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业科技计划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运用VAR模型,实证研究了青岛市农业科技计划投入、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农业科技计划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业科技计划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其对农业经济产生短期的负向作用后,始终保持着正向作用;而农业经济不是农业科技计划投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其对农业科技计划投入始终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达  郑云玉  温亚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57-10359
在建立C-D形式的林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评估了林业投入要素和产值之间的关系,探索了林业投资结构、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业经济增长与我国经济环境和林业产业政策有密切联系,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在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林业产业的科技水平比较落后,林业正外部性明显。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对农业技术的投入程度逐渐的加深,提高了农业的产量和经济的收入。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全面的分析了农业科技投入上万问题,并利用模型来对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相关的分析。结论显示,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但是对农业经济增长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二者严格上来讲并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为了把证二者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保证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农业经济的增长成正比,促进二者的良好发展。本文就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对二者的均衡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投入对经济的增长起着决定作用,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农业科技投入比例越高,农业经济增长趋势也会相应加快,农业产量越高,简而言之,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现着一种动态关系。本文将简单介绍我国农作物的发展状况,并浅析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几年的农业经济增长和科技投入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协整检验,再运用一系列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对我国近几年的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发现2者之间具有很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其表现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尚岩  聂彦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204-6205,6208
通过协整分析,对河北省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科技经费投入每增长1%,带动农业经济平均增长0.45%。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河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广义农业科技投入出发,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建模方法对山西省1990~2012年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多变量动态响应分析研究表明,山西省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和效率受到区域资源禀赋影响,农业科研支出有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农业技术人员投入效率低、农业机械和农业化肥投入效率不显著。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是推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本文基于新疆2001—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而农业科技资源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为106.93%;农业科研开发活动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长期良性状态。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可知,就短期而言,农业科技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总的来说,农业科研开发活动经费投入、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不稳定性,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复杂。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60-162
以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计算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增长率,并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江苏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其次选取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经济结构方面的9个影响因素,通过建构面板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江苏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20,(6)
农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从宏观角度来看,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产量以及农业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研究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性,提出具体策略,对促进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促进因素,但就其作用机理上存在很多不同看法。本文使用中国1981年至2008年的经济数据,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相互关系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深入探讨。基本观点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间较长,可以分为拉动作用、生产作用和分配作用。过度的投资增长其挤占负效应必然会发生。  相似文献   

12.
张杰  邵喜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81-9983,9986
采用教育年限法估计了1993 ~2012年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利用DEA模型计算了其投资效率,并与发达和不发达省份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存量逐年递增,但年均增长率为其余各省的一半,增长率较小;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较为一般,保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规模报酬递增,并无投入冗余现象,投入结构较为合理;但是综合效率为0.636,属于DEA无效单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指数都为1.基于此,从调整投资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转变政府职能和培育农村市场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一个结合新古典增长与内生增长原理的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农业摆脱低水平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1978—2004年的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财政性农业投资对农业发展作用,实证结果对理论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复杂网络方法将股票之间的复杂关系抽象为网络,能够更好地掌握股票市场的整体和局部特性以及股票之间内在的联动关系,以沪深300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相关系数构建网络,利用最佳阈值法对网络进行去噪,保留主要股票之间的相互影响.借鉴PageRank算法对社团网络进行重要节点的挖掘,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各行业股票在市场中的地位.研究发现整个沪深300市场中,采矿业、制造业和金融业是市场“大户”,其股票与市场中的其他股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网络中的同类型股票存在聚集现象,且股票之间影响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 FDI)的引入规模逐渐扩大,成为我国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际使用的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发生着变化。为研究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结合FDI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3—2010年间实际使用FDI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实际使用FDI对我国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VEC模型,考量投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国内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结果证实产业结构调整是引起经济增长和国内投资增长的原因,国内投资的增长也是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投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主体结构三方面分析湖北省投资结构效率,认为湖北省投资结构效率较低,资本配置效率低下,各投资主体之间的关系有待优化。应优化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布局投资;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2~2011年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模型,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本投资的产出弹性低于物质资本,不同阶段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杨秀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45-13747
使用扩展的索洛增长模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的增长贡献进行实证检验,核算了对不同时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纯技术进步、市场化程度和利用外资的影响,据此进一步分析不同时期各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以此找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选择GDP增长率、人口增长率和耕地面积减少率作为主要分析指标,分析了1978—2000年山东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减少之间的关系,并选用1991—2000年的数据以市为单位探讨了区域差异。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时间和经济过热的增长阶段基本同步,具体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牵动。认为经济增长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宏观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