树种的脯氨酸含量都呈增加趋势,唐古特莸增幅最大,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增加了10.86倍。苗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唐古特莸增幅最大为213.44%。通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弱顺序均为:唐古特莸>锦鸡儿>江孜沙棘>砂生槐。  相似文献   

4.
沙棘酒类产品,以维生素之王——沙棘果汁和吉林特产人参、长白山红果为原料。用科学方法,独特工艺精制而成。我厂生产的沙棘人参酒、沙棘红果酒、中华沙棘酒系列产品,经1987年6月省级鉴定已达到省内果露酒的先进水平。沙棘是天然野生灌木,是含营养成份更高更全的植物。含大量多种维生素尤其维生素 C的含量每100克果汁,可含1200毫克。是猕猴桃的3—7倍、香蕉的150~250倍、苹果、葡萄的200倍,比鱼肝油的维生素含量还高。同时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一切果菜之冠。  相似文献   

5.
论沙棘植物生物学研究与沙棘引种育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廉永善  陈学林 《沙棘》1994,7(1):13-16
引种育种是加速野生经济植物由野生变栽培并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项中心工作.通过分析沙棘属植物的种质资源本底,对引种育种有关的种质资源特征,包括种下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与类群进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枝刺数量、果实大小、植株高矮,果实中V—C含量、胡萝卜素含量和油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探讨,并从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本底和对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的认识出发,对沙棘属植物引种育种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外来5种沙生灌木和1种本地沙生植物进行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合该地区沙地造林的灌木4种:沙棘、黄柳、小叶锦鸡儿和兴安圆柏;沙地柏和紫穗槐不能露天越冬不适宜本地造林;兴安圆柏是本地濒危沙生灌木,应大量展开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沙棘属植物起源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廉永善  于倬德 《沙棘》1997,10(2):1-7
采用分支分类学中同源性状状态分析方法,在对沙棘属的20个同源性状进行状态分析和计算各类群演化指数的基础上,找出沙棘属的原始类群——中国沙棘和柳叶沙棘;结合对沙棘属各类群植物的经度、纬度和海拔三度空间的地理分布研究,对沙棘属原始类群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生态因子最适量图的分析,以及果实中V—C含量变化的对比分析等,探讨沙棘属植物的起源。认为沙棘属植物的起源地在东喜马拉雅至横断山之间。  相似文献   

8.
不同沙棘种和亚种籽及油的生化成份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Aitz.  K 忻耀年 《沙棘》1996,9(1):32-34
对取自青海产的西藏沙棘、肋果沙棘、中国沙棘和中亚沙棘种籽及由其制得的油进行了油含量及生化成份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沙棘种子在油脂、蛋白质、油中必需脂肪酸人记号是、V-E和总植物甾醇含量方面的均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共和盆地塔拉滩草原植被3个代表性植物群落是短花针茅+青海固沙草群落、芨芨草群落和川青锦鸡儿灌丛群落.在19个样地95个样方植被群落和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分析3个不同群落结构及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变化特征,调查样地共出现植物32种,其中,川青锦鸡儿灌丛草地出现植物11种,芨芨草草地22种,青海固沙草草地21种.群落生物量和盖度表现为芨芨草草地显著大于青海固沙草草地,青海固沙草草地又显著大于川青锦鸡儿灌丛草地,青海固沙草是3类草地的优势种.0~20 cm的土壤粒度组成以细砂粒为主.川青锦鸡儿灌丛群落全N、P、K含量比青海固沙草草地和芨芨草草地的高,表现出明显表聚现象.芨芨草群落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并有弱盐渍化,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达0.26 ms·cm-1.群落植被和土壤系统的适应性为退化草地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沙棘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13,他引:14  
沙棘属(Hippophae L.)为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植物,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区.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四川大学张泽荣教授将我国沙棘属植物分为4个种5个变种.廉永善等将我国的沙棘属植物分成两个组6个种12个亚种.由于沙棘属植物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已引起了各国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沙棘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为营养价值颇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的天然药物.国内外学者对沙棘进行了命题广泛的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种子产地的锦鸡儿属植物柠条锦鸡儿、秦晋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和扁刺锦鸡儿为试材,比较研究了锦鸡儿属植物不同种子产地间的种子性状、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锦鸡儿属植物的种子性状、萌芽率及幼苗生长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锦鸡儿属植物种子性状受产地影响明显,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株高的大小顺序均为柠条锦鸡儿秦晋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扁刺锦鸡儿,幼苗地径的大小顺序为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秦晋锦鸡儿小叶锦鸡儿扁刺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率以浑源县的最高,秦晋锦鸡儿以岚县的最高,中间锦鸡儿以岢岚县的最高,小叶锦鸡儿以方山县胡堡村的最高。柠条锦鸡儿幼苗的株高和地径在3个产地间差异不显著,秦晋锦鸡儿在方山县的明显大于临县的,中间锦鸡儿在岢岚县的明显高于方山县的,小叶锦鸡儿为方山县胡堡村的显著高于其它3个地方的。种子千粒重与种子萌发率、苗期生长特征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作为锦鸡儿属植物苗木出苗和幼苗生长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锦鸡儿属植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锦鸡儿属植物的遗传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基因鉴定与克隆、遗传改良与良种繁育等方面的综述文献研究。结果表明,锦鸡儿属的研究主要为柠条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等少数种;遗传多样性、基因的克隆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多,传统育种工作进展缓慢。目前主要依靠种子繁殖,无性繁殖还处于研究阶段;抗性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对培育和筛选高抗逆性锦鸡儿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油脂相关基因的研究是锦鸡儿属植物生物柴油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良种选育和杂交育种将是以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用快速称重法测定了宁夏盐池沙地旱生灌木园内中间锦鸡儿和油蒿在生长季的蒸腾速率,同时测定了同时期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间锦鸡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形式,油蒿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则呈双峰曲线形式.中间锦鸡儿和油蒿有着适应干旱生境的水分生理特征,但避旱的具体方式不同,中间锦鸡儿属于低蒸腾植物,油蒿属于高蒸腾植物.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蒸腾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含水量的不同影响油蒿蒸腾速率的高低,而中间锦鸡儿则相对保持自身稳定的蒸腾规律.  相似文献   

