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沿海地区野花组合播种管护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花组合是将不同特性的野花品种,按照不同的用途,进行科学的混合配方,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具有的形态、线条、色彩的自然美,达到一种自然景观的效果,因此也叫景观组合或景观花卉。野花组合中使用的花卉大多具有野生性状,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野花组合的种子经过精心配比,能达到花色范围广、开花时期长的目的;播种野花组合还具有省...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野花组合作为创新性景观花卉材料,具备种植难度低、操作简单、呈现效果好等优势,将其应用到花海景观中,不但能够减少景观营造成本,还能整体提升景观呈现效果,满足欣赏者多元化的观赏需求。具体介绍了野花组合的概念、特征以及应用策略,并从实际园林景观入手,对景观项目利用野花组合完成大面积花海景观营造提出了应用建议,为花海景观营造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野花组合是京津冀地区增加城市彩化、建设节约型园林城市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区野花组合中常用的乡土植物种类及未来有应用潜力的种类为试材,对54种花卉种子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发芽性状进行研究,以高芽率为主要指标,综合始发芽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将试验的54种花卉按适宜的发芽温度分为6种类型,为野花组合植物种类的选择、播种量及播种期的制定及景观的营建施工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野生花卉在景观设计中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在强调野生花卉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础上,阐述其选择依据、配置原则以及应用形式,重点介绍江苏省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草本花卉的观赏特性、生态适应性和可供选择的园林用途,以期对该地区景观植物配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地调查、知情人访谈等方法,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和成都市鲜花山谷进行调查,对两地野花草地的花卉品种、观赏效果、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野花草地景观共应用草花6种,鲜花山谷野花草地景观中共应用草花16种,隶属于5科14属,菊科植物占绝对优势。两地野花草地中本地野草占比最低为10%,最高为75%。提出丰富野花草地应用形式、重视对乡土花草的应用和加强对混播比例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旻 《湖南林业》2012,(1):38-39
在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2010年上海世博园内,大片灿烂的草地花卉景观吸引了国内外游人的目光,大家纷纷拍照留念。各种各样的开花植物和飘逸的观赏草和谐自然地交错分布,形成了一片五彩缤纷的花海。其实,这种景观在19世纪末的时候就在英国兴起,只是近几十年来才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如同大家熟知的花坛、花境一样,这也是一种草本花卉的应用形式。在英文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变辽东地区早春时单调的景观,对该地区早春观赏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野生草本花卉共计17科51属75种,其中花色鲜艳明快、花型奇特、花朵繁茂、开花较早、花期较长的野生早春草本花卉种类适用于城市早春绿化。这些野生草本花卉可为研究和培育草本花卉新品种提供育种材料,并对其作为园林植物选择与应用提出合理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野花组合景观建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花组合起源于欧美,在国内也深受欢迎。它是模拟自然界草本群落建植而成的,其核心是植物材料的选择及群落建植。文章强调了野花组合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比,阐述了野花组合的建植技术要点,包括播种、肥水管理、杂草控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发内容等,以期为野花组合在我国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议景观花卉组合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敏 《山西林业》2008,(3):27-28
景观花卉组合目前已经在我国开始应用。本文介绍了景观花卉组合的概念、景观花卉组合与专业花种的区别、景观花卉组合的特点以及景观花卉组合的生态配置,有助于掌握景观花卉组合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在园林绿化中,现在很多地方利用草本花卉营造景观,充分发挥草本植物的特点,因时因地因景,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归纳起来,草本花卉的造景装饰应用形式常用的有两种,即规划式布置和自然式布置,均可大面积应用于园林中,利用其绚丽的花色,与乔木、灌木形成丰富的平面和立体图案来增加植物层次,配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观赏价值高、效果好,又有明显的色彩和季相变化,大大丰富了园林绿地的景观,自然式布置常用的有花境、花丛和活动花坛等形式。花境草花可以单独成片种植,在城市园林  相似文献   

