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价及木材理论价格是我国当前林业经济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虽然建国以来曾对林价问题进行过短时间调查,但是,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还是最近二、三年才进行的,现将调查研究中关于我国林价及木材理论价格中的主要理论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林价制度,是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重大措施之一,也是实现以营林为基础方针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国林业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围绕林价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随着研究的进展,福建省于1981年8月先后颁发了《关于集体林价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国有林林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从而为在我国实施统一的林价管理制度迈出了第一步。最近,我们就实施的基本情况、出现的问题及今后完善林价管理制度的设想等三个问题,到林区一些县社作了调查。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林价的研究和制定是林业经济改革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在这里,我们仅就林价中的两个理论问题,即森林的社会公益价值问题和原始林价值问题,进行讨论,以期推动林价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研究的范围只限于用材林)。一、“森林社会公益价值”不是制定林价的理论依据首先,必须明确,所谓林价是指一定龄级的活立木或森林的价格,即其价值的货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林业经济学界的不少同志,就理论林价和木材理论价格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发表了很多极好的意见和建议,对尽快在我国建立起科学的林价制度大有好处。林价是森林的价格,即森林价值的货币表现。对用材林来说,林价就是立木的价格,即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无论森林在买卖双方之间作为商品交换,还是在林业企业内部上下工序间结转或营林、森工企业间拨交,森林作为一种商品,必然有其价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经济研究所主持研究的林价理论与方法问题在林业经济界已讨论了近10年,从学术研究角度看虽然仍有一些不同的见解,但对森林价值理论与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这就为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林价制度奠定了基础。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制定一套较为切合实际,可供运用的方法。本文在对山西省太岳山主要树种进行大量标准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计算和制定出了用材林标准序列林价表,并对林价计算中的抚育间伐收益与级差收益问题进行了研究。它进一步发展了林价理论,改进了林价计算方法,因此,对林价问题从理论到实际,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本文值得认真一读,特向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6.
编制了山西省6个主要用材树种人工林的理论林价,其中包括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的林价,突破了我省已有个别地区、个别树种幼龄林阶段的人工林理论林价的范围,解决了我省现有天然次生林各龄组产值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森林破坏严重,砍的多,造的少,消耗过多,培育太少”。这种问题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合理的林价制眨有密切关系。我国为了建立合理的林价制度,对林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了按轮伐期计算林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存在地租。我国林价问题研究中有这方面论述,一般称为级差收益,但计算方法还没有统一。林价的单位都是用单位立木蓄积的货币量表示,很难直观地反映林价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因此,本文试图以单位面积的货币量来作为林价的单位,提出林价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林价用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林价理论,回顾了湖南省林价执行历史变迁,建立和完善林价制度的理论依据、计算方法,以及建立林价制度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林价研究从5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越来越多的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但是,长期以来林业价格体系严重违背价值规律,木材价格大大低于价值,这是造成当前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原因之一。因此,探讨分析林价理论,建立合理的林价制度,改革现行木材价格体系是解决森林资源无偿使用和缓解林业“两危”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林价在我国的实行简况 国外都有林价制。60年代我国研究结果认为:天然林没有人力劳动无价值,人工林自然力起独立作用,99%靠自然力,育林基金就可补偿人的劳动量,社会主义木材统购统销,计算林价后木材价格上涨影响其它物价上涨,对国民经济不利。因此,没有必要计算林价,林价研究一度终断。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又重新研究的结果认为有必要实行林价,其原因是:1.天然林的价值不应由其产出时的  相似文献   

12.
林价及木材价格是我国林业经济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目前已引起了广大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重视,并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根据有关论文、研究报告、调查资料中的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一) 我国林价及木材价格的形成,基本是沿用解放前的价格水平,并参照与农产品的比价和参考国外有关经验而制定的,是很不完善的。早在一九五六年第七次全国林业会议上,林业部就曾提出“国有林林价缴纳暂行办法(草案)”。一九五七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经济研究室等单位继续对林价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一九六五年又有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对国外的林价制度和我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林业经济学界对“林价”这一经济范畴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定义. ①“原木价格说”。即:林价应指砍伐的立木—原木价格,认为只有砍伐的立木才是商品,才有价格.而且可以同当前研究的木材理论价格一致起来,成为木材理论价格的组成部分。 ②“立木价格说”。“林价是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其认为,用材林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取得木材及林产品,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的需求. ③“森林价值说”。即:林价应是森林价格的货币表现.森林价值不仅包括立木价值,还应包括多种效  相似文献   

14.
陈元德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201-206,260
收集大量杉木、马尾松的投入和产出资料,测算杉木、马尾松单位活立木蓄积的林价与木材的林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林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林价体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试点推行,林价制度必将逐步完善。南方集体林区、东北国有林区都在逐步实施林价制度。实行林价制度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和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林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掌握林价理论与方法,而且林业调查规划设  相似文献   

16.
张艳梅  张鸣宇  毕德军 《森林工程》2001,17(3):25-26,29
本文阐述了我国林价制度建设中育林基金形成及存在的问题,森林培育成本的补偿及林木资产成本核算对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建立完善林价制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论林价的经济实质和人工林林价计量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本刊配合制定我国的林价管理制度,先后刊登了几篇有关林价问题的探讨性文章供参考。现在发表的这篇文章,试图从理论上探讨林价的经济实质和计量方法。我们热忱希望广大林业经济工作者,都来关心这个问题,积极提出自己的创见,为解决今后林价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价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重要的资源财富,林业是经营森林而组织起来的国民经济部门。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林业建设必须以营林为基础。可是,时至今日,特别是营林业并未根本扭转那种不被重视的状况。林价问题就始终未引起我们的重视,也一直未建立合理的林价制度。营林业长期享受“供给制”,“吃大锅饭”,不按客观经济规律、采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本文试就林价的理论基础和如何建立科学的林价制度等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林业经济界对林价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为合理制定林价奠定了基础。我们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泰山林场的自然条件、营林水平,对油松人工用材林林价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1 林价计算选用的公式和有关项目的确定 1 计算公式的选用 林业部林计学(87)329号文件,提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在全面执行林价制度后 ,存在着林价提取数额逐年下降 ,大量的林价款被挪用、占用等问题。林价收入减少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企业经营管理受到冲击 ,并造成营林生产滑坡。要发挥好林价的作用 ,必须改变林价计提方法 ,确定合理的计提标准 ,使之便于操作 ,并加强对林价收入的管理监督机制 ,保证林价制度的正常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