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杀鼠剂的类型 按照杀鼠作用的特点可分为急性杀鼠剂和慢性杀鼠剂。急性杀鼠剂又称急性单剂量灭鼠药。鼠类一次吃够致死量的毒饵就可致死。这类药的优点是作用快,粮食消耗少,但它对人畜不安全,容易引起二次中毒。同时老鼠死之前反应较激烈,易引起其它鼠的警觉,故灭效不及慢性鼠药,一般灭鼠效果为50%~60%,二三个月后恢复至灭前鼠密度。  相似文献   

2.
信息发布     
综合类ZONGHELEI九部委联合清剿毒鼠强农业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清查收缴毒鼠强等禁用剧毒杀鼠剂的通告》,要求加强对杀鼠剂生产、销售、使用的管理,预防和打击利用杀鼠剂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通告》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和使用、持有毒鼠强、氟乙酰胺、三步倒、闻到死等国家禁用剧毒杀鼠剂;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生产、加工、销售国家不允许使用的杀鼠强;禁止在城镇、农村摆摊设点或者走街串巷兜售杀鼠剂;拥有杀鼠剂及有关制造加工设备和原材料的,应主动上缴当地农业、公安、卫生等…  相似文献   

3.
<正> 灭鼠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化学灭鼠是当前农村大面积灭鼠使用最广泛、见效最快的一种灭鼠方式。它的特点是能大面积迅速控制鼠情,扑灭鼠害。如果杀鼠剂选择不当,容易造成人畜误食中毒。目前使用的杀鼠剂中主要分为抗凝血慢性杀鼠剂和急性、亚急性杀鼠剂。急性杀鼠剂由于作用很快,能迅速对鼠类产生杀灭作用。但是在  相似文献   

4.
鼠害发生日趋严重,杀鼠剂种类繁多。化学杀鼠剂的长期使用,使鼠类产生了拒食性和抗药性。通过分析鼠类的生物特性和急性杀鼠剂、抗凝血杀鼠剂、生物杀鼠剂及植物源不育杀鼠剂雷公藤甲素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大理州引进、应用和推广新型杀鼠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很早就用过杀鼠剂碳酸钡、亚砷酸、磷化锌及安妥(antu)等毒物以消灭鼠类,但由于这些药剂对人畜也有高毒,未大量使用。近几年来开始使用较安全的杀鼠灵、杀鼠迷及敌鼠钠盐等拟凝血杀鼠剂,在全国范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任何药剂连年大量使用以后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抗性,抗凝血剂亦不例外。国外使用抗凝血剂比我们  相似文献   

6.
毒鼠强又名“三步倒“、“闻到死“等.国内外的科学实验和灭鼠实践证明,毒鼠强对所有温血动物都有剧毒,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砒霜的300倍.5毫克毒鼠强即可致人死亡,1公斤可毒死20万人.其化学性质相当稳定,在植物体内可长期残留,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污染,即使被动物摄取后仍不能分解,仍可以原毒物形式滞留在动物体内或被排泄,吃了被毒鼠强毒死的动物仍可导致二次中毒.同时毒鼠强对植物还有较强的内吸特性.1952年发现以毒鼠强处理过的土壤生长的冷杉,4年后结出的树籽仍可毒死野兔.氟乙酰胺也属高毒杀鼠剂,可造成二次中毒.   ……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甲素,来源于卫茅科雷公藤植物,为植物源农药。雷公藤甲素是最具药理活性的物质,具有显著的抗生育作用,主要是损伤鼠类睾丸生精细胞,减少精子,为雄性不育杀鼠剂,对各种害鼠均有效。现介绍一起羊雷公藤甲素中毒的病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用技术》2005,(1):30-31
杀鼠剂是一种特殊的农药,在农村、城市、草原、农田、林区、仓库等被广泛使用,可以说,只要有鼠类存在的地方,都存在杀鼠剂的使用。目前市场上的杀鼠剂品种繁多,真劣难辩,从而造成农民朋友的盲目购买和盲目使用,不仅收效甚微,还造成许多畜禽误食导致伤亡事件发生,给人们的财产造  相似文献   

9.
姜策 《新农业》2012,(13):42-45
辽宁省植物保护站向各地推荐2012年无公害农产品适用农药主推产品,现将使用方法做一介绍,供营销企业和广大农户参考。1.溴敌隆一种广谱性香豆素类杀鼠剂,具有胃毒作用,属抗凝血型杀鼠剂。鼠类中毒出现内出血和呛血的现象。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属于原药高毒,制成毒饵后为低毒。常用制剂为0.005%毒饵。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果树生产过程中,果农为了有效地拧制有害生物,越来越多地依赖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效广谱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引起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物的增加,致使人畜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大量的天敌被杀,病虫的抗药性增强,果实品质下降。随着WTO  相似文献   