11.
王力  王锦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4):142-144
对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福建生态园的园林植物群落进行物种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季相的研究。生态园共有植物23种,分属于17科,22属;园林植物水平配置以自然式为主;园林树木胸径都集中在20cm以下,冠幅都在4m以下;乔、灌、花草成层形成典型的园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树高集中在3~6.5m范围;园林植物群落外貌四季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制作出南瓮河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分布图。研究区内包括7种景观类型: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永久性河流、道路、森林、沼泽化草甸。结果表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森林和草本沼泽两种景观类型占主导优势,占所有景观类型面积比例高达93.52%;景观的破碎化指数较高,影响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是火灾,道路的修建也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加大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芍药作为一种重要的花卉资源,在园林应用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在讨论了芍药文化、生态习性及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芍药专类园、芍药花台、芍药花带、芍药花境和庭院栽植五种园林造景应用形式,并进一步分析了芍药生态性景观、文化艺术性景观、多样性景观和季相景观的4种营建手法。  相似文献   

14.
烟台的城市景观特色塑造首先应充分考虑其自然环境的特色,尊重和保护城市地理环境的自然形态。组合海岸带特色景观资源,利用河流的特点构建滨水廊道活动空间和景观系统,并分别对三类山体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带状城市形态的基础上强化“五区融合”的总体格局。烟台是历史文化名城,应保护并表现历史文化内容,对历史遗迹进行挖掘和重建。  相似文献   

15.
对自然界不稳定边坡通常采用格构梁的方法进行加固,并在框格中种植草本植物以期软化硬质景观,但该法不足以掩盖人为痕迹,自然效果亦不明显。运用高次团粒公司的FSA喷播技术打造的自然式山林景观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群落更稳定,效果更自然。这种绿化施工技术为今后格构梁边坡绿化乃至高险陡坡植被恢复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的交界处,是研究干旱区山地物种多样性的理想区域。利用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以及重要值,对乌拉山主要森林群落(白桦林、油松林)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2)群落灌木层、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白桦林〉天然油松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油松林〉人工油松林〉白桦林〉柄扁桃灌丛;(3)群落β多样性指数表现出同一种森林群落类型之间绝大多数呈轻度相似性;不同森林群落类型之间呈极不相似;生境条件的差异、人为干扰等因素对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较为明显;(4)群落物种组成以菊科、蔷薇科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以多年生中生、中旱生、旱生植物为主,林下灌木水分生态型以中生为主。  相似文献   

17.
Patterns of afforestation on abandoned agriculture land in Latv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andonment of agriculture land and subsequent natural afforestation have been common features of the contemporary Latvian rural landscape, particularly in the period since 1990. This process affects the structure, ecology and visual qualities of the landscape. The study examine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afforestation in relation to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Latvia, where there is abundant abandoned agriculture land and a great variety of spatial afforestation patterns. The most typical patterns in this area were linear, mosaic, and continuous afforestation, as well as development of afforestation from the forest edg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natural afforestation of abandoned agriculture fields can be very diverse, and do not follow the classical secondary succession model. Afforestation can be delayed by a dense cover of herbaceous vegetation for a period of up to 20?years. There are many interacting factors that affect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afforestation patterns, such as soil properties, size and configuration of fields, previous land use and also the random nature of plant colonization by seed. Further studies on afforestation patterns would help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ir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as well as to determine optimal solutions for the use of abandoned agriculture land.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中国盆景和中国古典园林都是自然景观的缩影,盆景又是“微缩园林”。从两者的历史溯源及艺术创作入手,分析了两者同源相生、同向微异的关系,进而指导当下的盆景设计。并指出了在当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承着东方园林意趣及传统文人生活的盆景创作,会越来越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19.
在华东地区选择49个杜鹃花植物景观优秀案例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归纳杜鹃花植物景观特色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造建议与常用的配置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