14.
3个沙地造林树种的施肥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达拉特旗东南部沙漠进行的沙柳、沙棘和锦鸡儿生态造林中,通过施用不同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对3种耐沙树种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农家肥、复合肥、尿素氮肥对3个树种高生长量作用显著:在沙柳造林中,施农家肥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为142.39%,冠幅生长量提高116.36%;施复合肥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88.85%,冠幅提高108.18%;施尿素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为66.85%,冠幅提高73.94%。施肥对沙棘和锦鸡儿的效果也与沙柳相似,均比对照有较显著的提高。农家肥能明显提高沙柳和沙棘造林成活率,农家肥和复合肥能明显提高锦鸡儿造林成活率。施用农家肥是沙地造林较为理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全世界有100余种,以强抗旱性而著称,主要分布在草原和荒漠区。对荒漠气候的适应性使一些锦鸡儿属植物成为我国西北部的环境保护植物。该文对锦鸡儿属植物地理分布,以及锦鸡儿属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地研究,以实现对锦鸡儿属植物资源进行高效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辽宁省彰武县沙区进行胡枝子、小叶锦鸡儿、紫穗槐、沙棘等4种灌木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灌木栽植密度以1 m×1 m,初植株数以每穴2株效果最佳,胡枝子的各种产量均高于小叶锦鸡儿,胡枝子和小叶锦鸡儿改善土壤效果明显,放牧影响灌木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砂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将5种锦鸡儿属植物种子播撒于新疆青河县砂铁矿废弃地的平地和阳坡,并对出苗、幼苗存活和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春季在平地上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出苗率最高(44%),阳坡的树锦鸡儿(C.arborescens)出苗率最高(51%),说明荒漠锦鸡儿和树锦鸡儿在春季温度回升时,可利用春季融雪水萌发出苗。(2)平地的白皮锦鸡儿(C.leucophloea)和荒漠锦鸡儿幼苗存活率较高(90%~93%),阳坡的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树锦鸡儿和荒漠锦鸡儿幼苗存活率较高(96%~100%),说明这4种锦鸡儿幼苗耐干旱,在经历夏季高温和干旱后,仍可存活。(3)5种锦鸡儿属植物幼苗在平地上的株高为2~4 cm,柠条锦鸡儿幼苗在阳坡的株高达11 cm,其他4种野生锦鸡儿属植物生长极慢,不适宜在该采矿废弃地植被恢复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棘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生长的一种具有生态价值和经济开潜力的植物。现有存活量约千万公顷以上。每公顷产沙棘鲜果750kg左右。据测定沙棘的营养成份含量高出其它果疏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并含有16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食用和药用角度开发产品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沙棘银杏黄杨抗盐性比较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成江  谢庆良 《沙棘》2002,15(1):31-34
通过离体实验和盆栽实验,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沙棘、银杏、黄杨3种植物的电导度、光合色素、体内Na^ 和Cl^-分布状况及生长发育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沙棘、银桔和黄扬都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抗盐特性。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沙棘等3种植物的电解质渗出率和海水浇灌对沙棘、银杏和黄扬的株高、叶面积和根长等观测指标所产生的抑制作用看,3种植物的高层卤能力呈现为沙棘>银杏>黄扬。(2)当土壤中的Na^ 和Cl^-浓度随浇灌液盐浓度升高时,沙棘1银杏和黄杨根系中的Na^ 和Cl^-含量均随之逐渐升高。沙棘根系、茎叶或整株的Na^ /Cl^-含量之比都呈现随盐浓度升高的趋势,沙棘对Na^ 的相对吸收量多于Cl^-,并将困介质盐深度升高而吸收的Na^ 中的大部分转移到茎叶中。(3)当环境盐度水平不高时,盐促进了沙棘光合色素含量的升高,但当盐度浓度较高时,盐使沙棘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但光合色素下降的幅度远不及生物量的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20.
金雀锦鸡儿属于豆科(Leguminosae)锦鸡儿属(Caragana Lam.),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及水土保持植物。通过对金雀锦鸡儿的播种育苗技术的介绍,旨在为今后对该植物的栽培和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