11.
1 农药中毒 是由于防治农作物、果树、林木等植物受到各种害虫、螨虫和病害的侵袭而喷洒农药、化学药剂等而引发蜜蜂中毒现象.尤其是蜜粉源植物开花季节,中毒严重时全场蜂箱门口前或箱底出现大量已死或将要死亡的蜜蜂.群势越强,死蜂越多.死蜂多为采集蜂,有的腿上带有花粉团.中毒症状表现为死亡两翅张开、腹部勾曲、吻伸出.在晴暖天气,蜜蜂秩序混乱,爱螫人,在空中作旋转飞翔或在地上翻滚.提脾检查时,有较多的蜜蜂坠落箱底,无力附脾.  相似文献   

12.
毒鼠磷灭杀森林害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我国林区广泛使用的杀鼠剂毒性大、不安全,并有二次中毒现象,特别是长期单一使用一种杀鼠剂,容易产生抗药性和拒食性,影响灭鼠效果。为此、研制了以毒鼠磷为主剂的杀鼠毒饵,用以取代氟乙酰胺。主要做了毒力测定、室内和野外药效试验、残效及二次中毒试验等项工作,并搞了大面积飞机防治。结果表明:以毒鼠磷为主剂的杀鼠毒饵灾鼠效果好,经济安全,在我国林区有广泛地推广使用前途。  相似文献   

13.
C型肉毒素饵粒防治草原鼠害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应用生物杀鼠剂C型肉毒素饵粒对乌拉特后旗草原害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型肉毒素饵粒750 g/hm2、1500 g/hm2、2250 g/hm2和3000 g/hm2处理投饵后7d防效为81.5%~86.5%,对照药剂用500万毒价/ml C型肉毒杀鼠素冻干剂毒饵1500 g/hm2处理防效为87.4%,各用量处理及对照药剂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且对人畜和害鼠类天敌比较安全,无二次中毒现象;综合考虑,以每hm2撒施C型肉毒素饵粒750~1500g为宜.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主要评价了0.005%溴敌隆毒饵对农田和住宅户害鼠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溴敌隆毒饵对农田褐家鼠、小林姬鼠、灰仓鼠、小家鼠等害鼠的防效为73.29%~83.34%,对住宅户褐家鼠、小家鼠的防效为83.39%~84.22%;溴敌隆属慢性杀鼠剂,该药对人畜、家禽及鼠类天敌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姜巍  王德爽 《新农业》2007,(6):45-45
近年来在农区灭鼠过程中,由于宣传推广安全杀鼠剂的力度不够,致使国家严禁使用的杀鼠剂占领绝大多数的农村市场。集市个体摊贩经营的毒鼠强、氟乙酰胺等违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由子使用比较单一的杀鼠剂品种,鼠类产生拒食性,使农村鼠害猖獗,受害严重。为推广新型杀鼠消,尽快降低鼠密度,提高灭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工987年7月,在云盘乡抵西村进行了一次新型慢性抗凝血杀鼠剂——氯敌鼠母粉的灭鼠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C型肉毒素是肉毒梭菌代谢产物,是外毒素。这种大分子蛋白质作用于哺乳动物神经节点,导致呼吸肌麻痹、脊柱运动神经麻痹,产生后果是后肢麻痹,直至全身瘫痪,以及呼吸衰竭。故用于灭鼠时没有二次中毒现象,安全性好,是一种生物毒素杀鼠剂。无公害、无污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保护天敌资源。  相似文献   

18.
对晋西隰县采集的372份鼠类天敌粪便和渣吐团样本进行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天敌食物由鼠类、鸟类、昆虫类、植物类等动植物组成,其主要食物为鼠类,出现在样本中的百分比为69.62%;其次为鸟类和植物类,分别占17.20%和11.56%。进一步分析得出,各种鼠类在食物中出现的频率同该种鼠类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天敌取食鼠类具有选择性,捕食最多的猎物具备容易寻找和较易捕捉2个条件;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在容易捕捉的基础上喜欢选择个体较大的种类。依据食性研究结果得出,天敌与鼠类之间存在着紧扣的食物链关系,在肯定天敌对减少鼠类的数目和为害以及控制鼠传疾病的流行方面作用的同时,提出了招引天敌灭鼠要事先做好调查研究,根据鼠情鼠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盲目行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在保持原有生产措施与结构的前提下,不使用杀鼠剂和其他药物,利用鼠类的行为特点,通过捕鼠器与围栏结合的形式控制农田害鼠的技术原理。通过试验检验TBS控制鼠类数量、减少经济损失及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草原蝗虫一直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对迅速控制蝗害的发生、扩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化学农药治蝗存在成本高、用量大、安全性差等弊端,且大量使用易造成人畜中毒、污染草原,同时杀灭蝗虫天敌,危害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因此,生物防治技术是目前草原灾害综合治理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