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广西巴马县油茶生产低产低效的问题,进行以平衡配方施肥为主的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试验,研究不同低改技术措施对改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增产作用显著,4种处理措施比对照分别增产57.69%、50.00%、30.77%和19.23%;而且增产效果因低改技术的实施程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4种低改技术措施组合中,处理C1(密林疏伐+整枝修剪+垦复深挖+合理施肥)的改造效应最显著,增产最明显.说明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每项措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全面实施综合改造才能获得最佳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茶林低产的问题,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低改技术措施对改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低改技术措施中,增产效果因低改措施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以处理A(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土壤垦复+平衡施肥)的改造效果最佳,比对照增产371.4%.  相似文献   

3.
2014~2016年对古田县大甲镇岩前村18.67 hm~2油茶低产林,开展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平衡施肥、土壤垦复等不同技术措施的改造试验,并调查春梢数、春梢长度、花芽数、单株产量、冠幅产量、果实含油率等生长量和产量指标。分析表明,在4种低改技术措施中,效果最显著的为4种技术措施共同实施,可使油茶林增产292.3 kg/hm~2,产油量增加371.2%,在油茶低产林改造中全面实施密林疏伐、整形修剪、平衡施肥、土壤垦复的综合改造技术可达到丰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试验通过对淮土油茶低产成熟林采用不同低改措施后的油茶鲜果产量增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低改措施对油茶低产林鲜果产量增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以林地清理+修枝整形+垦复土壤+合理施肥+水保措施(A)的产量增量最大;增产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采用不同的改造模式进行油茶产量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效果显著,4种改造模式比对照分别增产61%、56%、42%和23%;只有实施综合改造才能获得最佳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6.
油茶低改合理施肥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低改合理施肥方法陈国腾(江西赣县林业技术推广站341100)关键词:油茶低产林改造施肥合理施肥是油茶低产林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赣县实施油茶低改7年来,一直坚持合理施肥,建立施肥示范林1733余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多次评为省地油茶低改先...  相似文献   

7.
油茶低改工程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工程,油茶低产林改造效应的研究,为油菜低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从低改后的生长效应、结实效应、生态效应方面论述了油茶低改增产机理,分析了效应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油茶低改措施组合进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改造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油茶成林通过采用树形改造,减少主枝、回缩修剪、控制竞争、以及改造徒长枝增加结果枝等措施,拉开角度,改善了光照条件,增强了树势,扩大了结果之和,使低产油茶林获得了高产,高产油茶林更加高产的良好增产效果、三年平均低产林产量增长了167.4%,高产林产量增长了62.8%,通过修剪油茶树的高度降低,树冠缩小,冠幅紧凑,茶林整洁,病虫害减轻,给管理带来了方便,同时,生产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9.
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嫁接换种、施肥措施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试验表明,低产油茶嫁接换种后,头3年平均鲜果产量可达1692.3kg/hm2·a,比对照增产81.40%~132.8%,而且产量稳定,逐年上升;施用尿素、猪栏肥、钙镁磷肥的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98.80%、65.70%和55.47%。试验认为,嫁接换种、增加施肥投入及松土除草等技术措施是提高油茶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舒城县油茶低产林类型与综合改造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城县是安徽省油茶重点发展县,油茶产业开发走在全省的前列。本文阐述了舒城县现有油茶低产林类型、改造模式及其技术措施,对分类实施油茶低改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余林根蓝林江叶镜祥王子水(德兴市林业局334200)关键词:油茶低产林改造方法成效油茶是我市主要油料树种之一,面积大,分布广,但由于管理粗放、技术不到位,产量一直很低,通过几年的低改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在试验中进行的几种...  相似文献   

12.
福安市是福建省油茶重点产区,现有面积9920hm~2,茶油产量占全省的43%~63%,产量和面积均居福建省各县(市)之首。低改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产量低,效益差,每公顷产油30~37.5kg。1990年开始被列入国家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后,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使一度衰败的油茶恢复了生机,每公顷产量从低改前46.65kg提高到229.5kg,新增产值达1600万元。特别在低改后的林地中开展了立体经营后,油茶林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据统计,我市5年套种、间种面积1867hm~2,产值达548.7万元,为油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受各种因素影响,新余天然次生油茶林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下,占全市油茶林面积54.9%的次生茶林基本为低产低效林,严重制约了其油茶产业的发展。主要探讨了其油茶低产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改造的措施,以期为提升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安市采用“区分类型、分类经营、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对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三年来,共改造油茶林3266.67ha,平均单产由改造前的64.5kg/ha提高到154kg/ha,增长1.4倍,成效显著。并对低改工程具体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5.
廖华凤 《绿色科技》2019,(11):134-135
指出了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树种,其油质较好,当前油茶优良品种产量较高,用途广泛。广西的大多数已有油茶林在种植过程中受到多种要素限制,导致油茶整体产量较低,对其种植综合效益产生较大影响。总了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总结了其综合改造试验的效果,以促进实现增产增效的种植目标。  相似文献   

16.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休宁县利用优越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投资建设数个千亩以上茶油生产加工基地。目前,该县油茶林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我省茶油重点产区。但目前油茶产量普遍存在着低而不稳,油茶低产林通过实施改造技术措施,使低产油茶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不同低产林改造技术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产量的影响,以探索有效的低产林改造技术,结果表明:2006-2013年,各种低产林改造技术均提高了茶油产量;未处理、清林垦复、清林垦复+施肥、病害防治和整形修剪油茶林的茶油增产率分别达到-2.66%、22.66%、72.62%、20.26%和44.00%;其中清林垦复+施肥和整形修剪油茶林的茶油产量持续增长且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49.73 kg/hm^2和31.35 kg/hm^2;除了病害防治,其余低产林改造技术对促进茶油产量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油茶低产林原因分析及改造技术措施浅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优良食用木本油料树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但目前由于经营管理粗放、品种混杂等原因导致油茶产量普遍较低,文章重点分析了广东省油茶人工林低产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出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为提高油茶低产林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茶低产林改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油茶你改工程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后项重要工程,油茶低产改造效应的研究,为油研究低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从低改后的生长效应、结实效应、生态效应方面论述了油茶低改增产机理,分析了效应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油茶低改措施组合博览结果表明:综合改造疚最显著。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油茶生产的特点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油茶生产中的几个新问题1.1 果油争地,油茶让路自1990年起,江西省开始实施国家油茶低改项目,全省的油茶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全省果业工程发展迅猛,许多地方发展果业“百里带”和“万亩基地”。村庄附近和公路两旁的许多油茶林换成了水果林,果油争地,油茶让路,油茶林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被破坏的大多是60年代70年代发展起来的人工林。1.2 措施不到位、低产林改造效益不高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在江西省起动和实施以来,部分低产油茶林得到了合理改造,产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是,由于资金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